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文蔚

藍文蔚

藍文蔚字漢凌,1889年出生於湖北黃陂縣藍家大灣。父親藍詳彥是個樸實的農民,種田為生,兼做裁縫,粗通文墨。藍文蔚兄弟姊妹共4人,大哥藍天蔚,姐姐藍菊娣,二哥藍才蔚,藍文蔚是老三。娶妻彭超塵,女兒藍俐偉(養女),女婿傅必揚。

職業生涯

藍文蔚 藍文蔚

藍文蔚早年就讀武昌陸軍三中,後進入保定軍校,與李宗仁、白崇禧、劉峙是同學。辛亥革命爆發後,他來到上海參加由滬軍都督陳其美組建的援鄂決死團,任四分隊隊長。後投入武漢陽夏保衛戰,成為戰時總司令黃興的督戰參謀,民八充鄂軍先遣司令(孫中山任命)等。

藍文蔚與中共領導人董必武私交篤深,民國時期曾任湖北省水利廳長、國民政府參議,在武漢臨近解放前夕,掩護中共地下黨組織,並根據董老的指示積極與當時在漢的政界元老和社會名流發起組成護城隊,為迎接解放軍順利進城、確保武漢三鎮順利解放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從小在藍家長大,不知自己養女身份

藍俐偉曾在漢口中心百貨商店工作17年,1984年移居香港。其夫傅必揚先生1980年移居香港,現任中國香港商會武漢分會秘書長,是較早來漢投資的香港企業家之一。

根據藍俐偉女士提供的資料,藍文蔚字漢凌,生於1889年,辛亥革命期間曾任滬軍敢死隊隊長、民八充鄂軍先遣司令(孫中山任命)等。新中國成立後,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1967年3月病逝於武漢。

藍俐偉告訴記者,她自幼在藍家長大,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是養女身份,直到1984年母親彭超塵去世前,才將她的身世之謎告訴其夫君傅必揚先生。

原來,藍俐偉親生父親姓樊,是藍文蔚部下兼好友。藍文蔚無親生子女,當時惟一的兒子藍惟中(在朝鮮戰場上犧牲)是由其兄過繼而來。見藍文蔚沒有女兒,藍俐偉的生父將剛出生的藍俐偉交給藍文蔚夫婦撫養。藍文蔚夫婦對藍俐偉疼愛有加,視同己出。

董必武飽含激情致函藍文蔚

藍文蔚 藍文蔚

在藍俐偉珍藏的遺物中,最珍貴的是董必武於1949年10月2日寫給藍文蔚的親筆信。這封信用“華北人民政府公用信箋”紙書寫,共3頁。

董必武在信中稱藍文蔚為“漢凌仁兄”,書信開頭以“別久思深”表達了自己對老朋友的問候和惦念。

信中說“人民解放軍已獲得基本勝利,全國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回響我黨號召派遣代表集於北平,組成人民政協,議決了共同綱領及中央人民政府組成法,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於昨日宣告誕生,人民站起來了組成自己的政府,為我國歷史上空前未有之盛舉”。董必武還在信中談到了當時中國農村的“凋敝”現狀,並希望藍文蔚能在推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多做工作。

這封信在新中國宣告成立之後第二天所寫,作為新中國重要領導人之一的董必武於百忙之中,飽含激情親筆致函藍文蔚,可見二人關係“非同一般”。

藍天蔚之死有多個版本

關於“辛亥革命核心人物”藍天蔚之死有多個版本。昨日,傅必揚先生還向記者透露,岳父藍文蔚生前曾親口告訴他,大伯藍天蔚是被軍閥王占元騙去害死的。“當時,在四川的王占元宴請大伯,吃完飯後,王占元露出猙獰真面,將大伯帶到一個房間,房間的桌上放了三樣東西:毒酒、刀和繩索。大伯最後是選擇懸樑赴死。”

藍氏三兄弟

藍文蔚與大哥藍天蔚二哥藍才蔚有辛亥“ 藍氏三兄弟”的稱謂。

翻開辛亥革命史,與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同鄉的藍氏家族出了三位顯赫人物——藍天蔚、藍才蔚、藍文蔚。

三兄弟中,以大哥藍天蔚名氣最大: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民主革命。歸國後曾任湖北新軍第八鎮正參謀官、三十二標統帶。與吳祿貞暗中組織和參與“花園山聚會”、“科學補習所”、“日知會”革命活動,做了大量“運動新軍”的工作。後與宋教仁在東北組建同盟會遼東支部。1910年任新軍第二混成協統領,駐奉天(今瀋陽)北大營,積極策動北方新軍革命。

武昌起義爆發前,革命黨人推薦的軍政府都督人選,並非黎元洪,而是藍天蔚,後因其人遠在奉天,此議只好作罷。

武昌起義後,藍天蔚在北方清王朝的心臟地區發動“灤州兵變”,領導東三省起義,後又被孫中山任命為關外大都督、北伐軍總司令,率軍北伐直搗幽燕,對迫使清帝早日退位奪取辛亥革命全國勝利作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

