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廣濟寺

蕪湖廣濟寺

蕪湖廣濟寺,位於安徽、蕪湖、鏡湖區、大赭山西南坡,建於唐乾寧年間,殿宇依山構築,自下而上有天王殿、藥師殿、大雄寶殿、地藏殿、廣濟寺塔,共有88級台階,是全國重點寺廟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概述

位於安徽 蕪湖 鏡湖區 大赭山西南坡,是全國重點寺廟保護單位

相關

廣濟寺原名永清寺,俗稱小九華。邕建於唐乾寧年間(894-897年),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改名廣濟寺。

簡介

蕪湖廣濟寺鳥瞰圖

唐乾寧年間(894—898)興建。唐光化年間(898—901)名永清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23)改為今名。明景泰、清乾隆、嘉慶時曾加修葺,鹹豐年間(1851—1908)重建。蕪湖廣濟寺一覽(13張)

廣濟寺位於安徽省蕪湖市赭山西南麓。殿宇依山構築,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又稱“山門”)、藥師殿、大雄寶殿(又稱“大佛殿”)、地藏殿、廣濟寺塔,共有88級台階,四重殿宇從山腳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後殿比前殿高出數十米。整個建築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天王殿內是十米多高的彌勒、韋馱像,兩側是哼哈兩金剛。藥師殿正中供奉著藥師佛,藥師佛曾發十二大願,醫治眾生病苦,消滅延壽。大雄寶殿正中供奉著三尊大佛,左右各有一尊配像,兩邊是十八羅漢。最上一層為主殿——地藏殿,兩旁護以鐵鏈。該殿是寺內最具特色的建築,它仿照九華山的肉身寶殿式樣建造,正中供奉著地藏菩薩像,高達12米,十分莊嚴。殿前一株銀杏古樹,為宋代所植,至今枝繁葉茂。地藏殿西側,有一棟兩層閣樓“滴翠軒”,傳為宋朝書法家黃庭堅隱居讀書處,樓下牆上嵌著許多碑刻。

歷史

相傳唐開元七年(719年),24歲的新羅太子金喬覺雲遊中華抵蕪湖,先到褐山,後到赭山,曾在此開壇

蕪湖廣濟寺

講經說法3年,後定居九華,世稱金地藏。唐至德二年(757年),唐肅宗為九華行宮頒赤砂金印一枚,重八斤八兩,印紐飾以九龍戲珠,刻陽文“地藏利成方印”,另刻有“唐至德二年”字樣。舊時凡朝九華山者,必先於此尊請“地藏利成金印”之後再去九華山,故其又有“小九華”之稱,為佛教朝拜聖地,歷來香火旺盛。廣濟寺與普濟寺、能仁寺、吉祥寺並稱為安徽四大名寺,而以廣濟寺為首。1983年,該寺被國務院確立為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坐落於“九華行宮”後院赭塔(廣濟寺塔)最為醒目。該塔建於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塔高五層,飛檐鐵馬,八面玲瓏,每層外牆嵌著佛像磚雕。傳說大風曾將塔頂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飛來一口大鍋扣在塔頂,從此不再漏雨。“赭塔晴嵐”為蕪湖古代八景之首。被讚譽為“尺幅綻紅蕭寺嵌,松竹陰中孤塔白。”

赭山兀立在蕪湖市區西北部,海拔86米,山上翠柏修篁,蔥鬱成林,花木吐芬,“右控長江,舳艫連雲,俯瞰城廊,歷歷如繪”,自古以來是蕪湖登高攬勝的最佳處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