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用型鵪鶉

蛋用型鵪鶉

中國白羽鵪鶉系採用朝鮮鵪鶉的突變個體──隱性白色鵪鶉,由北京市種鶉場、南京農業大學、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經過7年的反交、篩選、提純、純繁等工作培育而成。其體型略大於朝鮮鵪鶉。

中國白羽鵪鶉

羽色在初時體羽呈淺黃色,背部深黃條斑。初級換羽後即變為純白色,其背線及兩翼有淺黃色條斑。經檢測,表明該白羽品種純係為隱性基因(aa型)。

中國白羽鵪鶉,成年公鶉體重145克,母鶉體重170克,開產日齡45天,年平均產蛋率80%-85%。年產蛋量265-300枚,蛋重11. 5-13.5克。但產蛋性能明顯超過同期朝鮮鵪鶉。

日本鵪鶉

日本鵪鶉系利用中國野生鵪鶉為育種素材,經65年反覆改良培育而成,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鮮、中國及印度一帶。

日本鵪鶉體型較小,羽毛多呈栗褐色,夾雜黃黑色相間的條紋。成年公鶉體重110克,母鶉130克。35-40日齡開產,年產蛋量250-300枚,蛋重10. 5克。蛋殼上有深褐色斑塊,有光澤;或呈青紫色細斑點或斑塊,殼表為粉狀而無光澤。

朝鮮鵪鶉

朝鮮鵪鶉系由朝鮮採用日本鵪鶉培育而成,分為龍城品系和黃城品系,體重較日本鵪鶉稍大,羽色基本相同,目前在我國養鶉業中所占比例極大,覆蓋面廣。朝鮮鵪鶉適應性好,生產性能高,但由於缺乏系統選育,整齊度稍差。

成年公鶉體重125-130克,母鶉約150克。45-50日齡開產,年產蛋量270-280枚,蛋量11.5-12克左右。

自別雌雄配套系鵪鶉

利用伴性遺傳的原理,由北京市種鶉場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培育了自別雌雄配套系。

鵪鶉白羽純系含有隱性基因,且具有伴性遺傳的特性。以白羽公鶉與粟羽朝鮮母鶉配種時,其子一代羽色性狀分離,可根據羽色判斷雌雄。羽色為淺黃色(初級羽換後為白色)均為雌性,而粟羽者均為雄性。這種自別雌雄配套系的產生,在生產、科研和教學上都有著很大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