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城舊址

據《清嘉慶蕭縣誌城池篇》記載:“在今治西北十里,唐宋前皆為縣治。 北辰集作北城,在縣北三十里”;又云:“蕭城北二十里有黃楊城或謂之北城,其南即為古蕭城”。 《後漢書郡國志》載:蕭國故城,城圍十四里,方九里三十步,東南澆城有隍,西北無隍。

據《清嘉慶蕭縣誌城池篇》記載:“在今治西北十里,唐宋前皆為縣治。北辰集作北城,在縣北三十里”;又云:“蕭城北二十里有黃楊城或謂之北城,其南即為古蕭城”。《後漢書郡國志》載:蕭國故城,城圍十四里,方九里三十步,東南澆城有隍,西北無隍。宋時河決,復於南半里築新城,北連舊城,亦稱南城,明神宗萬曆五年(1577年)圮於水,復遷至三台山南麓,即今治也。蕭城兩遷三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