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達居

藍達居

藍達居,廣西桂林市人,1966年出生,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副教授,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有歷史人類學、經濟人類學、文化人類學、東南民族史等。參加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的研究,並主持過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福建畲族經濟人類學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已著《喧鬧的海市》一書,合著《簡明文化人類學詞典》、《行為科學百科全書》、《崇武大岞村調查》、《中國鄉村都市化》、《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等著作 ,並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藍達居,男,1966年12月20日出生 ,漢族,廣西桂林市人。

1984/9---1988/7就讀於廈門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專業本科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8/9---1991/6就讀於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文化人類學專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94/9---1998/11在職攻讀歷史學博士學位,專攻中國海洋社會經濟史;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並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藍達居等合著作品 藍達居等合著作品

1991/7起開始任教於廈門大學人類學系,任助教;1993/12/2晉升為廈門大學人類系講師;

2000/12 任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3年3月至2004年8月任中共南平市委辦科技副主任

2004年9月擔任中共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支部書記

2005年5月任廈門大學民族學與人類學系副主任。

1988年加入中國人類學學會,為該會會員;

1990年加入福建省民俗學會,為該會會員;

1996年加入中國民俗學會,為該會會員;

1996年被選為中國都市人類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1997年加入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為該會會員;

1999年,擔任中國人類學會理事和秘書處秘書。

2000年12月擔任福建省民俗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

2004年11月擔任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秘書長。

主要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文化人類學、歷史人類學和東南民族學研究以及東南社會民俗研究,兼及中國海洋社會經濟史的相關研究。在福建畲族、回族、閩南“惠安女”族群的歷史文化研究、閩南社會民俗研究以及福建沿海港口城市的研究方面、廈門外來流動人口的研究方面發表了相當數量的學術論文。

主要研究課題

1、1988-1991年參加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閩台民俗研究”(主持人陳國強教授)。

2、1991-1993年參加“華南都市化比較”課題研究(主持人顧定國教授)。

3、1993-1995年參加“當代西方文化人類學的現狀與發展”(國家社科基金,石奕龍教授主持)

4、1993-1995年參加“套用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國家教委社科基金,石奕龍教授主持)

5、1996-1998年主持“福建畲族經濟人類學研究”(省社科九五規劃基金青年課題)

6、1999-2000年主持“福建海洋人文的歷史人類學考察”(校級課題)

7、2001-2002年主持“福建區域海洋人文的人類學研究”(省社科研究十五規劃項目)

主要學術成果

· 著作

藍達居專著作品 藍達居專著作品

A.專著《喧鬧的海市》,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12月

本書在中國海洋社會經濟史的背景中對明清閩東南港市進行歷史人類學的探究,並結合人類學視野提出相關分析。作者從海陸人文互動及國家與社會互動的角度來考察諸歷史因素對閩東南港市的影響,提出並論證了明清閩東南港市既是海陸人文互動的產物,也是國家與社會互動的產物。明清閩東南海洋生計模式的發展與海洋人文的生成轉換,構成了閩東南港市演化的內在依據;而國家與社會以及它們與世界體系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塑造了閩東南港市的時枯時榮。明清時期閩東南與其他地區的海洋人文互動是以港市為基地展開的雙向海洋貿易與交流,港市海洋貿易與港市航運造船業構成了港市海洋經濟活動的基本內容;參與港市海洋經濟活動的海商、漁民、舟市等構成具有組織特性的海洋社會。在海陸人文互動整合過程中,閩東南港市社會形成了既崇商尚賈又懷戀鄉土、陸海兼具的雙重人文性格。

B.合著

1、《崇武大乍村調查》,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二章。

該書是“閩台民俗研究”課題成果。內容是對閩南一個漁村的人類學社區調查。本人參與本書第二章的寫作。

2、《崇儒鄉畲族》,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四、九章。

此書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從一個畲族聚居群、從一個鄉的範圍考察畲族的歷史和現狀、政治和經濟、文化和民俗等方面情況。本人所寫的兩章分別是關於畲族的家庭組織和宗教信仰情況的。

3、《中國鄉村都市化》,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九章,“村落都市化與外來人口”

本書是“華南都市化比較研究”的課題研究成果。本人所寫的是一篇關於廈門湖裡工業區蔡塘村外來人口的調查報告。

4、《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Rural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M.E. Sharpe.1997. Chapter 9 .

