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螽
【拼音】xī zhōng
【拉丁名】Gryllacridoidea蟋螽/蟋螽
【拉丁名】Gryllacridoidea
形態描述
頭較大。觸角通常極長。前購背板前部不擴寬。前足基節具刺,前足脛節缺聽器。雄性前翅缺發音器。尾須不分節。雌性產卵瓣發達。本科已知約76屬550種。
分類地位
蟋螽科(Gryllacrididae)是直翅目的一科,多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文獻記載我國蟋螽科昆蟲分布北限為河南-山東。但事實上,北京地區有一種蟋螽,以前liuye、拉步甲等都曾拍到過照片。但由於未採得標本,無法確定種類。螽斯科:螽斯科(Tettigoniidae)是動物界(Animalia)、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有顎亞門(Mandibulata)、六足總綱(Hexapoda)、昆蟲綱(Insecta)、有翅亞綱(Pterygota)、直翅目(Orthoptera)、長角亞目(Ensifera)、螽斯總科(Tettigonioidea)。本科昆蟲通稱螽斯。
種屬分布
該科分17個亞科。世界已知約1萬多種,中國僅知200多種,估計約有500種以上,其中紡織娘(促織)和蟈蟈為人所熟知。分布幾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數種類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形態特徵
體型大小不一,體軀縱扁或近圓柱狀(見圖)。觸角30節以上,絲狀,比體長。翅的變異較大:發達、 縮短或消失。在有翅種類中,雄性發音器位於左前翅之臀域,常略呈圓形,周圍圍以彎曲而發達的翅脈,中橫貫粗脈,作為音銼;右前翅基部為光滑而透明的鼓膜,當二翅相互摩擦時,而共鳴發音。前足脛節基部兩側具有開口式或閉口式的聽器。後足腿節十分發達。跗節4節。產卵器十分發達,呈劍狀或鐮刀狀。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叢林、草間,亦有少數種類棲息於穴內、樹洞及石下等環境中。食性複雜,有植食性、肉食性和雜食性等多種類型。
生活史
螽斯屬於漸變態,一個世代經歷卵、若蟲和成蟲3個蟲態,多數種類產卵於植物莖幹內、裂縫中或莖葉的表面上,亦有少數種類產卵於土中。多數種類以卵越冬。
危害
植食性種類多對農林牧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種類除在柞蠶區內可對養蠶業造成一定的危害,在其他地區則可作為害蟲的天敵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