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環境
籃子魚科(即臭肚魚)人工飼養環境:該科魚能長到20工分,它們的幼魚體色比成魚美艷且泳動活潑。將它們放在軟體缸中也可以,但數量不要多一,二尾為宜。由於它們也屬於較大體型魚類,故水量大的水族箱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什麼天敵,也從不攻擊別的魚,可以和所有魚種搭配養。餵食以海藻類如海菜,海帶等天然海洋藻類植物,內陸地區也可餵冷凍蔬菜等,再配以專門的人工合成飼料是最佳的飼養保證。比重為1.022,水溫為26度。 通常生活在淺的岩礁地帶,有一個小的尖嘴,大的黑眼睛,溫和的脾氣。顏色多種,很值得飼養。但背鰭及臀鰭有毒,撈魚時要注意。
藍帶籃子魚( Siganus virgatus)亦稱"象耳"、"臭肚"、"貓花",系沿海常見的暖水性近海小型魚類,常棲息於岩礁或珊瑚叢中,在季節來臨時常會聚於港灣中,特別是有麒麟菜養殖的地方。有時也會進入鹹淡水和河口的地方。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南海和東海南部。近年來,隨著"科技興漁"戰略的實施和水產養殖品種結構的調整,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相應地對水產品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籃子魚以其肉質鮮美、味道可口的特性更是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在廣州、香港、海南等市場相當暢銷,價格也穩定。但隨著資源量的過度開發,目前已出現日益衰竭的現象,為了保持該品種的資源量,滿足市場的需求,就必須實行商品化養殖生產,為海產經濟魚類養殖添加新品種。在此情況之下,探索籃子魚的商品化養殖則顯得尤為重要,況且籃子魚的人工育苗已獲成功,可為大規模養殖提供可靠穩定的苗種來源。
養殖條件
1.場地 目前養殖對蝦的池塘均可使用,水深能保持1.5~2.5米為最佳。
2.鹽度 在14~32的鹽度中均適合其生長,22左右的鹽度為最佳,有微淡水注入的養殖區生長則較快。
3.放養密度 選購體長2厘米左右的魚苗,按400尾/平方米的密度放養,可根據水質條件做適當調整。
4.水溫 適宜的水溫是22~29℃,海南的氣候較為適宜其生長。
5.環境要求水質清新、有條件設為微流水養殖,則效果更好,pH維持在7.2~8.0之間,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餌料系列
籃子魚是雜食性魚類,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但經過人工馴化後也能食配合飼料。在投苗下塘的早期應以藻類食物為主,特別是異枝麒麟菜剛生長出來的芽,是其最好的食物。隨著魚體的增大,在馴化成功後應以配合飼料為主,在沒有專用的飼料情況下,實踐證明,對蝦顆粒飼料是較為理想的食物,日投餌量為5%左右,每天投餵兩次,上下午各一次。依水溫、天氣、水質和攝食情況靈活掌握。在養殖過程中,發現其"胃口"不好時可添加些幫助消化的添加劑與主食飼料混合一起投餵。
日常管理
保持穩定和良好的水質環境是日常管理上必須時刻注意的。在新舊水進行交換時,要掌握換水量的多少。實踐證明,每隔10天左右的時間換20%左右的水效果尤佳。遇外界水質良好時,可多換些。每次換完水後可用消毒劑全池潑灑消毒,在第一次消毒完後每隔1天的時間再消毒一次,以5天時間為基準。然後視魚活動情況及水質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潑灑消毒劑。
在養殖過程中要保持水的適當肥度和透明度,嚴防池水長青苔,池壁四周發現有長青苔時可人工撿掉。池塘養魚在養殖期間大量死亡與缺氧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養殖池應儘量保持在較深的水位,可根據池塘載魚量適當開啟增氧機增氧,我們的做法是陰雨天下半夜開啟2~3小時,晴天中午開啟1~2小時。
病害防治
籃子魚屬群體活動魚種,根據其特點,可判斷魚是否患病,當有個別離開群體自己活動時,就可以充分說明其已患病了。這時可將病魚捕出放在水泥池中觀察、診斷,根據其症狀對症下藥。目前此方法在高位池塘中操作較為方便。
藍子魚養殖發病率不是太高,但仍需做好定期的檢查預防工作,在其馴化成功後定期交替餵藥餌、抽樣觀察。在養殖過程中,藍子魚發病最多的是弧菌病和白點病,且帶有一些季節性,我們一般採用改善水質環境、藥物治療及加強管理等綜合措施進行防治。目前治療此兩種病的藥物我們使用的是"富康-FU"和"C-98"(此兩種藥物的主要成份為中藥及當地一些草藥的合成劑),長達6個小時以上的藥浴及內服藥混合於飼料中投喂,實踐證明,效果比較理想。
收穫
養殖至250克左右時就可以開始出售了,因其在養殖過程中也會出現大小不均勻,可選擇捕大留小,分批收穫銷售。健康、體壯的可作為親本進行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