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在古代漢族傳說中太陽早晨從東方的“暘谷”出發,晚上落入西方的“禺谷”。一天之內,從東端,中經天穹,進入西極,有幾十萬里路程。
《淮南子》卷三《天文訓》:“至於虞淵,是謂黃昏。 ”
《太平御覽》卷三:“《淮南子》曰:薄於虞泉,是謂黃昏。 ”
《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
《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
向秀《思舊賦》:“余逝將西邁,經其舊廬。於時日薄虞淵,寒冰悽然。”
作者 | 詩題 | 詩句 |
杜甫 | 王兵馬使二角鷹 | 將軍樹勛起安西,崑崙虞泉入馬蹄。 |
權德輿 | 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 | 杳靄虞泉夕,淒清楚挽喧。 |
權德輿 | 順宗至德大安孝皇帝輓歌三首之一 | 解澤皇風遍,虞泉白日沉。 |
錢起 | 中書遇雨 | 尺波應萬假,虞海載沿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