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是我國首台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設計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級,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強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中使用,對於我國開發利用深海的資源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是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在全球載人潛水器中,“蛟龍號”屬於第一梯隊。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類載人潛水器約90 艘,其中下潛深度超過1000米的僅有12艘,更深的潛水器數量更少,目前擁有6000米以上深度載人潛水器的國家包括中國、美國、日本、法國和俄羅斯。除中國外,其他4國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最大工作深度為日本深潛器的6527米,因此“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海試成功到達7020米海底,創造了作業類載人潛水器新的世界紀錄。
從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下潛至7000米,說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集成技術的成熟,標誌著我國深海潛水器成為海洋科學考察的前沿與制高點之一。
2012年6月27日11時47分,中國“蛟龍”再次刷新“中國深度”——下潛7062米。6月3日,“蛟龍”出征以來,已經連續書寫了5個“中國深度”新紀錄:6月15日,6671米;6月19日,6965米;6月22日,6963米;6月24日,7020米;6月27日,7062米。下潛至7000米,標誌著我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標誌著“蛟龍”載人潛水器集成技術的成熟,標誌著我國深海潛水器成為海洋科學考察的前沿與制高點之一,標誌著中國海底載人科學研究和資源勘探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13年6月17日16時30分左右,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南海一冷泉區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潛人員出艙,標誌著“蛟龍”號首個試驗性套用航次首次下潛任務順利完成。
從2013年起,蛟龍號正式進入試驗性套用階段。2017年,當地時間6月13日,蛟龍號順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後一潛,標誌著試驗性套用航次全部下潛任務圓滿完成。
截至2018年11月,蛟龍號已成功下潛158次。
2月28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國家深海基地試驗水池,進行了大修與技術升級後的第一個測試下潛。這標誌著“蛟龍”號大修與技術升級全系統勘驗、維修、系統升級、總裝聯調等陸上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正式進入一個了新的階段。
研製背景
為推動中國深海運載技術發展,為中國大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和 科學研究提供重要高技術裝備,同時為中國深海勘探、海底作業研發共性技術,在國家海洋局組織安排下,中國大洋協會作為業主具體負責“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項目的組織實施,並會同中船重工集團公司七〇二所、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和聲學所等約100家中國國內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攻關,攻克了中國在深海技術領域的一系列技術難關,經過6年努力,完成了載人潛水器本體研水面支持系統的研製和試驗母船的改造以及潛航員的選拔和培訓,從而使“蛟龍號”具備了開展海上試驗的技術條件。
套用領域
1、運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熱液噴口等複雜海底進行機動、懸停、正確就位和定點坐坡,有效執行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學、海洋地球環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學考察。
2、“蛟龍號”具備深海探礦、海底高精度地形測量、可疑物探測與捕獲、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可以開展:對多金屬結核資源進行勘查,可對小區地形地貌進行精細測量,可定點獲取結核樣品、水樣、沉積物樣、生物樣,可通過攝像、照相對多金屬結核覆蓋率、豐度等進行評價等;對多金屬硫化物熱液噴口進行溫度測量,採集熱液噴口周圍的水樣,並能保真儲存熱液水樣等;對鈷結殼資源的勘查,利用潛鑽進行鑽芯取樣作業,測量鈷結殼礦床的覆蓋率和厚度等;可執行水下設備定點布放、海底電纜和管道的檢測,完成其他深海探詢及打撈等各種複雜作業。
組成結構
外形
“蛟龍號”,長、寬、高分別是8.2米、3.0米與3.4米,空重不超過22噸,最大荷載是240公斤,最大速度為每小時25海里,巡航每小時1海里,當前最大下潛深度7062.68米,最大工作設計深度為7000米,理論上它的工作範圍可覆蓋全球99.8%海洋區域。
主控
主要控制系統 | 即中國“龍腦”,相當於“蛟龍號”的神經系統,每條神經末梢都連著其他的系統,“蛟龍號”在海底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得到“大腦”的“命令”。中國“龍腦”,由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流著純正的“中國血統”,是顆睿智的“龍腦”,它的創造者既有院士,也有工人,既有70後,也有50後老教授。 |
航行控制系統 | 是中國“龍腦”的核心,具備自動定向、定深、定高以及懸停定位功能,使“蛟龍號”能全自動航行,免去潛航員長時間駕駛之累。 |
綜合顯控系統 | 相當於“儀錶盤”,能夠分析水面母船傳來的信息,顯示出“蛟龍”和母船的位置以及潛水器各系統的運行狀態,實現母船與“蛟龍”間的互動。 |
水面監控系統 | 顯示母船信息與“蛟龍”信息的集合,使指揮員能對母船的位置和“蛟龍”的位置進行正確判斷,進而做出相應調整,保證“蛟龍”安全回家。 |
數據分析平台 | 可以對綜合顯控系統所採集的數據如深度、溫度及報警信息等進行分析,使之自動生成圖形。這一平台還可查看歷次下潛的時間、地點以及潛航員的操作流程。 |
半物理仿真平台 | 主要用途是驗證“蛟龍”控制系統設計的準確性。科研人員通過輸入相關參數,模擬水下環境,測試控制系統運行狀況,可以節約人力、物力,降低風險縮短研製周期,提高系統可靠性和安全性,還能為潛航員訓練提供“虛擬環境”。 |
參考資料來源: |
技術特點
技術優勢
1.在世界上同類型中具有最大下潛深度7000米,這意味著該潛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使用;
2.具有針對作業目標穩定的懸停,這為該潛水器完成高精度作業任務提供了可靠保障;
