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詩卷鑑藏

中國寺廟都築在名山之中,是“山中寺”。 不過,虎丘雖小,勝跡極多。 現在,陸伯龍先生作古多年,畫傳給了承亮兄。

在陸承亮先生的雲起樓閒聊,說起蘇州博物館剛剛閉幕的“衡山仰止——吳門畫派之文徵明特展”,這時,承亮兄告訴我:“家裡正好有一件祖傳的文徵明書法真跡《虎丘》詩,一直捨不得拿出來,今天既然說到,不妨讓你欣賞欣賞。”
這是一件書法長卷,大字行書,紙本,510×43厘米,共74字,每字如拳大。詩云:“短簿祠前樹郁蟠,生公台下石孱顏。千年精氣池中劍,一壑風煙寺里山。井冽羽泉茶可試,草荒支澗鶴空還。不知清遠詩何處,翠壁苔花細兩斑。嘉靖丁未八月十又二日,書於大雅堂。”可見書於1547年文徵明77歲時(見圖)。此卷由多紙接成,包首有題箋:“文徵明大書虎丘詩卷。丙辰四月觀復道人吳永題。”並鈐吳永收藏章。丙辰,應為公元1916年。
虎丘,早在2500年前,就是吳王闔閭的遊憩處,據說死後即葬於劍池之下。同時殉葬的還有他一生蒐集的大量名劍。自從東晉王珣、王珉兄弟舍宅建寺後,虎丘更成了蘇州主要勝跡之一。王珣曾任桓溫府主簿,因身材矮小,時人戲呼“短主簿”。中國寺廟都築在名山之中,是“山中寺”。唯獨虎丘,面積僅300畝,反而被容納在寺廟裡,又被形象地喻為“寺里山”。
不過,虎丘雖小,勝跡極多。劍池之外,尚有憨憨泉和千人石。憨憨泉,梁武帝時高僧憨憨所鑿,水質清冽,僧人汲來煮茗待客。寺僧虛堂有詩:“陸羽(有茶聖之譽)若教知此味,定應天下水無功。”千人石在劍池附近,平坦如坻,因東晉高僧道生在此講經而得名,“生公說法,頑石點頭”。所以千人石又叫生公台。
隨著時代變遷,有些名勝消失了,如養鶴澗。原來,古時有位清遠道人在此養鶴,明僧南印在此建造過“放鶴亭”。現在則亭傾澗涸了。
當然,虎丘勝跡尚有許多。這裡僅就文徵明詩中提到的幾處,作些闡釋而已。
承亮兄介紹說,這件祖傳的墨寶是祖父陸伯龍得到的。陸伯龍師從海派巨擘王一亭,詩書畫俱精,又富收藏。至於真跡流入陸家的情況。從包首吳永題箋,我們或許可找出其中的脈絡。
吳永(1865-1936),齋名觀復齋,浙江吳興(今湖州市)人,曾國藩孫女婿。官懷來知縣,民國後任山東提法使、國務院秘書。工書畫,又是著名收藏家。我們知道,王一亭和陸伯龍都是湖州人,他們與吳永都名滿鄉梓,又同為書畫中人。文徵明真跡通過這層關係,從吳永轉到陸伯龍手中,應是可能的。
陸伯龍得到這件墨寶,自然喜不自勝。到上世紀80年代,已是上海文史館員的他,曾給同為館員和收藏家的錢君陶鑑賞,錢先生讚不絕口,還借回家去看了多日。等到送還時,畫上已多了一方錢先生的“心賞”章。這方章是錢老專門在欣賞名作後鈐蓋的。
現在,陸伯龍先生作古多年,畫傳給了承亮兄。他深有體會地說:“我們搞收藏就是要通過學習、分析、研究,找出其文化內涵。這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