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河南 · 焦作 ·博愛縣
文化遺產名稱:蘇家作龍鳳燈
遺產編號:Ⅳ-2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焦作市博愛縣
遺產級別: 省
歷史起源
蘇家作龍鳳燈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6年),由蘇家作藝人黑旦所創。
舊時蘇家作人務農耕作之餘,業餘文化生活相對比較豐富,每年春節和蘇家作村火神廟會期間(農曆二月十九日),蘇家作人為慶賀一年的勞動成果,期盼來年獲得更好的收成,都要把如龍、鳳、麒麟、老虎、孔雀、荷、魚等象徵富貴吉祥的動植物形象製成花燈,除在各家門口懸掛外,還根據一些民間傳說故事,把這些花燈組織起來,各扮角色,進行耍類跳舞活動,龍燈舞和鳳燈舞就是其中的代表。
清道光二年(1826年)是博愛縣的大耍燈年,為了在這次大耍燈中取得好成績,蘇家作人藝人毋黑旦(大名不祥)根據民間傳說故事,將龍燈和鳳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在龍鳳共舞的基礎上,增加了數十種伴舞燈,根據民間傳說故事,編排了許多燈舞節目。在當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蘇家作火神廟會期間,演出了龍鳳呈祥、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遊戲鳳、張羽煮海、文王拉縴、劉海戲蟾等精彩的燈舞,將龍鳳燈舞演繹到了極致,自此蘇家作龍鳳燈全面形成。
藝術傳承
龍鳳燈舞是集體口頭傳承,主要傳承人多為舞龍頭、龍尾、鳳頭以及舞蜘蛛燈、太陽燈的藝人。“舊時演出,常由大姓推選會首,總執舞燈之事,每戶以人丁和收入多少,交納所需開支。建國後由村委會負責組織製作、排練和演出”。
龍鳳燈舞場面龐大、氣氛恢宏,節奏明快,粗曠豪放,加之數十種伴舞燈和民眾耳熟能詳的民間傳統故事作為主要舞蹈內容,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道具製作
“正月里正月正,家家戶戶掛紅燈。”燈彩是民間彩扎工藝由民間藝人以竹篾、葦條綑紮成骨架,再以絲絹、彩紙裱糊、裝飾而成。
博愛縣蘇家作鄉蘇家作村是龍鳳燈舞的發祥地,該村的龍鳳燈舞距今已有 180 年歷史。龍和鳳是中華民族勇敢和智慧的象徵,是炎黃子孫長期追求友善、和平的吉祥物。華夏兒女被稱為龍的傳人。龍鳳燈製作精巧,做工精細,用竹篾製作骨架,彩繪、紗布裝飾龍身,白紗布彩繪出鳳衣圖案,每條龍長 21.3 米,由 9節 組成,每節都有 1 根長 1.55 米的木棍支撐,這些木棍也是舞龍演員用的手柄。龍的各節是用竹篾編的竹籠做骨架,各節之間用 3 根細繩連線起來,龍鬚用青麻染制,龍角及 4 只龍爪用銀箔鑲嵌,龍眼裝上燈泡,龍背綴上紅、綠兩色彩綢,龍腹上系 45 只銅鈴,此外還配了 10 種形態各異的伴舞燈。龍鳳燈舞以龍游場、龍戲鳳、龍脫皮、百鳥朝鳳等表演最為精彩。打擊樂開道,蜘蛛燈繞場一周,邊舞邊放焰火,這時雙龍抖動身體,身上的鱗片閃閃發光,青龍噴水,火龍噴火,身上的銅鈴“叮噹”作響。
發展歷程
過去每年春節和蘇家作村火神廟會期間(農曆二月十九),蘇家作人為慶賀一年的勞動成果、企盼來年有個好收成,把象徵富貴、吉祥的龍、鳳、麒麟、老虎、荷花等動植物形象製成花燈,除懸掛在門口外,還把民眾組織起來,根據一些民間傳說進行跳舞表演,其中龍燈舞和鳳燈舞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博愛縣一帶過去以放焰火、玩花燈著名,尤以玩花燈為甚。為了競爭,蘇家作村一藝人別出心裁,根據民間龍鳳呈祥、丹鳳朝陽等傳說故事,將鳳燈融進了龍舞。在一次“大耍燈”活動中,一龍一鳳巧戰群龍而一舉成名,自此形成了蘇家作村的龍鳳燈舞。表演演員全部由村里年輕力壯的男性青年表演、年長者指揮,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之一。
1984年以來,蘇家作龍鳳燈每年都參加市、縣、鄉春節文藝會演,並多次參加河南省民間藝術節、代表河南省參加四省十三市民間藝術節、焦作國際太極年會等大型活動,均受到各界好評。
2003年蘇家作村被河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南省民間藝術之鄉”。
2006 年 8 月至 2007 年,蘇家作村的龍鳳燈舞還申報加入了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如今,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十六,200 多人齊上陣,吸引了十里八村的鄉親前來觀看,使人感受到了這個傳統民間舞蹈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