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牧羊[奚文演唱歌曲]

蘇武牧羊[奚文演唱歌曲]

《蘇武牧羊》是由雪兒楓作詞,孟慶華編曲,奚文演唱的一首古風歌曲。

歌曲信息

歌曲:蘇武牧羊

歌手:奚文

作詞:雪兒楓

編曲:孟慶華

演唱:阿松

歌曲標籤:中國、民樂、平靜、舒服

歌手介紹

奚文,國家一級演員,江蘇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中國揚琴協會理事,江蘇省民族樂團獨奏演員,南京藝術學院演藝學院兼職副教授。江蘇省音協音樂考級高級考官。7歲學習揚琴,1977年參加南京市小紅花藝術團,1980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1986年免試保送中國音樂學院,師從項祖華教授。並師從王以東教授學習打擊樂。1990年獲“雙專業學士學位”。畢業分配至北京市歌舞團任獨奏演員。於1986年、1990年兩次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1985年、1991年兩次獲北京市文學藝術先進個人表彰。1983年參加全國民族器樂比賽,獲少年專業組二等獎。1985年隨文化部組團參加什貝尼克世界青年藝術節,獲優秀表演獎(表演類獎)。1995年調入江蘇省民族樂團。1995年獲“富士通”杯全國民族器樂比賽優秀單曲獎。1999年獲江蘇省第四屆音樂舞蹈節演奏銀獎。2001年獲第四屆江蘇省“敦煌杯”民族器樂比賽演奏銀獎。首演的作品《從軍行》2002年被中央電視台《國樂飄香》欄目收錄,同年赴美國三大州十多所大中院校進行講學、演出,被當地媒體稱為類似舞蹈家優雅而又充滿激情的演奏家。2003年獲第五屆江蘇省音樂舞蹈節揚琴、打擊樂兩項演奏金獎。2003年4月出版個人專集,同年8月多首單曲被收錄在《民樂三百首》等系列音像作品中,2004年7月在《劇影月報》發表題為《揚琴演奏的記譜法》的論文。2004年8月成功舉辦揚琴、打擊樂師生音樂會。曾多次出訪德國、日本、美國、法國、捷克、哈薩克斯坦等二十多個國家及港、台地區演出、講學,深受讚譽。

歌詞信息

漢武帝時,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

因不屈於匈奴貴族的威脅利誘而受盡折磨,

匈奴使其牧羊十九年,歷盡艱辛,終不辱節。

蘇武牧羊的故事題材多見於後世戲曲、詩歌和音樂中。

民國初年開始流傳的學堂樂歌《蘇武牧羊》,

旋律流暢古樸,借用古代題材,

寄託了深沉悲壯的愛國主義精神。

這一支古意昂然的曲子中,

聽得到人世間最隱忍的滄桑和最執著的守候。

不追求滿宮滿調的傳統戲曲審美,

而是用更加人性化的音樂語法詮釋“旄落猶未還”的千古堅貞。

超低音的大提琴和貝司營造深沉寬廣的語境,

一管洞簫幽幽吹出歷史的荒涼和深邃,

笛與琵琶的模仿式的復調,

用對話與交織表達出傳統與現代的呼應,

這樣一種忠於祖國的偉大情操,

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人的精神脊樑。

蘇武留胡節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

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

夜坐塞上時聽笳聲入耳慟心酸。

蘇武牧羊

編曲:孟慶華

演唱:孟廣祿&劉桂娟

天寒地凍的貝加爾湖邊,

白須白髮的蘇武那一身漢裝

被歲月的北風吹成襤褸,

緊握的旌節幾乎禿成了木棒。

永遠等不到公羊產仔的大漢使節,

因為懷揣著對祖國對故土的渴望

和大節不辱的堅定信念,

驚人地孤獨苦捱了十九載,

鑄成了中華民族傳頌世代的操守界碑。

名淨滄桑的低吟與青衣婉轉的吐訴,

刻意在深沉寬廣的低音樂境。

【伶歌·蘇武牧羊】

蘇武留胡節不辱,

轉眼北風起,雁群漢關飛。

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

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

任海枯石爛,大節總不虧。

終教匈奴驚心破膽共服漢德威。

終教匈奴驚心破膽拱服漢德威。

【伶歌·蘇武牧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