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苫村

蘆山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六合鄉,位於六合鄉東南部。資料顯示,該村土地面積1700畝,其中耕地面積600畝,共47戶,144人,黨員14人。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名由來

1880年,利津縣明集村明氏遷此種地,後陳家莊李方卓遷此。因明氏遷人早,故稱明家屋子。後因黃河改道,蘆葦多而結成蘆苫疙瘩,稱蘆苫疙瘩,後稱蘆苫頭,簡稱蘆苫。

經濟概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1980年底至1982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2年全村土地承包到戶,結束了“生產靠隊長指揮、社員憑工分吃飯”的歷史,實現了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確立了農民自主經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的不斷改觀。1981年該村通電,1986 年通公路,1999年通水。

1984年河口區正式成立,該村劃歸河口區。1988年該村推行“雙田制”改革,初步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與土地少的矛盾,發展農業與發展二、三產業的矛盾。2000年開始實行延長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變的政策。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走上了致富道路,人均純收入由1984年的400元增加到2006年的4600元。

村民生活

解放後,村民生活有很大改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全村有 90%戶住上磚瓦房,90%戶有電視機,40%戶有電冰櫃,30%戶用上洗衣機,有 40%戶安裝了固定電話,50%的戶有手機,60%戶有機車40%的戶有三輪車,少量家庭購入電腦。

養老保險

1986年開始實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到2006年,全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110人,占村人口的100%,參加其他保險20人,占村人口20%。自2002年起,村民就醫實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村民參加合作醫療保險達到100%。70歲以上老人12人,每人年補助金額360元。

法制建設

村民代表大會

發布時間:2007年10月25日

1984年7月村委會成立,建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自成立以來每年召開1—2次會議由村委會總結報告當年度村級經濟收入情況、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商議下年度工作計畫。

財務公開制度

發布時間:2007年10月17日

一、為了加強對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結合村實際,由村黨支部、村委會員分管財務的負責人全面負責,會計主管全村經濟收支情況,並對收支情況及時公開。

二、對油田或國家占在青苗補償費要登記,查冊,及時與民眾兌現。

三、設立會計、出納員編制收支計畫,加強經濟核算,承包費的結算兌現。

四、村分管財務負責人每季度要組織會計、出納員召開財務會議,對全體財務工作進行檢查、總結、提出整改意見。

五、成立由黨員、幹部、村民代表組成的民主理財小組,加強財務監督,實行財務公開制。

村務公開制度

發布時間:2007年10月17日

一、公開內容

(一) 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策事項的實施隋況;

(二) 村財務收支情況;

(三) 村土地、集體企業和財產的承包、經營和租賃情況;

(四) 徵用土地各項補償使用情況;

(五) 宅基地使用審批情況;

(六) 村民承擔費用和勞務晴況;

(七) 水,電等費用的收繳情況;

(八) 優撫、救災救濟款物的發放情況;

(九) 國家計畫生育政策的執行情況;

(十) 村幹部年度工作目標執行的情況;

(十一) 村公共設施建設項目的投資承包情況;

(十二) 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關心的其他事項。

二、公開的程式

l 、村兩委研究公開的具體內容;

2 、分管負責人和有關具體經辦人匯總整理公開材抖;

3 、監督小組審核公開內容;

4 、張榜公布;

5 、證求意見。

三、公開方式

1 、村設立村務公開欄,及時真實公布需公開的內容:村財務收支情況至少每六個月在公開欄上公布一次;工程項目招投標和重大財務收支情況應及時公布。

2 、每年召開一次村民大會,審議村級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等重大事項,審議村財務預算情況。

3 、每半年召開一次村民代表會議,審議村級重要決策事項。

4 、每三個月在村務公開欄公布一次近期村務,專項工作及時公布;

5 、村務公開後,村民主監督小組組長應在《村務公開登記表》上籤名。公開內容等有關資料要存檔備查。

四、結果反饋要求

l 、對民眾提出的疑問及時作出解釋;

2 、對民眾提出的要求及時研究予以答覆;

3 、對大多數民眾不贊成的,及時予以糾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