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鎮

融水鎮

融水鎮位於廣西北部,是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全國重點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距南寧市380公里,距柳州市110公里,東距桂林市168公里。宋代以來就是華南九大名鎮之一,距今已有2100年的歷史。融水鎮總面積達323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為100331人。全鎮下轄3個社區、15個村民委、134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融縣分10團4鎮,融水鎮分屬上廓團、鐵坑團、橋頭團、下郭團。

民國元年(1912年),融水鎮屬融縣中區融樂團、水東團、上廓團。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融水鎮屬融縣和睦區融樂鎮、東廓鄉。

民國35年(1946年)融縣分為兩鎮22鄉,融水鎮屬融樂鎮、 東郭鄉。

1949年稱融水鎮,屬融水區,1951年屬第一區。

1952年11月成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區(縣級),融水鎮屬大苗山苗族自治區。1958年融水鎮屬東風公社。1959年稱融水公社,1962年,稱融水區,1968年,融水區分設融水鎮公社,1984年,成立融水鎮以及融水鄉。

2003年3月,原融水鎮與融水鄉合併組建新融水鎮。

融水鎮 融水鎮

行政區劃

融水鎮轄:城南區、城中區、城北區3個社區居委會;紅色、新國、西廓、下廓、小榮、三合、古鼎、東良、羅龍、興賢、東華、水東、新安、雲際、紅光15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融水鎮地處丘陵地帶,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三面靠山,一面臨水,形成了一幅秀麗的山水畫卷。著名的風光景點有老子山、真仙岩、獨秀峰、香山等,每年都迎來了大批中外遊客。

自然資源

全鎮總耕地面積56640畝,其中水田36921畝,旱地19719畝,水果面積為24700畝,高標準果園5000畝。

人口民族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融水鎮常住人口為100331人,其中男性為51173人,女性49158人,家庭戶數28153戶,家庭戶人口93572人。

融水鎮主要居住苗族、漢族、壯族、侗族、瑤族等民族。

經濟概況

工作思路

融水鎮黨委、人大、政府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十六大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縣委提出的"山內竹茶藥,山外蔗果桑"的區域經濟發展思路,在科學規划水果、甘蔗、桑蠶、畜牧、旅遊、糧食、蔬菜、藥材、民營企業等經濟發展重點地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實施重點突破,實現 "三個擴大,三個提升"及穩步發展桑蠶業。三個擴大即實現甘蔗總量的擴大,工業總量的擴大,水產畜牧業總量及示範基地的擴大,三個提升即實現水果品質和品牌的提升,勞務輸出質量的提升和旅遊業服務質量、品牌的提升。

工業發展

在各種招商活動中,通過開展好"城鄉清潔工程",以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投資。不斷強化投資服務意識,繼續推進"思想解放再討論"活動,教育全鎮幹部民眾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思想,成立招商引資辦公室,加強服務和協調工作,不斷改善和最佳化發展環境。以"讓納稅人滿意"為標準,堅持以誠感人,以誠招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關係,依託資源優勢,尋求新的招商機會。積極協調各部門的工作,使外來投資者在最短的時間裡,辦妥從立項審批到開工建設直至投產的相關手續,為外來投資者排憂解難,切實做好服務工作。如協助處理古頂電站庫區農村土地、作物補償工作,協調江門電站、商業步行街征地及商貿城三期工程、融城水岸、縣城舊城改造項目珠江花園的拆遷等相關工作,協助處理貝江水泥廠與西廓原料石場糾紛及其他服務工作。2006年引進閩興松脂廠1家,引資額1000萬元,當年投產,當年稅收即達300萬元;協助引進民族蠶絲廠,帶動全縣桑蠶業發展。

特色農業

融水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條主線,鎮黨委、政府加大農業品種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大對技術、資金的投入、堅定不移地利用自然資源優勢發展優勢農業,大力打造有特色的高檔農業品牌。

1、水果:全鎮現有水果總面積24700畝,建立高標準果園5000畝,低產果園改良11500畝;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示範13900畝,其中沙田柚9600畝,柑橙3500畝,桃300畝,李500畝。全鎮共建立大小果場60個,沙田柚果場20個(連片50畝以上的果場),大力發展沙田柚優勢特色水果為主的基本態勢已形成。

