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薛俊華,男,1963年8月出生,江蘇泰州人,1987年7月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採礦工程專業,工學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深部煤炭開採與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岩石力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礦支護專家組成員,安徽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煤礦開採、瓦斯、地壓、地溫工程套用理論及技術研究,近年來主持完成或參加完成了國家973計畫項目“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與安全監測科學問題”、“若干資源高效開發關鍵基礎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礦井深部開採安全保障技術及裝備開發”,“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現場快速檢測儀器等科學儀器設備小型化、專業化關鍵技術及配套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示範“等省部級及集團公司科研項目百餘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10餘項,申請了“高瓦斯煤層群開採沿空留巷Y型通風卸壓瓦斯抽采方法”、“沿空留巷綜合支護裝置”、“鬆軟煤層下向鑽孔抽采卸壓瓦斯施工方法”等20餘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0餘項;在《煤炭學報》、《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採礦與安全工程學報》、《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學報》、《煤礦安全》、《煤礦開採》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主要獲得獎項
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5項,其中:
“低透氣性煤層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煤礦千米深部岩巷穩定控制關鍵技術及套用”獲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低透氣性煤層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獲2008年度煤炭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煤礦深部岩巷穩定控制理論與支護成套技術研究及套用”獲2009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淮南礦區深部巷道圍岩破壞機理及支護方法研究”獲2012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發表主要論文
(1)近距離高瓦斯煤層群大采高首采層煤與瓦斯共采研究,2012,37(10)煤炭學報
(2)三巷布置Y型通風煤與瓦斯共采技術,2012年,第4期,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3)大采高沿空留巷圍岩分位控制對策與礦壓特徵分析,2012年,第4期,採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4)RetainingaGoaf-EdgeGateroadinaThree-EntryPanelLayout,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ols.524-527(2012)pp681-685
(5)MininggassyCoalSeamswithaThree-EntryPanelLayout,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ols.524-527(2012)pp613-617
(6)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2009年,獨撰,礦山建設工程新進展—2009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
(7)淮南礦區深部岩巷支護面臨問題及對策,2008年,第7期,煤礦安全
(8)岩石單軸壓縮端部效應的數值實驗研究,2008年,第2期,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9)遠距離卸壓開採關鍵層位置效應初探,2008年,第3期,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0)遠距離保護層開採卸壓機理數值模擬分析,2007年,第11期,煤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