1920年“護法運動”時,藍天蔚被孫中山任命為鄂西聯軍總司令。1921年春,與北洋軍閥孫傳芳部激戰,兵敗遁入四川,被當地軍閥俘獲,在重慶遇難。

1923年,北洋政府在京師湖廣會館為藍天蔚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追贈其為陸軍上將。1928年春天,國民政府將藍天蔚遺骸從四川運回武漢,葬於武昌伏虎山。

藍門三傑個個威名,董必武喜歡逗“小毛妹”

“藍天蔚是我伯父,藍文蔚是我三叔,我們家祖上居湖北黃陂藍家大灣,以種田為生。”雖然在藍天蔚離開人世20多年後,藍敏才出生,然而,她的命運沉浮卻與這位伯父聯繫最為緊密。

藍敏的父親藍才蔚當年跟隨兄長藍天蔚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伐敢死隊長,後來奉兄長之命回武漢開米行資助革命。藍敏從小跟著三叔藍文蔚長大。

董必武每次回武漢,都要抽空到藍文蔚家走走。那時被喚作“毛妹”的藍敏只有三四歲,董必武來藍家時,喜歡抱起“小毛妹“,逗她玩。

“我那時還小,不記事,這些事都是後來三叔告訴我的。三叔1969年去逝,葬在武昌。”藍敏回憶說。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年僅7歲的藍敏和媽媽被剛從抗美援朝戰場復員的姐姐和姐夫接到江西廬山定居。

婚戀遭遇政治風暴,“小藍人很好,出身太黑”

藍敏在廬山讀中學時,命運開始出現波折。

念初二的時候,藍敏向組織遞交了入團申請書,卻因家庭成份複雜未獲得批准。她一氣之下,給董必武寫了封信。董必武不僅給這位”小毛妹”回了信,還給當地黨組織也寫了信。

這樣,藍敏才入了團,但在隨後而來的政治風暴中,仍未能逃過劫難。

中學畢業後,藍敏被下放到江西農村勞動了12年。

“文革”時,藍天蔚的墓被武漢的紅衛兵破壞,江西紅衛兵聞訊後,堵住正要回武漢去探視的藍敏,將這位所謂“國民黨元老”的侄女一陣毒打。19歲的藍敏差點被打成殘廢,後被當時正在廬山療養的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所救。因為“太黑”,藍敏的愛情和婚戀也受到了影響。

“我和藍敏談戀愛的時候,組織上正考查我入黨的事,領導多次找我談話,要我與她斷絕關係,總的來說一句話——小藍人很好,出身太黑。但我堅持兩人感情很好,一定同她結婚。”藍敏的先生周新男當年在廬山文教處工作,回憶起這段往事,他感到欣慰,一個根正苗紅,一個是“黑五類”,這對戀人終於結合了。

從廬山到漢口,紅與黑的命運沉浮

“文革”結束後,在鄉下勞動的藍敏被調到廬山中學任教。然而,積壓在她內心深處的多年委屈化作一頁頁回憶文字,她要為她的家庭出身,為他的父輩們討回公道。她開始不斷地向上級申訴。

女兒藍航小時候對母親的印象是“媽媽的心思不在我身上”。那時, 年幼的藍航只知道媽媽總是在沒日沒夜不停地寫呀寫。“長大後,我才知道,媽媽是在寫申訴材料。”

1981年湖北省政府重修了藍敏伯父藍天蔚的墓。4年之後,藍敏夫婦雙雙被調回武漢一所中學任教。作為民主黨派人士,周新男先生曾連任兩屆武漢市礄口區副區長,藍敏也被調至民革武漢市委任組織部副部長。退休後。夫婦倆最喜歡的運動是打桌球。

2004年,女兒藍航自願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爺爺那一輩的事,對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已經沒有任何影響。”藍航說,她在廬山的時候叫周航航,來武漢後,改跟媽媽姓藍。

這也包含著一個家族的隱痛:藍敏有一個哥哥叫藍惟中,1950年在武漢大學讀書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這位藍氏三兄弟後代中惟一的男丁,1953年在志願軍74軍政治部遭敵機轟炸時壯烈犧牲於抗美援朝戰場。

藍天蔚只有一女,叫藍五福,小名“五福子”,父親遇難時,她才4歲,後畢業於天津女子教會學校。文革中間,改名為藍曉蔚的“五福子”慘遭迫害,為抗爭曾連續絕食7天,於1973年在江蘇啟東縣病逝,其子女現居江蘇。藍文蔚終生無子女。

藍家添了個外孫女,取名匡蘅。女兒藍航說,這個名字是她取的,蘅是香草的意思,表示頑強的生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