此在海外出版的英文著作,其內容與《中國鄉村都市化》大同小異。本人所寫的第九章實際上是該中文著作第九章的英文版。

C. 譯著

1、《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與王銘銘合譯)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98年。

2、《歷史之島》(與黃向春、張宏明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社會與文化從書”之一,2003年)。

· 論文

A.畲族文化研究

1、《崇儒畲族傳統社會結構分析》,《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1年研究生專號。

2、《霞浦縣畲漢婚俗調查與比較研究》,福建省民俗學會編《閩台婚俗》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

3、《論漳州地區畲漢文化調整》,《陳元光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4、《霞浦崇儒雷姓王師與法術》,《台灣源流》1996年夏季刊。

5、《論畲族歷史與文化的重建》(與蘭冰合作),《畲族民俗風情》,海峽文藝出版社1997年。

6、《閩東藍雷鍾姓族群的宗教信仰》,《台灣源流》1997年夏季刊。

7、《畲族族群認同的歷史考察》,《人類學論叢》第三輯,2004年2月

B. 回族文化研究

1、《淺議晉江陳埭回漢的文化融合》,《陳埭回族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2、《百崎回族社區文化的特殊性》,《百崎回族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3、《晉江陳埭回族文化風俗的基本特徵》,《福建僑鄉民俗》,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

C.漢族文化研究

1、《淺議漢族社會文化的人類學研究》,《建設中國人類學》,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

2、《石獅商工文化與人文心態》(與徐詩仁合作),《石獅商工文化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5年

3、《廈門市北郊前埔村民間習俗與信仰》,《台灣源流》1996年冬季刊。

4、《歷史傳承與族群互動——福建惠東女現象淺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5、《惠東長住娘家婚俗再考察》,《惠安民俗》,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年。

6、《閩南民間天公崇拜述議》,《閩台玉皇文化研究》1997年。

7、《論惠東人文的源流與轉換生成》,《台灣源流》1998年春季刊。

8、《閩東南區域文化傳統的生成與轉換》,《閩文化源流與近代福建文化變遷》,海峽文藝出版社1999年。

9、《祥雲托步:走近神仙文化》,《閩台文化》第4期。

10、《文化理解之路:惠東人文研究》,《紀念林惠祥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11、《台灣“根在大陸”的民間意識》,《譜牒研究與閩台源流》,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2月。

D.海洋人文研究

1、《〈社會、貿易與網路:公元三至十三世紀的閩南〉評述》,《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2期。

2、《中國海洋人文的發現與研究評介》(與呂淑梅合作),《廈門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3、《論閩東南與東南亞的海洋人文互動》,《海交史研究》,1998年第1期。

4、《論海洋人文的發展與媽祖信仰的傳播》,《兩岸學人論媽祖》1998年。

5、《論閩東南港市的人文心態》,《寧德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

6、《人類學家對廈門社會文化的研究》,《廈門日報》2000年8月12日。

7、《論閩東南港市海洋人文的研究》,〈海交史研究〉2000年第2期。

8、《論閩東南中心港市的發展》,《華僑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9、《廈門海洋人文模式初論》,《紀念林惠祥誕辰一百年論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10、《閩東南的海洋人文傳統》,《台灣源流》2001年春季刊。

11、《論閩越海洋人文的傳承變異》,《龍虎上崖葬與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閩南港市海洋人文發展的歷史人類學思考》,《閩南文化研究》,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9月。

E.理論探討

1、《文化人類學研究三題》,《中國人類學的發展》,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2、《歷史學與人類學的對話:惠東人文研究》,《廈門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3、《歷史人類學簡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

4、《閩南文化的人類學研究》,《閩南文化研究》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年11月。

F.其他研究

1、An investigative report on the migrant population of Caitang village, Xiam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1996.Vol.28,No.4.

2、《美國的美洲土著》,《世界民族》1996年第1期。

3 、《重視鄉土教育的人類學家》,《紀念林惠祥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