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琴

蛙琴,是彝、哈尼、布依、苗、侗、白、畲、漢等族彈撥弦鳴樂器。因其形圓似月、聲如琴,而得月琴之名。彝語稱作巴布、班匹、和巴。苗族稱彈琴。漢族稱四弦、弦子、蛙琴。流行於雲南省楚雄、巍山、墨江、新平及四川涼山、貴州威寧、廣西隆林、湖南通道和廣大漢族地區。

傳說

在貴州省北盤江畔流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很早以前,布依族村寨里有一位聰明美麗的姑娘名叫妹綠,唱得一口好歌,遠近都很聞名,浪哨(戀愛)時她和一位年輕勇敢的獵手勒木相愛,雙方父母正在為兒女操辦婚事之際,不料被寨主得知,頓生歹心,非要強占妹綠。勒木和妹綠被逼無奈,攜帶砍刀、火種和弓箭逃進深山老林。他們每天射獵、采野果、挖野菜,還開荒、種莊稼。生活安定,過得自由而愉快。一天晚上,忽然來了一隻大狐狸,眼睛亮得像兩盞燈,勒木正準備用箭射獵時,狐狸卻逃走了。小夫妻倆順著狐狸奔跑的方向追尋,沒找到狐狸,卻發現在幽靜的懸崖旁,有一個明鏡般的水池,水面映出皎潔的明月。懸崖上有四股清流,並排傾瀉而下,直抵池底,發出清脆悅耳的叮咚聲,令人如痴如醉。妹綠和勒木讚嘆不已,留連忘返。他們想:要是按照池中的月亮和清流的樣式做個琴,不就會把美妙的樂聲再現嘛!勒木不但是好獵手,還是一位能工巧匠,他很快就照月亮的樣式做成了一把琴,妹綠剪下幾綹長發作為琴弦,一經彈奏,果然叮咚作響、優美動聽。他們又按照池水漣漪的波浪,在琴上繪出了水紋作為裝飾,使這支琴既好聽又美觀,並給琴起名叫“月琴”。此後,每天晚上,勒木彈奏月琴,伴著妹綠唱歌,歌唱他們的愛情和自由。久而久之,布依族青年聽到琴聲,都來仿效學習,月琴便傳遍了布依族的村村寨寨。直到今天,布依族的後生都喜歡懷抱月琴,彈奏浪哨樂曲,到姑娘們的寨子裡去約會。

起源

蛙琴起源於阮。早在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年—前87年),我國已經創造發明了阮,但當時這種以“彈”和“挑”為主要演奏手法的樂器,都籠統地稱為琵琶。據東漢傅玄《琵琶賦》序所載,阮是當時樂工參照琴、箏、築、臥箜篌等樂器創製而成。是:“中虛外實,天地象也;盤圓柄直,陰陽敘也;柱十有二,配律呂也;四弦。”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可知,當時的阮長三尺五寸。漢時稱秦琵琶,它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域傳播,在甘肅麥積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畫上,均能見到它的造型。東晉(公元317年—420年)“竹林七賢”中的阮鹹善彈這種樂器。在三國(吳)青釉瓷倉陶塑上有其圖像,在南京西善橋南朝墓磚刻畫和江蘇丹陽南齊墓磚刻畫中,都能見到阮鹹演奏的圖像。唐武則天時(684年—701年)稱其為阮鹹。《舊唐書·音樂志》:“阮鹹,亦秦琵琶也,而項長過於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時,蜀人蒯朗於古墓中得之,晉《竹林七賢圖》所彈與此類,因謂之阮鹹。鹹,晉世實以善琵琶知音律稱。”月琴是由阮演變而來的。北宋陳暘《樂書》(卷一四一)載:“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鹹造也。”當時月琴的形制與阮相近,後來逐漸變化。到了清代,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琴桿縮短為琴頸,演變為現代的式樣。大約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之際,月琴已開始在我國西南彝族地區流行。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文昌宮橋墩壁畫上的彝族踏歌圖中,就繪有彈奏月琴的舞蹈者形象。該畫繪於17世紀,它反映了古代彝族人民豐富多彩的音樂生活。遠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雲南就已有彝族先民的足跡,巍山是漢代彝族先民聚居地區之一,當時稱為邪龍,也是唐代彝族先民烏蠻建立的南詔國都。20世紀30年代,上海民族音樂社團大同樂會,曾製作我國古今各民族樂器143件,其中就有一件月琴,共鳴箱呈扁八角琴,琴頭飾以如意造型,形制頗為古雅、別致。

外形

月琴由共鳴箱、琴頭、琴頸、弦軸、縛弦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圖),全國各地流行的月琴形制基本相同,全長58厘米~70厘米。共鳴箱多呈扁圓形,也有扁六角形、扁八角形或其它形狀等,面徑34厘米~40厘米、厚4厘米~5厘米,它由面、背、框板膠合而成。框板用六或八塊規格一致的紫檀木、紅木或其它硬質木板膠接成琴框,上、下開有裝入琴頸方木的孔眼。面板是月琴發音的共鳴板,使用紋理順直、均勻、無疤節和木色一致的桐木薄板,背板則用稍硬的木料製作,在面、背板內側各粘有一條橫木為音梁,兩音梁間支有一個音柱,梁、柱均使用桐木製作。琴頭和琴頸是用一整塊木料製成,要使用與琴框相同的木料製作,琴頭頂端的裝飾,是單獨用木料雕塑成龍、鳳、如意或其它圖形後再膠粘上去的,琴頭下部開有弦槽,槽側開有安裝弦軸的軸孔,琴頸正面平坦為按弦指板,其上設有音品,背面為半圓形,下端有方形木桿裝在琴箱中。弦軸黃楊木製,外表刻有斜條瓣紋,軸頂還嵌有象牙或骨飾。縛弦用紅木或老竹製作,上有系弦小孔,粘於面板下部的中央。琴弦用絲弦、尼龍弦、鋼絲弦或尼龍纏鋼絲弦,以絲弦居多,而尼龍纏鋼絲弦的效果最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