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別名:靛、靛花、靛沫、藍靛
成分:靛藍(indigo,indigotin),另含靛玉紅(indirubin)。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常成對分枝,細嫩部分及花序均被褐色柔毛。葉對生,先端漸尖,邊緣有粗齒,乾時黑色。穗狀花序直立;苞片對生;花萼5裂;花冠筒狀,紫色;雄蕊4,二強;子房2室,每室2胚珠。蒴果棒狀。種子卵形。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生於林邊較潮濕處;有栽培。主產福建、雲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 採制 夏、秋季採收莖葉,置木桶或缸內,水浸2~3晝夜,至葉自枝條脫落時撈出枝條,加入適量石灰充分攪拌,至浸液由烏綠色轉變為深紫紅色時,撈出液面產生的藍色泡沫,曬乾。 性狀 為極細粉末,灰藍色或深藍色,質輕易飛揚,粘手粘紙,投水中浮於水面,也有呈多孔性小塊。有特殊草腥氣,味道微酸。
化學成分 主含靛藍(indigo,indigotin),另含靛玉紅(indirubin)。
來源 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藍、爵床科植物馬藍或蓼科植物蓼藍等葉所製成的染料。亦即製造青黛時之沉澱物。植物形態詳"板藍根"、"木藍"、"藍實"各條。
製作
將從山野採摘的藍草葉子,置於染桶中,放水浸泡曝曬,待藍草腐爛發酵,浸泡液由黃綠色變為藍黑色時,濾掉雜質,兌入一定量的石灰水或工業鹼,出現深藍色的泥狀沉澱物,造靛便告完工。用板藍根染出的布,青裡帶翠,凝重素雅而含蓄,不僅不怎么褪色,對皮膚起消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