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YakB 12.7mm四管機槍

"當槍管組件轉動的動能轉化為儲能簧的勢能後

蘇聯YakB 12.7mm四管機槍為內能源轉管武器,與採用外能源的轉管武器(如美國米尼崗M134 7.62mm六管機槍)不同——在槍彈未擊發前,其將首發槍彈送至擊發位置並擊發的動作不是靠電機帶動來完成,而是靠火藥彈產生的高壓火藥燃氣通過首發起動裝置來實現的。其首發起動裝置中安裝有3發火藥彈,第1發火藥彈是專供首發起動的,第2、3發火藥彈是專供排除停射故障用的,即由於某種原因在射擊過程中產生瞎火彈或停射之前未儲能的情況下,可使用第2發或第3發火藥彈,重新起動機槍進行發射。
按下發射按鈕後,第1發火藥彈點燃,火藥燃氣通過緩燃腔流經活塞中心通孔通向增容腔,從而推動活塞筒齒條作直線運動,帶動齒輪轉動。齒輪又帶動端面齒盤隨之轉動,並帶動行星齒組體轉動。行星齒組體通過機心匣齒輪帶動機心匣轉動。由於機心匣齒輪同進彈機齒輪嚙合,進彈機齒輪又帶動撥彈輪開始撥彈,直至首發槍彈被送至擊發位置。首發槍彈被擊發後,起動的全過程結束。
槍機組件的發射循環動作
槍機組件主要由機體、機頭、擊針3部分組成。機體兩側安裝兩組側滾輪,兩組側滾輪的凸緣嵌入機心匣側面導槽內。槍機組件的驅動滾輪在機匣內壁的螺旋槽內運動。閉鎖方式為機頭旋轉閉鎖。
槍機組件的開閉鎖動作:在機匣上安裝有閉鎖凸輪,機心匣上安裝有開鎖凸輪,閉鎖凸輪也稱為擊發凸輪。機頭上相應有閉鎖凸部和開鎖凸部。當機頭的閉鎖凸部轉至閉鎖凸輪abc段時,機頭的閉鎖凸部受阻,但槍機組件仍繞機槍中心軸線旋轉,迫使機頭圍繞槍機組件中心軸線繼續轉動而完成閉鎖動作。閉鎖時機頭閉鎖凸部繼續在閉鎖凸輪cd段上滑動,cd段稱為強制閉鎖段,其作用是防止機頭閉鎖後反跳,引起炸膛危險。當彈頭飛出槍口後,機頭的開鎖凸部轉至開鎖凸輪處受阻,開鎖凸輪迫使機頭圍繞槍機組件中心軸線反向轉動而完成開鎖動作。
槍機組件閉鎖後的擊發動作:在擊發凸輪側面有一ef斜面,當槍機組件完成閉鎖動作後,擊針尾部的凸部在擊發凸輪ef斜面的強制作用下向前運動,從而使擊針打擊槍彈底火。機頭在反轉的開鎖過程中,其上的gh斜面又強制將擊針拉回原位。
點射間的能量儲存和釋放
點射間的再次發射,若每次都用火藥彈起動,則需設定的火藥彈數量較多,因此,蘇聯YakB 12.7mm四管機槍上採用了一個儲能機構,利用一個儲能扭簧,將發射過程中的火藥燃氣能量轉化為彈簧勢能儲存起來。再次發射時,可使機槍迅速轉入連射狀態。儲能簧的前端插入儲能桿前端的圓盤內,並有反向力作用在圓盤上。儲能簧的另一端插入槍管組件的圓盤內,也存在一作用力使槍管組件按A 向轉動。儲能桿尾端固定一棘輪並被棘爪鎖住,儲能桿無法反向轉動。由於行星輪機構中的內齒環被儲能扣機扣住,因此,行星輪機構中由4個小行星齒輪及齒盤組成的行星輪組被卡滯在某一位置,槍管處於靜止狀態。
連續發射時,儲能扣機被電磁鐵上抬,內齒環被釋放,於是槍管組件與儲能桿、行星齒框同步同向轉動,儲能簧不扭轉。鬆開射擊按鈕,儲能扣機扣住內齒環使內齒環不轉動,4個小行星齒輪就在內齒環上滾動,同時帶動中心齒輪與槍管組件一起轉動。由於中心齒輪的轉速(即儲能桿的轉速)大於行星齒框的轉速(即槍管組件的轉速),並且儲能簧後端仍與槍管組件同步轉動,也就是說儲能簧前端的轉速比槍管組件的轉速大,儲能簧即被擰緊而儲存能量。當槍管組件轉動的動能轉化為儲能簧的勢能後,機匣停止轉動,射擊停止。此時,儲能簧前端的迴轉趨勢受棘爪的制動,而後端則由儲能扣機扣住內齒環而制動。再次發射時,儲能扣機放開內齒環,儲能簧的勢能轉化為槍管組件的動能,由此帶動槍機組件完成發射循環動作。
導氣式自動方式
蘇聯YakB 12.7mm四管機槍的4根槍管上均開有小孔,1號槍管或3號槍管發射後,火藥燃氣進入活塞筒前腔,迫使活塞筒向前運動;2號槍管或4號槍管發射後,火藥燃氣進入活塞筒後腔,迫使活塞筒向後運動。4根槍管依次導出火藥燃氣進入活塞筒前、後腔,使活塞筒連續往復運動。
由於活塞筒上的外滾輪嵌入機匣內壁的螺旋槽中,所以活塞筒在往復運動的同時,又產生旋轉運動,而活塞筒內滾輪帶動槍管組件旋轉。由於槍管組件同機心匣聯為一體,機心匣也隨之轉動,迫使機槍機組件完成發射循環動作。輕兵器2005年第16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