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歷史與命名
在1990年,新墨西哥州發現一個部分頭顱骨與骨骼,當時被歸類於後彎齒龍。在1992年,新墨西哥州發現另一個不完整的頭顱骨、身體骨骼,來自於一個未成年個體。在1998年,美國土地管理局的新墨西哥州土地內,發現一個完整頭顱骨與部分骨骼,一度被認為屬於艾伯塔龍亞科、或是屬於艾伯塔龍的未研究標本。
在2000年,古生物學家湯瑪斯·卡爾(Thomas Carr)、湯瑪斯·威廉森(Thomas Williamson)等人研究這些新墨西哥州標本,認為它們不屬於後彎齒龍,而可能是懼龍的新種。在2010年,卡爾、威廉森等人再度研究這些化石,發現它們不屬於後彎齒龍、艾伯塔龍,應該是暴龍超科的新屬,因此建立為新屬,模式種是希氏虐龍(Bistahieversor sealeyi)。虐龍的屬名意為“Bistahí的破壞者”,Bistahí來自於納瓦霍語,意指化石的發現地點,eversor在拉丁文意為破壞者;種名則是以新墨西哥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Paul Sealey為名。一度被歸類於艾伯塔龍的化石,成為正模標本(編號NMMNH P-27469)。其他化石則被標名為副模標本。
敘述
虐龍的化石發現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科特蘭組(Kirtland Formation)地層,目前已發現兩個化石,分別屬於成年個體、未成年個體。成年個體的體型估計約9米長,體重小於1公噸。虐龍的口鼻部上下側高,顯示這並非暴龍等進階型暴龍類才有的特徵。虐龍具有64顆牙齒。頭顱骨的眼睛上方有額外洞孔,被推測是容納氣囊處、減輕頭部重量。下頜邊有棱脊。根據虐龍的頭部關節,它們的頭部作出動作時,可避免關節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