3.具有先進的水聲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測能力,可以高速傳輸圖像和語音,探測海底的小目標;
4.配備多種高性能,確保載人潛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環境或海底地質條件下完成保真取樣和潛鑽取芯等複雜任務。
三大突破
近底自動航行和懸停定位、高速水聲通信、充油銀鋅蓄電池容量被譽為“蛟龍”號的三大技術突破:
1.可穩穩“定住”
如同開車一樣,駕駛員的腳總放在油門上,難免產生疲勞感。“蛟龍”號駕駛員是幸運的,它具備自動航行功能,駕駛員設定好方向後,可以放心進行觀察和科研。
王曉輝介紹說,“蛟龍號”可以完成三種自動航行:自動定向航行,駕駛員設定方向後,“蛟龍號”可以自動航行,而不用擔心跑偏;自動定高航行,這 一功能可以讓潛水器與海底保持一定高度,儘管海底山形起伏,自動定高功能可以讓“蛟龍號”輕而易舉地在複雜環境中航行,避免出現碰撞;自動定深功能,可以 讓“蛟龍號”保持與海面固定距離。
2.懸停定位
一旦在海底發現目標,“蛟龍號”不需要像大部分國外深潛器那樣坐底作業,而是由駕駛員行駛到相應位置, “定住”位置,與目標保持固定的距離,方便機械手進行操作。在海底洋流等導致“蛟龍號”搖擺不定,機械手運動帶動整個潛水器晃動等內外干擾下,能夠做到精 確地“懸停”令人稱道。在已公開的訊息中,尚未有國外深潛器具備類似功能。
3.深海通信靠“聲”
陸地通信主要靠電磁波,速度可以達到光速。但這一利器到了水中卻沒了用武之地,電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幾米。“蛟龍號”潛入深海數千米,為保持與母船保持聯繫,科學家們研發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採用聲納通信。這一技術需要解決多項難題,比如水聲傳播速度只有每秒1500米左右,如果是 7000米深度的話,喊一句話往來需要近10秒,聲音延遲很大;聲學傳輸的頻寬也極其有限,傳輸速率很低;此外,聲音在不均勻物體中的傳播效果不理想,而海水密度大小不同,溫度高低不同,海底回波條件也不同,加上母船和深潛器上的噪音,如何在複雜環境中有效提取信號難上加難。
歷史沿革
海試工作
3000米級海試
2009年8月開始,“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先後組織開展1000米級和3000米級海試 工作。2010年5月31日-7月18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3000米級海上試驗中取得巨大成功,共完成17次下潛,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759米,超過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並創造水下和海底作業9小時零3分的記錄,驗證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3000米級水深的各項性能和功能指標。
5000米級海試
5000米級海試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海洋技術領域的重點任務,由科技部委託、國家海洋局組織、中國大洋協會具體實施,旨在檢驗和考核“蛟龍號”載人潛水器3000米級海試後技術改進的效果,以及其在5000米級深度的安全性能和作業能力,為開展更大深度海試和未來實際套用奠定基礎。
共有來自13家單位的96名科研人員參加了海試任務。海試期間,全體隊員在位於東太平洋的E1、E2、E3三個試驗海區共完成5次下潛作業,共有8人完成15人次下潛,下潛深度分別為4027、5057、5188、5184和5180米。潛水器在海底完成多次坐底試驗,並在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契約區開展海底照相、攝像、海底地形地貌測量、海洋環境參數測量、海底定點取樣等作業試驗與套用,完成了各項實驗任務。
搭載著“蛟龍”號的“向陽紅09”船已從第三備選區抵達300多海里外的東北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契約區,按照計畫將於28日凌晨擇機下海,具體時間需由現場指揮部根據當時天氣、船體狀況確定。
該契約區為“蛟龍”號衝擊5000米深度的首選海域。7月16日抵達東北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契約區後,海試指揮部原定17日下午進行首次試驗,但由於試驗海區風浪較大,無法滿足作業要求。海試現場總指揮經請示“蛟龍”號海試領導小組,決定向南前進,最後選擇海況相對好的第三備選區。
第一次試潛
2011年7月21日凌晨3點,中國載人深潛進行5000米海試,“蛟龍號”成功下潛。經過5個多小時的水下作業,2011年7月21日8點,“蛟龍號”首次深潛圓滿成功。此次乘坐“蛟龍號”潛水器下潛的三名試航員是崔維成、葉聰和楊波。
第二次試潛
2011年7月26日3點38分,第二次下潛試驗任務正式開始。參加下潛任務的潛航員為葉聰、楊波、付文韜。
2011年7月26日4點46分,下潛深度達到2000米;
2011年7月26日5點40分,達到4072米;
2011年7月26日6點 07分,成功突破5000米級水深大關;
2011年7月26日6點17分,下潛至5057米水深;
2011年7月26日6點48分,潛器拋棄壓載鐵後開始上浮;
2011年7月26日9點30分,浮出水面,在第二次下潛試驗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關;
2011年7月26日10點,回收至向陽紅09船,整個過程各項儀器指標及通訊正常。
此次下潛試驗完成了既定目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5057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的歷史。
整個過程歷時近6個小時,潛航員在5000米水深時對潛器水下各項功能進行了驗證,多次進行坐底試驗,同時拍攝到海底生物照片。此次下潛成功,為後續第三次下潛——開展海底觀測和取樣等水下作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三次試潛
2011年7月28日曆經9小時14分,中國7000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5000米級海上試驗第三次下水任務,此次最大下潛深度5188米,再次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並進行了坐底、海底照相、聲學測量、取樣等多項科學考察任務,也創造了蛟龍號水中作業最長時間紀錄。此次下水,蛟龍號驗證了大深度環境下的技術功能和性能指標,圓滿完成了科考和科學試驗任務。
第四次試潛
2011年7月30日4時26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第四次“入水”;
2011年7月30日7時29分,“蛟龍號”在深度為5182米的位置坐底,成功安放了中國大洋協會的標誌和一個木雕的中國龍。
2011年7月30日13時2分,蛟龍號在完成第四次下潛並在海底布放木雕的中國龍後順利返回到“向陽紅09”母船,全程歷時8小時57分。
在這次下潛試驗中,它還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錳結核的採樣。在“蛟龍號”帶回的記錄資料里,5000米深的大洋海底的錳結核畫面首度曝光。這些錳結核覆蓋在海底表面,含有錳、銅、鈷、鎳等30多種元素,100萬年時間才能形成幾毫米的大小。
第五次試潛
2011年8月1日在東北太平洋海域完成了5000米級海試第五次下潛科學考察和試驗任務,全程歷時8小時32分。完成了沉積物取樣、微生物取樣、標誌物布放等作業內容,進一步驗證了載人潛水器在大深度條件下的作業性能及穩定性。
