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之戰

藍田之戰

藍田之戰,又稱秦楚丹陽、蘭田之戰,指公元前312年,秦國和楚國的一場戰役。 前312年,秦國張儀欺詐楚懷王,許割地六百里,楚懷王信以為真,與齊國絕交。張儀卻說,他答應給楚國的只是六里土地,楚懷王不由得怒火衝天,楚國和齊國斷交,楚國發動大軍進攻秦國,樗里疾率秦軍與韓軍在雍氏擊敗楚國景翠的軍隊,繼而與韓國魏章的部隊會合。秦、韓聯軍與楚軍在丹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丹水和淅水交匯處一帶)作戰,楚軍被斬首八萬,楚將屈匄等七十餘名將領被俘。秦軍在楚國漢中之地六百里設立漢中郡。楚懷王大怒,調集全國軍隊發動進攻,於藍田大戰秦軍,秦軍再勝。 秦楚丹陽,藍田之戰,實是公元前313年秋七月(楚懷王十六年)到公元前312年秋九月(楚懷王十七年),整個戰局的一部分。戰爭前一階段是秦、魏、韓,聯盟對楚齊聯盟,戰爭的後一階段是齊軍反戈,變成楚戰六國。藍田之戰,以楚軍敗退,楚軍先撤退宣告結束。

基本信息

背景

春秋時期,出於遏制強大晉國的需要,秦楚保持了長期的聯姻同盟關係,這種同盟關係一直延續至戰國中期,被秦國變法打破。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秦封衛鞍於商、於。此地本為楚地。此舉對秦楚兩國的地理形勢影響很大,兩國本來以秦嶺東段為界,秦有藍關而楚有武關,然而秦取商於之地後,秦國得以獨占武關之險,同時武關以東的商於地區亦成為攻楚的重要前進基地。這樣從地緣上看,秦就對楚形成了居高臨下的有利形勢,依據武關退可閉關自守,進則以商於之地為跳板,沿丹水、漢水而下。

楚國為了應對秦國的攻勢,積極與齊國結盟。並於周赧王二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楚懷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以柱國景翠統帥大軍駐屯於齊、魯邊境和韓魏兩國的南邊,同時派三大夫統帥九軍向北圍攻函谷關以東的曲沃和於中。秦國如果打算進攻楚國,則必須設法瓦解齊楚的聯盟,從而各個擊破。這樣,張儀作為使者前往楚國,以重要戰略基地商於之地為誘餌,遊說楚懷王。楚王中計並放棄了與齊國的聯盟,但秦國方面拒絕交出商於之地。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懷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丹陽之戰爆發,楚國大敗,士兵戰死超過八萬,高級軍官,包括主帥屈匄、裨將逢侯醜以下七十多人被俘。

經過

藍田之戰 藍田之戰

楚國大敗可能使得當時的秦國君臣認為楚國短時間內不會再次開戰。而且事實上丹陽之戰是當時系列大戰的一部分,在秦楚激戰的同時,齊國趁機聯合宋國攻魏,形成了以齊宋聯軍對秦韓魏聯軍的東線戰場。齊宋聯兵攻至魏煮棗。秦國派大庶長樗里疾與韓將韓馮率領秦、韓兩軍迅速回攻救魏,齊軍在濮上遭遇慘敗。這在客觀上減弱了秦國可以動員的兵力。

此時的楚國,面對敗局並不甘心,在丹陽之戰後不久,即“悉國兵復襲秦”,這意味著集中了幾乎所有精銳的孤注一擲,這十分冒險,因為其餘國家完全可能趁機偷襲。但楚國的軍事冒險取得了成功,不僅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擊破了武關,到達距離鹹陽百里左右的藍田。藍田是商於之地北側的關隘,是防守鹹陽的重鎮。當時的形勢十分危急,北宋年間出土的《詛楚文》表明當時秦國戰局已經很不利,秦王甚至要祭天祈求諸神保佑“克劑楚師”(詛楚文年代等有爭議,這裡取郭沫若的說法)。

秦國面對危局,一方面從各地調集軍隊,另一方面,動用外交手段請韓、魏兩國出兵進攻楚國後方。藍田之戰的過程缺乏記載,有說楚軍大敗,也有說秦戰不利。而且此時韓魏等國雖然與秦國是盟國,態度一度也很曖昧,戰後據稱秦王就曾抱怨韓國先助秦,後秦師不利,又與楚國眉來眼去。

藍田之戰的最終結局並非在藍田戰場上,由於楚軍精銳盡出,忽略了南陽的防守(也有可能是實在無兵可調)。韓國、魏國聯軍攻占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內),直逼鄧(今河南南陽境內),而此時齊國兵敗,無力支援楚國。這意味著楚軍的後路即將被切斷,而秦軍的頑強也使得楚軍幾無可能在後路被斷之前擊破秦軍,楚軍面臨前後夾擊的危險。楚軍只能連夜撤退並向秦國割地求和。

意義

藍田之戰和此前的丹陽之戰使得楚國軍力損失慘重,楚國幾大家族之一的屈氏宗族更是元氣大傷,將領被虜,封地被奪。屈氏一族在楚國中的威望也因此而一蹶不振。而且這兩戰使得秦國完全控制了漢中,這一帶乃秦、楚、巴蜀之間重要的戰略地帶,秦得漢中後,能加強對巴蜀的監控,進一步將漢水流域與長江流域打通,徹底排除了楚對秦國核心地區關中地區的威脅,並且掌握了對楚軍事行動中的戰略主動權。而對於楚,失漢中,幾乎等於失去了西邊的門戶,此後遇秦必敗的惡性循環開始上演。在外交上,楚國更是由完全的大國轉向了一種混亂和投機。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楚的最後戰敗正是由丹陽、藍田兩戰開始的。

爭議

藍田之戰規模應該不小,但可能是作為當時諸侯亂戰的一部分,歷史記錄缺乏,甚至雙方的主帥和兵力都沒有記載。楚軍推斷至少在十萬以上。秦國由於兵力分散,可以集中的兵力可能稍遜於楚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