蜊蚜山

蜊蚜山由黃泥灶、泓西堆、大馬鞍、扁擔頭、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80多個牡蠣堆組成。 地理位置蜊蚜山潮漲為礁,潮落為島,牡蠣礁體表布滿活動體牡蠣。 蜊蚜山北隔小廟洪水道與腰沙相望,南與海門市東灶港鎮潮間帶灘涂相連,距海岸線3海里,距東灶港口2.7海里。

簡介

基本信息

與其說是蜊蚜山,不如說是蜊蚜"島";與其稱它山與島,其實它是水中礁。礁面有幾百畝大,與岸邊保持著唇齒相依的距離,互不干擾。每當小汛期,可以跋涉上礁去,差不多走一個半小時就到了。蜊蚜山由黃泥灶、泓西堆、大馬鞍、扁擔頭、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80多個牡蠣堆組成。島山礁堆起伏,層層疊疊,擠擠挨挨,不知幾百年、幾千年累積的牡蠣久積成骸,骸復生蠣,滿目蠣骸形似化石,實卻又都是生生不息的生物體,不是山石卻堅如岩石,看似一個個山頭,實卻又不是山。

地理位置

蜊蚜山潮漲為礁,潮落為島,牡蠣礁體表布滿活動體牡蠣。它發育於東灶港外側強潮淤泥質潮坪上,呈東西走向,東西長2.65公里,南北長1.67公里。蜊蚜山北隔小廟洪水道與腰沙相望,南與海門市東灶港鎮潮間帶灘涂相連,距海岸線3海里,距東灶港口2.7海里。1983年以後,沿海漁民一般都是步行到蜊蚜山采捕的,單程步行時間為100分鐘。南京師範大學提供的《江蘇省小廟洪牡蠣礁及其鄰近潮灘(2001)》衛星遙感圖顯示:蜊蚜山與海門市東灶港鎮岸灘涂連為一體。

礁體形狀

蜊蚜山活體牡蠣礁形狀多種。帶有活體的牡蠣礁有三種形狀:一是凸起的孤立斑礁體,礁體面積為25平方米~250平方米,高出周邊潮坪30厘米~50厘米;二是互相平行的帶狀礁體,礁體長30米~100米,寬10米~50米,高0.5米~1.0米,間距為10米~30米,延伸方向與濱外水道大致平行,其間潮坪為破碎牡蠣骸為主的貝殼殘體和貝殼砂所充滿;三是環形礁體,礁體面積為250平方米~1000平方米,高出周邊潮坪1米~2米,礁面起伏較大,相差1米左右。

生物資源

蜊蚜山水生生物資源相當豐富。蜊蚜山是由不計其數的牡蠣固著在某種相對穩定的物體上生長後,幼貝又固著在成貝表面上繼續生長,這樣年復一年,漸漸地由小變大堆積而成。牡蠣是蜊蚜山海域的主要海洋生物資源,自然產量達1000噸左右,其次為沙參(海葵)、鋸緣青蟹、黃蟹、竹節蝦、海螺、螃蜞、泥螺、八膽魚等多種海洋動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