此次下潛位於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契約區內。“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於2011年8月1日3點準備,2011年8月1日3點28分開始下潛,2011年8月1日12點潛航員順利出艙,全程歷時8小時32分。此次下潛最大深度5180米,完成了沉積物取樣、微生物取樣、熱液取樣器ICL功能測試、標誌物布放、6971通信測距等作業內容,進一步驗證了潛水器在大深度條件下的作業性能及穩定性。
返航儀式
2011年8月18日,“蛟龍號”5000米級海試團隊在完成歷時49天,航程1萬餘海里的海試任務後,8月18日順利返回江蘇江陰蘇南國際碼頭。5000米級海試返航歡迎儀式在江蘇江陰舉行。
海試意義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深海是國際海洋科學技術的熱點領域 ,也是人類解決資源短缺、拓展生存發展空間的戰略必爭之地。無論是探索深海科學奧秘,還是開發海洋戰略資源,都離不開海洋高技術的支撐。“蛟龍號”載人潛水器5000米級海試成功,是中國海洋科技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是各有關部門、參試單位通力合作的典範。
國家海洋局表示,通過本次海試,“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各項指標得到進一步檢驗,實現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的突破,標誌著中國具備了到達全球70%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極大增強了中國科技工作者進軍深海大洋、探索海洋奧秘的信心和決心。
7000米級海試
2012年6月1日上午,中國載人深潛7000米級海試全體參試人員在江蘇江陰的蘇南 碼頭開展首次集結演練。
2012年6月1日9時30分,停靠在江蘇江陰蘇南碼頭的“向陽紅09”船上所有參試人員抵達各自崗位,做好演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012年6月1日10時30分,三名潛航員著統一藍色潛航服站在潛器上端,艙門打開後,葉聰、付文韜和唐嘉陵依次進入潛器,開始艙內操作檢查。
工作人員利用L型架將已經準備好的聲學吊陣裝備放入水中,檢測其功能。潛器下潛之後與船上的通訊就要依靠聲學吊陣裝備,它類似於“水中天線”。
第一次試潛
2012年6月15日7時,“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現場指揮部宣布下潛試驗開始,3名試航員葉聰、崔維成、楊波乘“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開始進行7000米級海試第一次下潛試驗。
2012年6月15日7時12分,“蛟龍號”被布放入水;
2012年6月15日7時22分,開始注水下潛。
2012年6月15日7時37分,“蛟龍號”下潛深度超過3000米;
2012年6月15日9時40分,潛水器打破2011年5000米級海試時創造的5188米紀錄;
2012年6月15日10時整,潛水器下潛深度超過6000米並繼續下潛,最終成功潛入水下6671米。
第二次試潛
由於潛水器液壓系統出現故障,推至2012年6月19日5時進行,並最終成功深潛至水下6965米。 第二次下潛試驗的主要任務是覆核潛水器故障排除的效果,繼續驗證潛水器在6000米深度的各項功能和安全性,並在潛水器狀態良好的前提下進行海底作業。
這次試驗中科學家首次從6900米深海底取回一系列海水和沉積物樣品。
第三次試潛
2012年6月22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7000米級海試第三次下潛試驗,並安全返回。這次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到6963米,並獲得了一個生物樣品。
第四次試潛
2012年6月24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海試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進行了第四次下潛試驗。
2012年6月24日5點29分,潛水器開始注水下潛;
2012年6月24日6點44分,“蛟龍號”下潛深度超過3000米;
2012年6月24日7點40分,“蛟龍號”下潛深度超過5100米;
2012年6月24日8點54分,下潛深度7005米;
2012年6月24日9點15分,潛水器已經坐底,最大下潛深度7020米。
試潛意義
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四個國家擁有載人深潛器。這些國家的深潛器最大工作深度為6500米,而“蛟龍號”的最大工作設計深度為7000米,具備深海探礦、海底高精度地形測量、可疑物探測與捕獲、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理論上它的工作範圍可覆蓋全球99.8%的海洋區域。
此次“蛟龍號”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意味著它將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實現較長時間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攝像、沉積物和礦物取樣、生物和微生物取樣、標誌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測量等作業。
第五次試潛
2012年6月27日5時29分開始的7000米級海試第5次下潛中,蛟龍號再次刷新同類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2012年6月27日11時47分左右,蛟龍號下潛深度達7062.68米;
2012年6月27日12時左右,拋載開始上浮;
2012年6月27日15時30分左右返回水面。
第六次試潛
此次試潛由葉聰、崔維成和張東升擔任試航員,劉峰擔任海試現場總指揮。本次下潛試驗主要任務是在對前五次下潛試驗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查缺補漏”地進行檢驗,安排相應試驗內容。
2012年6月30日5時23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被布防入水,開始進行7000米級海試第六次也是全部海試中的最後一次下潛試驗。
2012年6月30日9時56分,“蛟龍號”到達最大深度7035米,並坐底。隨後,“蛟龍號”在完成海底兩個小時的作業後開始上浮。
2012年6月30日14時33分,“蛟龍號”浮出水面,完成了中國“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的全部試驗。
試潛凱旋
2012年7月16日上午,隨著“向陽紅09”船順利返抵青島,為期44天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任務圓滿完成,同時也標誌著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的持續支持下,蛟龍號歷時10年的研製和海試工作圓滿結束。
