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及為害
主要發生在東北、西北、雲南、四川等地區。在輪作較困難的地區,發生較嚴重,輕者減產10%N30%,重者達50%以卜至全田毀滅。
症狀表現
在開花期或接近開花期開始發病,植株各部位均可受害。病
![蠶豆枯萎病為害植株症狀<a name="ref_[2]"></a>](/img/8/64e/nBnauM3XyATM4MzN3MDMzkzM0MTM4UzNwMDMwADMwAjMxAzLzA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蠶豆枯萎病為害植株症狀
病原特徵
Fusariumoxysporum schl.f.sp.fabae稱蠶豆尖鐮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無色或淡色。大型分生孢子無色,彎曲,鐮刀形,兩端狹窄,中部稍寬,頂端細胞長而尖銳,有腳胞,3~7隔,多數為5隔。小型分生孢子,卵圓形或長圓形,0~1隔,極少產生。菌絲生長最適溫度為24~26℃,最高為35℃,最低為5~6℃,酸鹼度範圍為pH值4.5~8.9,最適為pH值5.8—6.7。
發生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田間病殘體上越冬,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3年,是
![蠶豆枯萎病上部葉片枯萎症狀<a name="ref_[3]"></a>](/img/0/c89/nBnauM3X4cTOzEDO3MDMzkzM0MTM4UzNwMDMwADMwAjMxAzLzA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蠶豆枯萎病上部葉片枯萎症狀
防治方法
播種防治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科學灌水,要求速灌速排。增施鉀肥,增強豆苗的抗病能力。
藥劑防治用種子重量0.25%的20%三唑酮乳油、0.2%的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拌種。
用3%~4%的石灰水,或者40kg/畝草木灰加磷酸二氫鉀2kg/畝,噴灑在豆根附近的土壤上,可以控制這種病害的蔓延。
在發病初期,可用下列藥劑: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
10%雙效靈水劑l 500~2 000倍液;
25%丙環唑乳油2 000~3 000倍液;
45%噻菌靈懸浮劑1 000倍液+95%敵磺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澆灌豆田。發病嚴重時,7~10天后再灌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