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五蟲”並不是佛教用語,而是古人對生物的認識,古人把動物分為五類,即羽蟲(禽類)、毛蟲(獸類)、介蟲(後多稱甲蟲,指有甲殼的蟲類及水族<如貝類、螃蟹、龜等>)、鱗蟲(魚類及蜥蜴、蛇等具鱗的動物,還包括有翅的昆蟲)、倮蟲(也作蠃蟲,倮通裸,即無毛覆蓋的意思,指蛙、蚯蚓等),合稱"五蟲"。見《大戴禮記.易本命》。出處
《大戴禮記·易本命》:“……故曰: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有蠃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為之長,此乾坤之美類,禽獸萬物之數也。”五蟲:蠃、鱗、毛、羽、昆(介/甲,同義)
蠃蟲指的是裸蟲(也即是無毛無甲等類,例如螺、蚯蚓、蛙等,人為蠃蟲之長),鱗蟲指的是水族、蛇等有鱗動物,還包括有翅的昆蟲(龍為鱗蟲之長),毛蟲指的是走獸(麒麟為毛蟲之首),羽蟲指的是飛禽(鳳凰為飛禽之首),昆蟲(介蟲/甲蟲)指有甲殼的蟲類及水族(如貝類、螃蟹、龜等,靈龜為介蟲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