通過驗收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與海試於2013年4月27日在江蘇無錫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驗收專家組認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不僅具有國際上同類型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而且在其最大設計深度安全可靠,並擁有投入套用所需要的實際作業能力,在聲學通訊、自動控制以及大深度作業等性能方面擁有明顯的領先優勢;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及海試項目已經全部完成了科技部批覆的各項任務,全面達到了契約規定的考核目標和技術指標。驗收專家組一致同意蛟龍號研製及海試項目通過驗收。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和海試成功,標誌著中國系統地掌握了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設計、建造和試驗技術,實現了從跟蹤模仿向自主集成、自主創新的轉變,躋身世界載人深潛先進國家行列。蛟龍號通過驗收後,即正式由科技部863計畫海洋技術領域移交其用戶中國大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協會,在未來深海礦產資源勘探和深海科學研究中發揮開拓者的作用。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與海試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畫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和海洋技術領域立項支持的國家重大科研任務,歷時10年,863專項經費累計投入3.5億元。該任務由中國大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協會辦公室牽頭,會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科學院、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教育部等系統共100餘家科研院所和企業完成。
驗收專家組由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單位的15位專家組成,徐冠華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
試驗套用
從2013年起,“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進入試驗性套用階段。據悉,“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套用航次分為3個航段,計畫6月初起航。“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本體、船舶與水面支持系統準備工作正在按計畫進行:
第一航段43天,2013年6月初從青島起航,主要在南海特定海域開展定位系統的試驗,同時兼顧南海深部科學計畫開展科學研究。
第二航段42天,7月中旬於廈門起航,主要在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契約區進行海底視像剖面調查和取樣,為底棲生物多樣性和結核覆蓋率估算提供視像資料和樣品,同時開展常規環境調查,收集環境基線數據,履行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多金屬結核勘探契約》義務。
第三航段28天,在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資源勘探區開展近底測量和取樣,為參與海山區環境管理計畫提供技術支撐。
第一航段
“蛟龍”號試驗性套用航次南海航段自2013年6月10日從江蘇江陰起航,到2013年7月10日完成最後一次下潛,共進行了10次下潛,完成了對超短基線定位系統的標定、長基線系統的試驗、冷泉區科學考察、海山區科學考察等相關任務,進一步驗證了“蛟龍”號的其他各項技術性能,取得了豐碩的生物、地質樣品和數據資料,鍛鍊了載人深潛隊伍,為二三航段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3年6月18日9時執行首個試驗性套用航次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搭載首位“乘客”下潛,這位“乘客”是同濟大學教授周懷陽,下潛區域仍然是2013年6月17日“蛟龍”號下潛的南海冷泉區。
這個潛次由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唐嘉陵擔任主駕駛,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張東升下潛繼續進行定位系統測試,周懷陽搭乘潛水器在海底觀測。航次現場指揮部表示,這個潛次是工程和科學套用相結合,下潛任務是以長基線定位系統性能驗證為主,首次搭載科學家下潛,採集冷泉區樣品,獲得海底相關環境參數。
2013年6月18日14時左右潛水器回收至母船,水下作業約4小時。
2013年6月20日16時11分左右,搭載了首位女科學家的“蛟龍”號浮出海面,順利完成下潛任務。這是“蛟龍”號第56次下潛,首個試驗性套用航次連續第4次下潛作業,創造了“蛟龍”號4天連續下潛的紀錄。此次下潛最大深度1350米,水中作業時間6小時53分。
2013年7月12日“蛟龍”號返回廈門停泊,首次試驗性套用航次的第一航段圓滿完成。在南海的10次下潛後,向陽紅09船滿載而歸。
第二航段
2013年8月8日1時許,“蛟龍”號在位於東北太平洋的中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契約區詳細勘查區,進行試驗性套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下潛——工程下潛,最大深度5268米。主要任務是狀態確認、土工力學原位測量,以及拍攝海底結核和生物照片兼顧大型底棲生物誘捕。下潛人員為葉聰、楊波、張同偉。
2013年8月8日7時12分,全體人員各就各位;
2013年8月8日7時45分,“蛟龍”號被布放入水;
2013年8月8日8時02分,潛水器開始下潛;
2013年8月8日12時許,“蛟龍”號下潛至5200多米。葉聰等3人分別進行了載人潛水器的功能和性能的檢測,開展沉積物土工力學原位測量,兼顧進行生物誘捕,開展近底航行拍攝;
2013年8月8日14時30分,“蛟龍”號拋棄壓載返航,3個多小時後,被回收至甲板;
本次下潛確認載人潛水器的技術狀態良好,進行了近底航行拍攝,發現了多種海底生物,並測算出結核覆蓋率約為50%。
2013年8月8日—2013年8月12日的天氣狀況和海況符合下潛作業要求,科考隊2013年8月8日對“蛟龍”號進行檢查維修,8月9日—12日或將進行2—3次套用下潛。
隨著第二航段任務的完成,母船“向陽紅09”搭載“蛟龍”號馬不停蹄地趕赴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波納佩港進行補給。
看點一:考察時間有講究
夏季風浪這么大,為什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試和2013年的試驗性套用航次都安排在這個時節?現場副總指揮李向陽介紹說,太平洋上3至4級風、2至3米浪很常見,長時間風平浪靜幾乎不可能。往往壞天氣後有幾個好天氣,這就是潛水器下潛作業的最佳時間視窗。
看點二:目標區域有“探”點
第二航段的目標區域是位於東北太平洋的中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契約區。多金屬結核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化學成分主要為錳、銅、鈷、鎳,品位高的結核主要分布在水深範圍4000米到6000米的大洋海盆區。中國多金屬結核契約區西區是結核富集區,結核的平均豐度較高,乾結核資源量約有380億噸。
