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藍田街道(Lantian)距瀘州城區2千米,北臨長江,南與納溪區棉花坡鄉接壤。轄4個社區、16個行政村。江陽區人民政府藍田街道辦事處成立於2007年12月,是由原藍田鎮撤消鄉鎮建制而成。全街幅員面積42.99平方千米,轄16個農業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118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44322人,其中農業人口23912人。全街財政供給職工(不含教師和離退休人員)共62人,其中公務員34人,事業人員23人,機關工勤人員4人,其它人員1人。有社區幹部23人,村幹部41人,社幹部118人。
行政區劃
區劃代碼:510502005:~001憲橋社區 ~002牛市坎社區 ~003東升橋社區 ~004特林橋社區 ~199川南礦區居委會 ~201上壩村 ~202下壩村 ~203何家壩村 ~204新華村 ~205五星村 ~206紅岩村 ~207楊橋村 ~208梨子園村 ~209紅光村 ~210肖灣村 ~211寶珠村 ~212紅星村 ~213石嶺村 ~214火車村 ~215戰鬥村 ~216東風村
建制沿革
1958年由藍田、忠義、鄰玉、前進公社合併建藍田公社,1962年析出3公社設藍田鎮,1992年前進、忠義2鄉併入。位於區境西南部,距市區5千米。境內有金雞渡碼頭、瀘州長江公路橋,川雲、瀘合公路過境。1997年,面積48.7平方千米。人口6.2萬,轄新華、紅岩、五星、農科、梨子園、楊橋、何家壩、下壩、上壩、石嶺、東風、戰鬥、紅光、寶珠、紅星、新華、火車17個行政村和農場巷、力行路、上工農路、前進路、下工農路、上壩、下壩、交機8個居委會。 2002年,面積42.89平方千米,轄16個農業行政村,3個社區,119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4402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122萬人。 2003年,面積42.89平方千米,轄16個農業行政村,3個社區,119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4508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090人。 2004年,面積42.99平方千米,轄16個農業行政村,4個社區,119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4402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344人。 2005年撤鎮改設街道。
農業經濟
200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726萬元,農業總產值5505萬元,農業增加值完成329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額795元,達到5504元;年出欄生豬45329頭,家禽出欄34.5萬隻;蔬菜播種面積13260畝,產量31713噸,蠶桑面積1529畝,收入171萬元。積極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加強農業科技推廣試驗。完成石嶺集中供水站的建設和低溫冰凍災害重建項目,解決1771人的飲水安全,完成丘陵地區紅層找水打水井1897口,建設沼氣池150口;在東風村建立水稻肥效試驗片1個,推廣優質芋頭試驗田1個;在五星、紅岩、新華、寶珠、紅星、石嶺、東風、紅光等村培育國標三級以上優質水稻8000餘畝。全面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工作,11月30日,完成林權證勘界發放工作。認真落實惠農政策,確保農民增產增收。落實水稻糧種補貼面積12895.5畝,爭取補貼資金193432.5元;全面完成2008年政策性農業保險任務,承保能繁母豬2044頭,育肥豬14303頭;完成小春、蔬菜、沼氣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60餘次,培訓12257人次。認真開展家電下鄉試點工作,全年共補貼各類家電 380件,金額 76848.77元。
工業經濟
2008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79970萬元,其中鄉鎮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26066萬元;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17148萬元,其中,鄉鎮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2851萬元;完成鄉鎮企業營業收入52766萬元,鄉鎮企業淨利潤完成1788萬元;完成鄉鎮企業入庫稅金1567萬元,完成鄉鎮企業工資總額2478萬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現價總產值24544萬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66萬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庫稅金116萬元。完成新產品開發項目10個,完成技改項目7個,投入技改資金 13200萬元,新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個。藉助項目促發展,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依託藍田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圍繞江南輕工業園區、舊城改造、土地整理雙掛鈎等大項目,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創新環境、構築平台、最佳化服務,全街招商引資工作邁上新台階。全年共新引進企業32家,引進資金7018萬元,其中省外項目到位資金5859萬元,預計增加產值1000萬元,收入2500萬元,利潤200萬元,稅金300萬元,安置人員300人,促進轄區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