2、甘蔗:利用龍頭企業的帶動,平原區以發展甘蔗為主,全鎮甘蔗種植面積18930畝,其中2006年新植6080畝,為農民增收,財政增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3、桑蠶:抓住我國"東桑西移"的歷史機遇,將桑蠶業作為農業優勢產業來抓。通過科學規劃桑蠶發展區域,創新思維模式,加強成本分析和技術培訓力度,採取組織新桑區民眾到老桑區打工學習的方式,有效促進全鎮桑蠶業發展。2006年年末有桑面積6382畝,其中新植2312畝。

採摘蘑菇 採摘蘑菇

4、畜牧水產: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繼續與柳州宏華生物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發展無公害麻花雞訂單養殖業。2006年已發展"公司+基地+農戶"合作養殖無公害麻花雞規模示範戶65戶,共出欄65萬羽;建立6個種草圈養和半圈養山羊示範場,建立2個種草圈養育肥牛示範場。

5、蔬菜:通過引進經濟能人承包投資蔬菜種植,並加大抓好產後流通銷售服務力度,帶動該鎮蔬菜的生產,達到以點帶面效果,實現農民增收。2006年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蔬菜種植29680畝,其中完成秋冬蔬菜種植21160畝。

5、水稻:全鎮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有條件的村屯如紅色、紅光、水東等村屯可發展特色蔬菜。2006年糧食種植面積66470畝。

社會事業

全鎮下轄20個鎮直機關單位,有衛生院1所,中學2所,國小18所,幼稚園2所。有黨總支部4個,支部67個,其中機關支部19個,學校黨支部17個,農村支部28個,社區黨支部3個。

風景名勝

風光秀美看融水,民族風情看貝江;天下第一真仙洞,八桂名勝老子山。這是人們對融水旅遊的真誠歌頌。賴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之歷史悠久,古蹟繁多,鎮內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出現奇峰巧洞、鍾乳琳琅,風光旖旎,江山多嬌,吸引古今中外的大量遊客。

融水鎮八景

秀麗美景 秀麗美景

1、貝江風光:貝江流經縣城背面而得名,江水碧綠。沿途景點有:望夫石、仙女池、翠源綠珠,懸崖飛瀑小三峽、金銀洞、石門潭、中流柱等是自治區級旅遊點,已開闢有貝江一日游、苗寨二日游、元寶山三日探險游。2、老君洞、真仙岩:是我國名山,中國道教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宋太宗冊封為真仙岩。洞內有金線葫蘆、老君煉丹、原始森林、金雞啼曉、猴子觀海、猛虎出山、水月洞天、隱仙下棋、亭台樓閣等諸多景點,是自治區級旅遊點。

3、老子山、壽星岩:是桂中地區最大的佛教重地,山內建有圓通門、大雄寶殿、靜觀樓等景點,是自治區級旅遊點。

4、香山疊翠:為古融城八景之一,由大旗山、三柱山、陀螺山、硃砂山等組成,這裡群峰疊翠,古樹參天山嵐瀰漫,鳥語花香,故名香山。山內有一座高大的香山廟,還建有"斗鳥亭"、"慶香港、澳門回歸紀念亭",明代徐霞客曾到此遊覽,融城兒女樂此留連。

5、玉華仙洞,位於融城西北四里。玉華仙境包括玉華仙洞、鯉魚岩、九頭崖、玉華江等風景點。

6、古鼎龍潭,古融城八景之一,在城西南十里,有公路直通。相傳每隔兩年潭洞中發出奏樂曲音,三晝夜才停止,然後必有雨降下。古代縣官在大旱之年,來此祈禱求雨,出奇靈驗。潭中奧 妙,妙不可言,為自治區級旅遊景點。

7、劉公岩、德岩,在老君洞西一里,西岩接近,合稱一勝。此岩辟於唐代,又名西峰岩、劉公岩,為南宋郡守劉繼祖重修而得名。

8、丹江秀色、西洞河風光:位於城西郊,這裡"青山四面,綠水一彎,彩虹飛橋,魚鱗田疊,漁歌樵唱,苔影鞭絲,最饒幽趣"使令人神往的風景勝地。

風味小吃

融水鎮地域遼闊,田野肥沃,林木蒼翠,物產富饒,人們耕讀謙勤,樂善好施,不但旅遊資源豐富,而且飲食文化也比較獨具特色。風味小吃有:濾粉、銅瓢粑、芝麻糊、綠豆粥、滾糖糍、油堆、涼粽、肉粽等,這些風味小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使人垂誕欲滴,胃口大開。

名優特產

全鎮農業名特優產品以沙田柚而出名。沙田柚已被農業部、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為無公害標準化產地認證、產品認證、是融水苗族自治縣大農業產品牌中唯一獲得認證資格的農產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