現場總指揮劉峰介紹說,在這個7.5萬平方公里的契約區里,中國享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採權。計畫中的幾次下潛會兼顧平坦海底、海丘、海山、迎流面和背流面多種地形地貌條件下結核、沉積物和海底生物的詳細勘察,以期獲得更豐富的科考成果。
看點三:海底勘探有“利器”
對這一海底“聚寶盆”的精細勘探離不開深海利器——載人潛水器。現場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王春生研究員說:“深海就是海洋科研的第一線。”2013年,“蛟龍”號從衝擊大深度轉入試驗性套用航次,開始了服務科考和資源勘探的業務化探索之旅。
看點四:科研人員有重任
按計畫,“蛟龍”號在第二航段要預定下潛5次、機動下潛2次,下潛深度5200米左右。除首次下潛由潛航員測試潛水器性能外,其餘潛次科學家均有機會參與。科學家們此行重任在肩,任務包括使用“蛟龍”號近底航行,為結核覆蓋率估算提供高清視像資料;採集海底巨型底棲生物樣品,為深海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採集微生物、水樣和沉積物樣,提取和保藏生物基因資源樣品……藉助“蛟龍”,中國的大洋科考將徹底告別“取樣基本靠拖網、人在水面乾等”的粗放階段。
第三航段
2013年8月31日下午,“向陽紅09”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駛離密克羅尼西亞波納佩港,趕赴西北太平洋中國富鈷結殼勘探區進行第三航段資源環境調查任務。這是“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套用航次最後一個航段任務。
2013年9月2日下午“蛟龍”號於到達第三航段作業海區——位於麥哲倫海山鏈的採薇海山區。採薇海山基底水深5000多米,山麓與山頂高差約4000米。
2013年9月4號,“蛟龍”號在西北太平洋採薇海山區成功完成第三航段的首次載人下潛,並在海底進行了底棲生物、海山岩石等採集工作。
第三航段計畫用10天時間完成“4+1”次下潛任務,即4次預定下潛和1次機動下潛,具體分為2次5000米級深度、2次3000米級深度和1次1000米級深度作業。該航段下潛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確認載人潛水器的工作狀態,對採薇海山區不同深度底棲生物分布結構特徵、結殼分布特徵等進行對比研究,拍攝海底高清生物視像以及繼續鍛鍊潛航員的實際操作能力等。
2013年9月19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百餘日的科考任務後返回江陰蘇南國際碼頭。
探印度洋
2014年11月20日, “向陽紅09”船20日從青島母港起航,前往江蘇省江陰市搭載“蛟龍”號,赴西南印度洋執行2014-2015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套用航次(中國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務。
2014年12月18日,搭載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母船駛離模里西斯路易港,前往中國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礦區開展科考作業,這將是中國載人潛水器首次在印度洋下潛。
2014年12月26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南印度洋執行第88潛次科考任務,這是“蛟龍”號在印度洋首次執行科學套用下潛。
2015年1月5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南印度洋“龍旂”熱液區完成兩次下潛科考任務,這是“蛟龍號”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契約區執行熱液區下潛科考任務。這兩次下潛的最大深度為2835米,取得了海底熱液區構造帶岩石、高溫熱液流體,還取得了帶有貽貝、茗荷等生物的完整低溫“煙囪體”等豐富樣品,對研究海底熱液區的形成與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此外,在這兩次下潛中,我國第二批潛航員學員齊海濱、陳雲賽分別以副駕駛的身份參加“蛟龍號”的下潛,標誌著我國潛水器駕駛與作業隊伍的培養進入新階段。
2017年2月28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完成中國大洋38航次首次下潛。這是“蛟龍”號今年開展的“第一潛”,也是我國首次對西北印度洋開展深潛調查。“蛟龍”號此次最大下潛深度為3117米,水中時間9小時48分鐘,海底作業時間6小時5分鐘。共獲取硫化物樣品4塊,總計4.2公斤;玄武岩1塊,重18.7公斤;短柱狀沉積物插管3管,其中熱液沉積物1管;近底海水16升。
取回儀器
2015年1月10日,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西南印度洋龍旂熱 液區下潛,取回了8天前在一熱液噴口布放的自容式高溫溫度計和硫化物生長儀。這是蛟龍號首次從海底取回此前布放的科學儀器。
海底有特殊的溫度、壓力和酸鹼環境,這樣的環境是實驗室難以模仿的,因此科學家非常希望在海底布放科學儀器,進行原位科學試驗,而這是傳統科考手段難以做到的。 隨船科學家表示,蛟龍號能精確在科學家定點的熱液口布放科學試驗和觀測儀器並在一段時間後成功回收,體現了蛟龍號定點精細作業的強大優勢,蛟龍號對深海研究來說是一把“利器”。
2015年1月14日,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西南印度洋龍旂熱液區下潛,採集到一透明生物以及一隻30厘米長、直徑3厘米的粉紅色生物,隨船科學家尚不能確認它們是何種生物。 當日,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西南印度洋龍旂熱液區執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後一次下潛,這也是“蛟龍”號在這個航段的第9次下潛。這次下潛結束後,“蛟龍”號將搭乘母船靠泊模里西斯補給,隨後繼續在西南印度洋執行印度洋科考第二航段的下潛科考任務。
獲得成果
自2011年深海潛水器技術與裝備重大項目實施以來,“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成功完成5000-7000米海試並投入試驗性套用,研製成功4500米深海作業系統以及 突破4500米載人球殼關鍵技術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4年~2015年“蛟龍”號試驗性套用航次第一航段在西北太平洋採薇海山區和馬爾庫斯—威克海山區開展了10次下潛作業,精確定位取樣,取得各種生物樣品116個,富鈷結殼樣品21塊、99.2公斤,多金屬結核樣品24.32公斤,岩石樣品22塊、107.7公斤,沉積物樣品26管,海水樣品共1232升……
“蛟龍”號試驗性套用科考隊在本航段中全面、超額地完成了預定的任務。通過第一航段的調查研究,航次現場取得了4個方面的成果和認識:
一是基本查明了採薇海山礦區資源與生物狀況,勘察成果突出。“蛟龍”號在採薇海山完成了8次下潛,結合中國大洋第31航次的5次下潛,通過點、線、面相結合的解剖調查,已基本摸清富鈷結殼礦區資源分布狀況,基本掌握生物多樣性分布規律和礦區環境狀況。
二是“蛟龍”號性能穩定,優勢明顯。“蛟龍”號總計完成10次無故障下潛作業,每次下潛平均水中時間達9小時53分鐘,系統穩定,取得了大量高質量的視頻和照片,開展了配套設備試驗,包括微型遙控潛水器試驗、海底土工力學測定試驗、超短基線測試等,使“蛟龍”號在複雜地形下開展定點作業、精細調查的獨特技術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
