內容介紹
《行動科學:探究與介入的概念、方法與技能》作者清晰並具體地闡述了行動科學立基的哲學和科學原則。主要內容包括:設計一門人類行動的科學;常規科學與行動科學的實踐、方法和結果;為有用的研究和有效地介入培養技巧。作者介紹
夏林清教授簡介現任台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1974年獲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學士學位,1978年獲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諮商教育專業碩士學位,1984年獲美國哈佛大學諮商與諮詢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1992年獲 美國哈佛大學諮商與諮詢心理學專業博士學位。
夏林清教授曾接受過美國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y的團體領導力訓練、Asia-South Pacific Bureau for Adult Education (ASPBAE)的參與研究方法訓練以及美國East Side Institute for Short Term Psychotherapy的社會治療訓練等專業訓練,為團體動力協會、台北市勞工教育資訊發展中心、粉領聯盟、性工作者關懷互助協會(日日春協會)、中華民國行動研究學會等多個民間團體的創始人,並擔任台北市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台北縣蘆荻社區大學等非營利組織的負責人,在行動研究與心理諮詢領域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作品目錄
前 言第一部分 設計一門人類行動的科學
第一章 哲學與方法論的議題
第一節 行動科學的根源
第二節 行動及科學的哲學
第三節 科學主流派
第四節 科學主流派與行動科學
第五節 反面觀點:行動的邏輯
第六節 作為實踐知識的科學理性
第七節 行動科學:實踐中的探究
第二章 學習是為了行動與改變
第一節 實用解釋及實踐性知識
第二節 朝向一個實踐的認識論
第三節 行動科學中的實證性檢驗
第四節 作為批判理論的行動科學
第三章 行動理論
第一節 行動理論
第二節 第一型使用理論
第三節 第二型使用理論
第二部分 常規科學與行動科學的實踐、方法和結果
第四章 超越常規科學的限制:實驗室實驗與行動實驗的比較
第一節 服從權威
第二節 超越服從
第三節 這在何種意義上是一個實驗l
第五章 組織評估研究:填補常態科學研究忽視的落差
第一節 基本假設
第二節 專業組織中的診斷研究
第三節 行動科學取向的診斷研究
第四節 我們學到了什麼?
第五節 公平正義的議題
第六節 個體和雙路徑學習
第六章 民族志取向的介入與根本的改變
第一節 描述性民族志研究
第二節 民族志研究的局限性
第三節 套用民族志
第四節 框定問題中的雙路徑改變
第五節 在解決問題中的雙路徑改變
第七章 作為實務工作者的社會科學家:科學知識轉化為實踐知識的障礙
第一節 找出它是如何發生的
第二節 如何達到預定的目標
第八章 練習行動科學:探究與介入的方法
第一節 轉化所發生的現況
第二節 作為實踐科學的行動科學
第三節 行動科學:探究的規則與方法
第三部分 為有用的研究和有效地介入培養技巧
第九章 展開學習過程
第一節 對待學習的不同取向
第二節 看不見的反應
第十章 促進反映與實驗
第一節 建立探究的規範
第二節 支持反映性實驗
第三節 理解和重新設計行動
第四節 學習與行動的概念
第十一章 擴大與深化學習
第一節 讓思考往前走
第二節 個案研究小組與掌權的當事人
第十二章 發展新的參考框架
第一節 退縮:設計“自己的不公正”
第二節 拯救策略:削弱同伴的學習
第三節 因錯誤而憤怒
第四節 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