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腔內技術

血管腔內技術

《血管腔內技術》是在2012年8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作者是彼得A施奈德。

內容簡介

《血管腔內技術:腔內血管外科的導絲及導管技術(第2版)》主要介紹了血管腔內治療的理念、介入適應症的選擇、血管腔內技術、如何避免腔內手術的併發症、常用的血管介入器材的使用等。詳細闡述了不同部位動脈或靜脈內治療的技巧及注意要點,球囊及支架的套用原則,對於不同的血管病變所做的治療策略,治療期間的藥物套用等。《血管腔內技術:腔內血管外科的導絲及導管技術(第2版)》所描述的導絲及導管技術對國內血管介入臨床醫生有非常好的臨床參考價值,可以極大地避免腔內治療中,尤其是危重病人併發症的發生。

目錄

第1部分 腔內血管技術的基礎
第1章 腔內血管的概念
1.1 實用腔內血管技術
1.2 血管病的再創新
1.3 動脈造影與的脫節
1.4 工作環境
1.5 資格認證
選讀文獻
第2章 怎樣建立經皮的血管通路
2.1 經皮血管通路是未來的趨勢
2.2 穿刺前的準備
2.3 經皮穿刺還是切開?
2.4 選擇你的方法
2.5 動脈通路的解剖
2.6 經皮逆行穿刺股動脈
2.7 經皮順行穿刺股動脈
2.8 經皮穿刺無搏動的股動脈
2.9 微穿刺技術
2.10 近端血管通路
2.11 經皮穿刺肱動脈
2.12 經皮穿刺
2.13 超聲引導下穿刺
2.14 穿刺部位併發症
2.15 可供選擇穿刺部位的總結
選讀文獻
第3章 導絲—導管技術
3.1 導絲—導管技術是腔內血管外科的基礎
3.2 掌握導絲
3.3 導絲之間的差異是什麼?
3.4 實用導絲種類
3.5 導管的介紹:擴張和交換導管、造影導管和選擇導管
3.6 何時需要擴張器?
3.7 應該使用何種動脈造影導管?
3.8 導管頭部形狀決定其功能
3.9 操控導管
選讀文獻
第4章 怎樣到達你想去的位置:導絲和導管通路
4.1 手術的目的決定導絲—導管的行程
4.2 進入血流
4.3 何時使用螢光透視
4.4 導絲·導管的結合
4.5 通過病變的動脈
4.6 順勢通過彎曲的動脈
4.7 長距離:穿刺點較遠
4.8 通過動脈瘤
選讀文獻
第5章 圖像:如何顯影你想要到達的位置
5.1 我們已準備好進行影像檢查了嗎?
5.2 圖像質量
5.3 X線影像的產生
5.4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與斷層掃描血管造影
5.5 成像技術對解析度的影響
5.6 何時使用路圖及其是如何工作的
5.7 自動的高壓注射器
5.8 高壓注射器注射與手動推注的差別
5.9 對比劑(造影劑)
5.1 0放射安全和職業健康問題
5.1 1如何了解你的導管—導絲的位置
選讀文獻
第6章 更多方法幫助你到達你想去的部位:選擇性插管
6.1 太多選擇
6.2 頭臂動脈的選擇性插管
6.3 內臟及腎動脈的選擇性插管
6.4 主髂動脈的選擇性插管
6.5 腹股溝下方動脈的選擇性插管
6.6 旁路的選擇性插管
……

第2部分 腔內血管疾病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