三是以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人員為主力的操作維護團隊迅速成長。潛水器維護維修隊伍、布放回收操作隊伍、潛航員學員得到鍛鍊,一批新人迅速成長,為“蛟龍”號業務化運行奠定了基礎。
四是實現了多任務、多目標的綜合效益。開展了探空氣球觀測、下潛人員實時生理心理狀態監測、《深潛》紀錄片的拍攝。各家媒體和作家協會開展了海洋知識、海洋意識的普及和宣傳。
除此之外,“蛟龍”號還在相鄰海域開展了下潛作業,為開展不同海區的資源、環境狀況對比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2016年4月30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北太平洋維嘉海山的西北側成功完成科學套用下潛,這也是“蛟龍”號首次在這一海域搭載科學家進行下潛作業。
據現場指揮部介紹,此次下潛由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潛航員唐嘉陵擔任主駕駛,搭載了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高級工程師姚會強和潛航員學員楊一帆。“蛟龍”號於當地時間4月30日8時03分布放入水,16時05分回收至甲板。水中時間8小時2分鐘,海底作業時間5小時24分鐘,最大下潛深度達2258米。
本次下潛開展了4千米的近底航行觀察,拍攝了大量海底視頻照片資料,採集礫狀結殼57千克、巨型底棲生物樣品9個,其中海綿4個、珊瑚和蝦各2個、海星1個,近底水樣8升,還開展了對潛航員學員的海上實艇下潛培訓。
國家海洋局向陽紅09號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其科考隊員抵達國家深海基地碼頭。至此,2016年蛟龍號試驗性套用航次(中國大 洋第37航次)歷時94天,航行11837海里,累計下潛22次,安全圓滿地完成了計畫的科學考察任務。本航次第二階段首席科學家彭曉彤表示,這是蛟龍號 自2012年7000米級海試成功以後,首次重返海溝區密集地開展超過6000米深度的下潛作業,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本航次科考首次在馬里亞納海溝南坡發現了活動的泥火山,拍攝了大量高清視頻資料;證實了馬里亞納海溝北坡作業區海山為泥火山,獲取了大量泥火山地質樣品。這些樣品和視頻資料為研究泥火山地質活動和俯衝板片的地質過程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外,初步探明了維嘉海山與採薇海山巨型底棲生物分布具有良好的聯通性。科考人員通過與採薇海山的對比分析,表明維嘉海山巨型底棲生物種類組成和多樣性與採薇海山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除了少數海綿動物及其共生的儷蝦有可能是新種外,其餘種類與採薇海山基本相同,改變了海山間生物群落聯通性差的傳統認識,為科學評價海底環境、合理設計深海採礦系統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中國大洋第37航次
總指揮鄔長斌表示,本航次大深度潛次多,其中6500米級潛次共5個,超過6000米深度潛次共9個,最大下潛深度6796米。在大深度潛次中,蛟龍號總體技術狀態穩定、各系統設備性能可靠。
鄔長斌介紹,在本航次富鈷結殼海山區下潛作業中,蛟龍號多次實現長距離、大落差航行,水下航行距離最長達到5000米、水下作業爬升高差最大1100米、單潛次最大地質樣品取樣重量達124千克。創造了自蛟龍號下潛以來單潛次航行距離、作業高差及地質樣品取樣重量的最大紀錄。
中國大洋38航次
蛟龍”號完成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首潛,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友唐嘉陵擔任首潛主駕。未來20天內,“蛟龍”號預計先後在馬里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深淵區進行10次大深度下潛。此前,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的前兩個航段已分別在西北印度洋和我國南海完成。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是我國首台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7000米級,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
唐嘉陵,2007年本科畢業於哈工程電子信息專業,作為中國首批潛航員,他創造了世界上作業型潛水器7062米的最大下潛深度,發現並取得兩個深海海底新物種,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深潛英雄”稱號,同時也是第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中國海監第一支隊,河南新太行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長城電子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大學,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術保障中心,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二五研究所,中國船級社,國家衛星海洋套用中心,北京國冶銳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電源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寧波甬科聲學技術有限公司,寧波星箭航天機械有限公司
其他相關
潛水器類型
載人探險型
下潛能力強,可深入11千米的海底 ,但活動範圍有限,這種類型的深潛器不能靈活運行,它如同“深水電梯”,觀察人員潛到指定地點後就返回。下潛時間較短,每次下潛只能持續4-5個小時。不能在水下進行操作和科學研究,達到深度以後很快就要上浮,且下潛次數有限(僅能下潛幾次)安全性能低,缺乏經濟回報,僅能作為探險、攝影和打破深潛紀錄等用途。
例:
1. 首例挑戰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美國“曲斯特II號”,下潛深度達10916米的。
2. 著名導演卡梅隆使用的”深海挑戰者”號深潛器,下潛深度10898米。
載人作業型
世界各國自主研發製造,用於深海探測科考項目。具有水下觀察和作業能力的活動深潛水裝置。主要用來執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開發和打撈、救生等任務,並可以作為潛水員活動的水下作業基地。其下潛可帶來較大經濟回報。自航式潛水器,設計壽命長,具備幾千次的下潛壽命。
例:
1.美國是較早開展載人深潛的國家之一,1964年建造“艾爾文”號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4500米,在1985年,它找到鐵達尼號沉船的殘骸,如今已經進行過近5000次下潛,是當今世界上下潛次數最多的載人潛水器。不過“艾爾文”號曾經發生過一次事故而沉入了海底,幸好沒有人員傷亡。過了整整一年之後,它才被打撈上來。
