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
鹿山
姑蘇西郊名山連綿,蘭風古寺所在之鹿山,世稱風水寶地。蘇州地方志記載:鹿山乃春秋戰國吳王養鹿之地。元朝詩人顧阿瑛有詩《詠鹿山》:"山上花開一色紅,花下千頭鹿養茸,銜花日獻黃面老,挾群時入青蓮宮。"吳王為西施養鹿千頭,采其茸成藥,調養西施身體,吳王與寵妃樂享其中,鹿山之下,一派祥和之景,始出太平盛世之兆,千頭鹿茸滋潤出的風水寶地。
如意寶光燈
時太祖朱元璋新登太級,欲超度戰事亡靈,以安天下。故詔請宇內十大高僧於金陵之鐘山,作“無遮法會”。
浙江瑞安茶山智順逆川禪師德高望重。有金壁峰禪師、宗泐和尚、清渭遠禪師、愚庵智及和尚一致推舉,乃奉詔主持法會,獲得大圓滿。
太祖悅,敕命禪師制“如意寶光燈”一具,擇善地供奉,以祈願天下百姓如意吉祥,四海和平光明。
師乃返浙,途經鹿山,見此地北有陽山環抱,南有靈岩相連,實乃一處“純善”之地。遂將“如意寶光燈”安置於山中“景福庵”(即今日蘭風古寺)內,立碑而去。碑曰:
佛光慧照,
心地明朗。
了悟真性,
得大自在。
後民國戰亂紛起,蘭風寺毀於戰火。如意寶光燈亦不知所蹤。佛歷2544年,滬上法航禪師發願重修蘭風寺。經15年,乃百廢俱興,唯如意寶光燈仍下落不明。
乃至今年盂蘭盆會前月某日,寺內有百歲高僧名曰:法源法師者,忽得一夢。夢一神人於虛空中高聲道:“如意寶光燈在天龍山中已滿百年,當得還至本處。”言訖不見。乃告法航禪師夢中所聞。法航即差人四處尋訪,終於在江西天龍山找回寶燈。
昔燃燈古佛因前世做阿梨蜜羅比丘時燃燈供佛之功德,而得到寶髻如來受記,當於來時成佛,號定光如來。
世尊釋迦牟尼佛也因供燈因緣,得到燃燈佛受記,汝於來世當得做佛,號釋迦牟尼。今如意寶光燈於蘭風寺重放光明,實乃眾生殊勝因緣。善哉善哉。
歷史文化
蘭風古寺始建於元朝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原名景福庵,山頂建有景福鐘樓。清乾隆年間高僧蘭風祖師住持寺院,靜修於此,面壁十年,得佛點化,成神鳳,神鳳馱來鹿山,自此,蘭風古寺福祿(鹿)祥和,護佑一方眾生。蘭風禪師仙逝後納靈骨於後院,樹高塔,便成蘭風塔園,後毀於民國戰亂。
3、建築格局
蘭風古寺布局依山傍水,山與寺巧妙的融為一體。建築以蘇州園林的曲廊、回檐和石階為一體,殿宇莊嚴,廊廊相連,形成獨有的山上有鐘樓,山下有佛樓之勝景。
寺內有天然石佛、石龜,於鐘樓俯瞰,呈現出栩栩如生的"石龜拜觀音"之勝景。巍峨的石觀音,合掌跌坐,法相莊嚴,善男信女們謂之"鹿山大佛",因其全無人工雕琢而天然形成,實堪稱佛門奇景。
寺內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天王殿,五百羅漢殿,萬佛樓,念佛堂,藏經閣,放生池,緣忠園等。寺內古典建築與江南園林完美組合,殿內佛像清淨莊嚴,殿外環境幽雅別致,堪稱禮佛敬香的最佳場所。
4、寺院特色
景福鐘樓
寺院的鐘鼓樓大都建在大雄寶殿後的東西兩廂,唯獨此處,鐘樓高出寺院主建築大雄寶殿建在山頂之上。景福鐘樓為三層歇山結構,飛檐雕棟,從山下看則更是氣勢萬千。鐘樓內二層鑄有6081斤重的唐式古銅鐘一口,為盛名遠播的清乾隆年間景福鍾之重建。銅鐘四周遍刻楞嚴神咒,字跡沉穩凝重。每逢佛教及傳統節日,景福鐘樓的祈福鐘聲迴蕩在鹿山山谷,令人心旌神搖。
鳳鳴泉
山嶺之地,水源奇缺,蘭風禪師遂抗訴求泉,以救草木生靈。遂得佛點悟,於鹿山山腳鑿地十丈,得一泉眼,泉水清澈且極有靈驗,傳說:旦聞鳳之鳴聲,泉水迅即上漲,以保障百姓飲用,故名“鳳鳴泉”。
緣忠園
蘭風古寺有個獨特而悠閒的仙景——緣忠園,漫步園中,晨霧渺渺,微風習習。園內遍栽香樟、銀杏、石榴、桂花、臘梅、紅楓,伴以長廊環繞的茶道室、書畫室、涼亭、客房。園中有12間古建別墅客房,屋樑上木刻製作精美,雕有蝙蝠、孔雀、花卉等祥瑞。
東南建禪修樓,屋中間的小天井甚是別致,四周圍以木質長窗,若逢江南春雨時節,靜聽雨聲淅瀝。登樓倚窗而望,荷花池畔入駐的是國家級文化機構華夏書院,屋內或圍爐煮茶,或詩畫雅集;或琴音裊裊,或書聲朗朗。
交通
地址:蘇州高新區馬澗路1511號
公車:蘭風古寺公交首末站,355路,353路,332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