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周易禪解

蕅益:周易禪解

蕅益大師於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年四十三歲,始述《周易禪解》;清順治二年(1645年),年四十七歲,撰《周易禪解》竟。大師自言:“吾所由解《易》者,無他,以禪入儒,務誘儒以知禪耳。”

編輯推薦

★ 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蕅益大師以佛教智慧解《周易》,會通佛儒

★ 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化學者樓宇烈先生推薦

★ 依民國四年金陵刻經處刊本整理

作者簡介

蕅益大師(1599—1655)

名智旭,字蕅益,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淨土宗第九代祖師。少崇儒學,謗釋老,十七歲閱蓮池大師《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不謗佛。

一生著述宏富,經其門人編次,分為《宗論》和《釋論》兩大類,其中會通儒釋道三教的著作,有《四書蕅益解》《周易禪解》等。

目錄

自序

卷一(上經之一)

卷二(上經之二)

卷三(上經之三)

卷四(上經之四)

卷五(下經之一)

卷六(下經之二)

卷七(下經之三)

卷八

卷九

卷十

整理說明

一、本書以民國四年(1915年)金陵刻印處刊本為底本。

二、原文為繁體豎排,文中已有分段;今改為簡體(為避免歧義,保留了若干異體字、通假字)橫排,並依文義予以重新分段,且施以現代標點。

三、書中《周易》原文依據蕅益的“解”進行句讀,與通行的句讀有所不同。

四、本書金陵刻經處刊本分為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七乃對六十四卦之禪解,卷七、卷八乃對《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之禪解,卷十乃對相關代表性“易圖”之禪解。

五、原書六十四卦卦象圖前無卦名,今統一補上。

媒體推薦

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化學者樓宇烈先生推薦:

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以儒、道的視角來理解和詮釋佛教的思想,以及以佛教的視角來理解和詮釋儒、道的思想,會通三教之論著,十分豐富。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而不同”特色的顯現。然而如佛教明末四大師之憨山德清與蕅益智旭,以佛教禪意註解儒道兩家根本經典的專著,則尚不多見。他們的這些著作,不僅對了解儒道的思想為人們開啟了一個新的視角,同時對了解佛教思想也給予了新的啟發,值得重視和研究。

崇文書局的同仁有見於此,發心把憨山德清的《老子道德經解》《莊子內篇注》和蕅益智旭的《四書蕅益解》《周易禪解》等,這幾本以佛教禪意註解儒道兩家根本經典的代表性著作收集在一起,採用精良的版本,加以認真整理、標點,彙編成一套“禪解儒道”叢書,以便更多的讀者關心和了解中國文化思想史上這些特色的作品,是一件十分有意義事。故此,我特向廣大關心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們推薦這套叢書。

精彩章節

佛法釋乾六爻者:龍乃神通變化之物,喻佛性也。理即位中,佛性為煩惱所覆,故勿用。名字位中,宜參見師友,故利見大人。觀行位中,宜精進不息,故日乾夕惕。相似位中,不著似道法愛,故或躍在淵。分證位中,八相成道,利益群品,故為人所利見。究竟位中,不入涅槃,同流九界,故云有悔。此原始要終,兼性與修而言之也。

若單約修德者:陽為智德,即是慧行。初心乾慧,宜以定水濟之,不宜偏用;二居陰位,定、慧調適,能見佛性,故云利見大人;三以慧性遍觀諸法;四以定水善養其機;五則中道、正慧證實相理;上則覓智慧相了不可得。

又約通塞而言之者:初是淺慧,故不可用,上是慧過於定,故不可用,中之四爻皆是妙慧,二如開佛知見,三如示佛知見,四如悟佛知見,五如入佛知見也。——《周易禪解·乾》

若約佛法釋者:乾之六爻,兼性修而言之;坤之六爻,皆約修德定行而言。初、上二爻,表世間味禪之始終。中間四爻,表禪波羅密具四種也。二即世間淨禪而達實相,三即亦世間亦出世禪,四即出世間禪,五即非世間非出世禪。——《周易禪解·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