2.俄羅斯是當前世界上擁有載人潛水器最多的國家,比較著名的是1987年建成的“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兩艘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6000米級,帶有十二套檢測深海環境參數和海底地貌設備,它們最大的特點是能源比較充足,可以在水下停留17小時至20小時。
3.中國“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最大下潛深度7000米級,2002年建造,已完成熱液取樣、生物採集、海底布放等多項深海科考項目。2012年6月24日,蛟龍號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試驗海域成功創造了載人深潛新的歷史記錄,首次突破7000米,最深達到7020米海底。這意味著蛟龍號已經成為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自由行動。
各國深潛器
美國“的里雅斯特”號
建造時間:1960年
下潛深度:10916米(近11公里)
水下時長:20分鐘
1960年1月23日,皮卡德和美國海軍軍官唐·沃爾什乘坐一艘名叫“的里雅斯特號”的深海潛水器前往南太平洋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探險,並抵達了海平面以下近11公里處(10916米)的地方。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抵達海底最深之處。不過,由於海底壓力,深海潛水器一塊19厘米厚舷窗玻璃出現輕微裂痕,皮卡德在海底呆了20分鐘後不得不匆匆上浮,沒有拍過照片。由於當時的材料科學技術發展所限,潛水器重達150噸,活動能力非常差,上下花了8個小時。
2012年3月,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獨自乘坐潛艇“深海挑戰者”號,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10898米深海底。但由於此類潛水器是直上直下,缺乏較好的海底活動能力,卡梅隆只呆了3個小時就上來了,甚至連深海生物都沒拍攝到。
日本“深海6500”號
建造時間:1989年
下潛深度:6527米
水下時長:8小時
日本1989年建成了下潛深度為6500米的深海6500潛水器,水下作業時間8小時,曾下潛到6527米深的海底,創造了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深潛的新紀錄。它已對6500米深的海洋斜坡和大斷層進行了調查,並對地震、海嘯等進行了研究,已經下潛了1000多次。影片《日本沉沒》中曾多次出現該艇。
俄國“和平一號”
建造時間:1987年
潛水深度:6000米
水下時長:17至20小時
俄羅斯是當前世界上擁有載人潛水器最多的國家,比較著名的是1987年建成的“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兩艘6000米級潛水器。帶有十二套檢測深海環境參數和海底地貌設備,最大的特點就是能源比較充足,它可以在水下呆17至20個小時,《泰坦尼克》的電影裡面很多鏡頭就是“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探測的鏡頭。
法國“鸚鵡螺”號
建造時間:1985年
下潛深度:6000米
水下時長:暫缺
法國1985年研製成的“鸚鵡螺”號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可達6000米,累計下潛了1500多次,完成過多金屬結合區域,深海海底生態等調查,以及沉船、有害廢料等搜尋任務。
蛟龍號任重道遠
有些說法認為,蛟龍的下潛深度尚不及上個世紀的“的里亞斯特”等深潛器,這種說法混淆了探險型深潛器和作業型深潛器的特點。無論是“的里亞斯特”還是“深海挑戰者”,均屬於探險型深潛器,其特點是一次性使用,空間狹小且不具備深海作業能力,更不要說進行深海科研。這種探險型深潛器的唯一作用,就只是達到一個數字上的“記錄”,除此之外別無任何意義。
與某些探險型潛水器不同,中國蛟龍號深海探測器不是單純追求深度數字,其主要任務是深海科研和作業。當然,由於中國的深潛研究相比國外要晚50年,蛟龍號已經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也只是技術與三四十年前的別國技術相比,而且優勢也不算明顯,蛟龍號只是深潛實驗,而且是初試水,技術還沒完全成熟,接下來水下時長以及穩定性的考驗還等待著我們。所以,中國深潛器取得一點進步,絕不能沾沾自喜,深潛研究仍然任重而道遠!
報告文學
《探海蛟龍》
作品簡介
《探海蛟龍》是我國青年實力作家陳新採訪創作的一部關於“蛟龍”號潛水器進行海洋深潛實驗的紀實文學著作,全書19萬字,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探海蛟龍》是我國首部關於“蛟龍”號深潛海試的紀實文學作品。
《探海蛟龍》內容場面宏大,妙趣橫生,且在宏大的場面中懸念迭出,人物故事扣人心弦。《探海蛟龍》最大的特點,及最大的亮點便是,內容雖是科技之事,通篇卻又被感人之情所浸淫,能讓人從磅礴的氣勢中讀得溫馨留連。
《探海蛟龍》被譽為中國版的《海底兩萬里》,海洋版《哥德巴赫猜想》。 是中國首部現代科技與情感勵志高度融合的海洋文學著作。 是中國首部融古代海洋傳說與當代最前沿科技的海洋文學。 是中國首部系統揭秘如異星球神秘的深海海底之謎的著作。 《探海蛟龍》集科技、情感、勵志、哲理、揭秘、探險、傳奇、驚悸,“異星”之大成,是一部不容錯過,不可多得的優秀著作。
微博事件
2014年4月10日晚,微博上瘋傳著一則 聳人聽聞的訊息:“號稱能下潛深海7000米的蛟龍號官方微博@蛟龍深潛在驚聞MH370的黑匣子落在4000——6000米深的海溝後嚇得迅速刪光微博”。
該微博2014年4月10日晚上9點左右發布後,一晚上轉發7000次,在網上傳播甚廣,對蛟龍深潛器的聲譽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截止發稿時,該微博的各種版本依然在微博上傳播。
生產維護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中船重工702所負責宣傳工作的劉女士回復稱,上述微博訊息中提到的黃V認證的“蛟龍深潛”微博與702所沒有任何關係,而另一個藍V“蛟龍7000”才是702所申請開通的官方微博,該微博在2012年申請,當時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正在衝刺7000米深潛,702所開通該微博的主要目的就是與網友進行互動和科普宣傳,在衝刺7000米圓滿成功後,2012年10月,702所停止更新該微博並清空微博內容。
通過702所的回覆可知,“蛟龍7000”微博清空的時間遠遠早於馬航失聯客機事件,清空微博的操作與馬航客機失聯沒有任何關係。微博上傳播的內容與事實不符,純屬惡意編造。
“蛟龍”號完成150次下潛 馳騁6大海區探尋深海秘密
載著第一次深入海底現場觀察的科學家,載著深海海參、近底海水、岩石、沉積物樣品等深海信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9日16時35分從6488米的雅浦海溝深淵區回到海面。24分鐘後,回到“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完成了其自2009年8月出海以來的第150次下潛。
從南海50米海試起步,到馬里亞納海溝7062米的跨越;從太平洋底的海山、海溝,到印度洋底的大洋中脊,“蛟龍”號所到之處,留下了中國載人深潛不斷前行的腳步,留下了中國科學家深入探索深海科學的背影。
從38米到7062米,52次潛入海底獲“世界深潛俱樂部”入場券
“我乘‘蛟龍’號下潛,是從水下38米開始的,當時是左試航員,隨後越潛越深,進入3000米、5000米深海,直到7062米的海溝深淵區。”正在指揮第150潛“蛟龍”號下潛作業的唐嘉陵說。
