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達爾黨起義

1935年5月2~3日,在布拉乾、內湖、黎剎、甲米地四省,薩克達爾黨人發動起義。約有10萬農民參加這次起義。起義者切斷馬尼拉與各省的電報和電話聯繫,逮捕殖民官吏和大地主,攻占了聖伊爾德豐索等三市鎮,宣布成立菲律賓共和國。但起義在幾天之內就被美國殖民當局鎮壓下去。在起義中,約有60名起義者被殺,被捕者達 800人。這次起義雖然失敗,薩克達爾黨的活動受到政府的嚴密監視,但該黨在人民中間仍有影響。

薩克達爾黨起義

正文

1935年 5月在菲律賓呂宋島爆發的反對美國殖民者和當地封建大地主的農民起義。這次起義由薩克達爾黨的地方組織領導,故名。
薩克達爾(他加祿語意為"抗議"、“控訴”或“攻擊”)黨是一個地主資產階級政黨,於1933年10月29日在馬尼拉成立。領導人為親日分子B.拉莫斯。該黨上層領導人多為知識分子,但大部分黨員是農民民眾。在1934年 6月競選中,薩克達爾黨提出在1935年12月31日爭取“完全和絕對獨立”的口號;主張平均地權,沒收大地產,把土地重新分配給佃農;保證在薩克達爾黨執政時廢除人頭稅和土地稅。薩克達爾黨的這種宣傳對在經濟危機中生活處境日益惡化的中呂宋地區貧苦農民和佃農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他們紛紛加入薩克達爾黨,並且控制地方組織,暗中積極準備起義。
1935年5月2~3日,在布拉乾、內湖、黎剎、甲米地四省,薩克達爾黨人發動起義。約有10萬農民參加這次起義。起義者切斷馬尼拉與各省的電報和電話聯繫,逮捕殖民官吏和大地主,攻占了聖伊爾德豐索等三市鎮,宣布成立菲律賓共和國。但起義在幾天之內就被美國殖民當局鎮壓下去。在起義中,約有60名起義者被殺,被捕者達 800人。這次起義雖然失敗,薩克達爾黨的活動受到政府的嚴密監視,但該黨在人民中間仍有影響。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