唐嘉陵與第150潛主駕駛傅文韜是我國第一批潛航員,經歷了“蛟龍”號150次下潛全過程。他所說的“水下38米”,是2009年8月18日“蛟龍”號最初的50米海試,首潛38米,邁出了中國載人深潛第一步。
“雖然‘蛟龍’號是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但我們的深潛是從水下50米起步的。”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說,當時的探索充滿了艱辛,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心血。
“蛟龍”號走向深海,是從50米、300米、1000米海試開始的,隨後才是3000米、5000米、7000米海試。2009年至2012年進行這些海試時,劉峰擔任歷次海試總指揮。
越過了50米、300米、1000米的門檻,“蛟龍”號一步步走向深海:2010年5-7月,“蛟龍”號在南海進行3000米級海上試驗,最大潛深達到3759米;2011年7-8月,“蛟龍”號在東北太平洋海域進行5000米級海試,實現最大潛深5188米;2012年6月,“蛟龍”號首次向世界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進發,成功創下7062米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潛深紀錄。
“海試的成功,表明中國已經能夠深潛到世界上99.8%的海洋區域了,這是我國在深海技術領域的重大進步,我國得以快速進入‘世界深潛俱樂部’,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第五個掌握6000米以上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劉峰說。
從海山到海溝,6大海區探尋海底秘密推動深海科學發展
“當探照燈打開那一刻,黑幕散去,雅浦海溝的海底展現在我眼前,只有一個詞語可以形容——震撼。我曾無數次構想,到達海底後將看到怎樣的場景,也仔細觀看過‘蛟龍’號此前在雅浦海溝下潛時的錄像,但海底真實的世界還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第150潛次下潛科學家楊繼超走出“蛟龍”號載人艙許久,心情依然沒有平靜。很多下潛歸來的科學家,都有著和他一樣的感受。自從“蛟龍”號轉入試驗性套用階段以來,已有數十位海洋科研人員搭乘它下潛到海洋深處,開展現場調查和科學研究。
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學家彭曉彤說,自從2013年開展試驗性套用航次以來,從海山到海溝,從冷泉到熱液,從海底多金屬結核區到結殼區,“蛟龍”號充分發揮了大深度下定點作業的優勢,獲取了一批以前依靠常規調查手段難以獲取的高質量樣品、數據和資料,在我國深海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正如一位下潛歸來的科學家所說,僅2013年中國大洋31航次完成的22次下潛作業,取得的生物樣品數即超過以往20年我國大洋科考的總和。
“對深海科學研究而言,海底調查獲取的樣品質量對研究成果至關重要。以往深海常規調查中,由於缺乏高精度定點海底作業的手段,只能獲取大致位置和區域內的樣品。儘管也能獲取海底樣品,但往往不知道這些樣品的產狀和形成環境,更難以在海底同步開展觀測和原位實驗,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質量深海科研成果的產出。”彭曉彤說。
從2013年開展試驗性套用航次以來,“蛟龍”號已經搭載數十位科學家在中國南海、東太平洋海盆區、西太平洋海溝區、西太平洋海山區、西南印度洋脊、西北印度洋脊等6大海區深潛:
——2013年,中國大洋31航次,“蛟龍”號在南海冷泉區和海山區、東太平洋海盆和西太平洋海山區完成22次下潛作業。
——2014-2015年,中國大洋35航次,“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山區、西南印度洋脊完成26次下潛作業。其中,第100次下潛是2015年2月3日在西南印度洋完成。
——2016年,中國大洋37航次,“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山區、西太平洋海溝區完成21次下潛作業。
——2017年,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一、第二航段,“蛟龍”號分別在西北印度洋脊和南海進行11次和9次下潛;第三航段已完成8潛,最後兩潛也將在近日完成。
“深海研究的進步,離不開深海裝備的發展。‘蛟龍’號的下潛足跡,遍布太平洋等6大海區的典型海底地形,特別是在馬里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的下潛作業,發揮了‘蛟龍’號全球領先的深度技術優勢,進一步驗證了其技術設計的安全性、可靠性,為我國進行國際深淵科學研究前沿提供著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現場總指揮鄔長斌說。
從“蛟龍”到“龍”家族,中國深海裝備迎來大發展
“蛟龍”號副總設計師、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胡震表示,“蛟龍”號推動了我國深海技術的全面發展。它開闢了深淵科學新領域,開創了深海高效勘察新模式。
“‘蛟龍’號是當前世界上下潛深度最大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它的研製與套用,極大地提振了我國自主研發深海重大裝備的信心和決心,推動了萬米級載人潛水器、萬米級無人潛水器等深海重大裝備的立項,加快了我國載人潛水器譜系化的發展步伐。”劉峰說,以“蛟龍”號為代表的中國深海勘查裝備技術體系已經形成。
僅“龍家族”潛水器而言,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龍”號無人纜控潛水器和“潛龍”號無人遙控潛水器為代表的“三龍”潛水器裝備體系。此外,國家海洋局正聯合地方政府推動載人潛水器譜系化工作。
與此同時,更多的中國“龍”將潛入大海: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即將海試;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已在研製之中……
劉峰表示,中國的載人深潛裝備正在向全海深、譜系化方向發展。“蛟龍”號帶動了深海裝備的發展,推動了深海裝備研發所需的深海功能材料、深海裝備製造工藝以及深海通信與導航控制等系列關鍵技術發展。
“譜系化的載人深潛發展思路逐漸明朗,潛水器數量會多,深度分布更廣,服務的領域會多樣,在作業能力、新技術套用、行業標準、商業模式上會進一步提升。”中船重工七〇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副主任、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葉聰說。
葉聰同時認為,“蛟龍”號是目前國內有著豐富套用經驗的深潛裝備,不僅反映在載人下潛深度、下潛次數上,而且通過它帶出了一支高水平的深潛主力軍。
鄔長斌表示,通過150個潛次的下潛作業,深潛隊伍不斷成長,初步建立了一支職業化的潛航員和技術保障人員,探索了載人深潛業務化運行的機制,可以說具備了轉為業務化運行的基本條件。
“‘蛟龍’號是我國載人深潛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不只是一個深海裝備,更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不畏艱險、趕超世界的精神,它是中華民族進軍深海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