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蘇建[農民企業家]

蔡蘇建[農民企業家]
蔡蘇建[農民企業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蔡蘇建,中國農民企業家,知名養豬專業戶,是蘇州市四家子鎮四家子村養豬大戶,今年46歲,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汗水,依靠黨的富民政策,與妻子一起辦起了養豬場,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戶,如今存欄達到2700多頭,其中母豬1500頭。在中央電視台“農民致富”活動中,蔡蘇建和妻子依靠科學養豬闖出一條致富路,並帶動周圍的村民共同致富,成為帶領農村走向致富的領頭羊,受人尊敬。

個人簡介

蔡蘇建,中國農民企業家,知名養豬專業戶,是蘇州市四家子鎮四家子村養豬大戶,今年46歲,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汗水,依靠黨的富民政策,與妻子一起辦起了養豬場,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戶,如今存欄達到2700多頭,其中母豬1500頭。在中央電視台“農民致富”活動中,蔡蘇建和妻子依靠科學養豬闖出一條致富路,並帶動周圍的村民共同致富,成為帶領農村走向致富的領頭羊,受人尊敬。

圖片圖片

勤勞致富 白手起家

蔡蘇建養豬人生,四十餘載風雨人生,他和妻子白手起家並肩創業。剛成家那會,他曾務農數年。後來外出打工、跑過市場,最後才決定養豬。剛起步時,不懂技術,就向有經驗的人虛心請教,村幹部還牽線搭橋請來縣、鎮的養豬技術專家傳授技術,有了一些經驗和本錢後,村幹部又鼓勵他擴大養殖規模。她說:“沒有村幹部的鼓勵,大家的支持,我致富沒這么順利”。經過近5年的養豬實踐,如今首戰告捷,並信心倍增。

圖片圖片

科學養豬 堅持發展

蔡蘇建養豬一直堅持自繁自育,從小到大,滾動發展的原則,並克服養殖中的各種困難。2006年秋,養豬業開始走向低谷,豬價下跌,飼料價格卻不斷攀升,半年來虧損近3萬元。而恰在此時,蔡蘇建就虛心學習,認真請教。蒐集有關種豬高效飼養方面的新技術,經過一年的實踐,終於探索出一套較為先進的生豬飼養程式,掌握了不同生育期生豬的飼養技術。通過生豬飼養方法的學習,劉梅子不但節約了較大的飼養成本,而且獲得了較豐厚的經濟效益,種豬也由原來的5頭髮展到現在的150多頭,存欄最多達到300多頭。2007年被鄉婦聯評為“養豬女狀元”。正是憑著這樣赤誠的心,堅定的信念在起伏不定中,沒用一分貸款,使養豬業取得長足的發展。

圖片圖片

養豬專業 形成規模

蔡蘇建積極回響縣、鎮的“畜牧興家”計畫號召,多次主動參加縣、鎮婦聯組織的各種養殖技術培訓,更加堅定了發展養豬的信心。蔡蘇建剛開始養豬時非常艱難,沒有養豬經驗,邊養邊學。通過科學方法,使所產仔豬及時斷奶補飼,育肥豬只餵豆餅、麩子和玉米面。經常進行疫病防治,經濟效益越來越好。一批批小豬在她的精心餵養下,1個多月,這些小豬就長出一身油光光的新毛來,體重30—40斤就開始出售,遠近的村民慕名前來購買斷奶仔豬。村民反映蔡蘇建家豬場產的仔豬抗病力強、好養、生長快,深受廣大村民歡迎。就這樣,她把養豬業越做越大。通過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投資,她擅抓機遇,有膽有識,敢於投資,如今養豬場已發展成為固定資產40餘萬元,欄舍280間,占地面積50餘畝,生豬存欄量270餘頭,年創產值50餘萬元,年純利30餘萬元的中型養豬場。

圖片圖片

 

 防治結合 科學飼養

說起蔡蘇建養豬,首推對母豬的飼養,概括起來為八個字:防治結合,科學飼養。如今,在蔡蘇建的帶動下,發展養豬已經成為該村增收致富的一大亮點。劉梅子致富不忘眾鄉親,先後幫助和帶動本村10多名貧困女走上了養豬致富道路。並在技術、資金、銷售、信息等方面提供幫助,使每戶靠養豬增收2萬多元。幾年來,蔡蘇建兼職做了四家子村的防疫員。在養殖戶的家中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聽到她的聲音“你家豬該打口啼液防疫針了”,“你家豬圈該消毒了”……。在蔡蘇建的帶動下,全村養豬戶已達30多戶,並在全鎮建成第一個養殖示範基地。如今,在不斷提高養豬經驗的同時,還為全鎮養豬打標、立樣,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

圖片圖片

蔡蘇建養豬事業心

“求財,首先要求知,學習和掌握科學技術,才能闖出一番事業並立於不敗之地。”這是阜蒙縣扎蘭營子鎮木頭規力格村的孫德成向記者道出他靠養豬致富成為科技養豬大戶的成功秘訣。
今年41歲的蔡蘇建由於家庭貧困,國中畢業就開始在家務農,貧困的生活留給他的記憶就是苦,他不甘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那時候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才能致富,過上好日子。
婚後,蔡蘇建了解到妻子家種田打下的糧食就用來養豬,於是蔡蘇建便產生了養豬的想法。在鎮、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蔡蘇建通過自籌資金和畜牧貸款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豬舍,開始了養豬的漫漫征程。
剛剛起步的養豬業,規模不大。2006年他籌資100餘萬元買來豬崽,建造豬場,當地科技人員給他提供了資料,防疫站的負責人也為他提供了技術輔導,使他在養豬的預防、種豬、繁殖上獲得了全新的理念。每天勞動結束,他就和妻子翻看這些資料,探討各種養豬技術。

圖片圖片

在蔡蘇建看來,做買賣誰都沒長前後眼,賠錢的買賣固然要少做,但幹事情要看長遠。2006年,養豬市場不景氣,多數養豬戶養殖成本與收益基本持平,無利可圖還要搭上工夫,許多養豬戶紛紛考慮縮小規模,可孫德成卻考慮上設備,擴規模。
蔡蘇建告訴記者:“行情起伏是正常的事情,養豬不能太短視。”於是,他認真總結教訓,更加努力鑽研技術,向防疫站的同志請教。他重新選擇優良品種,加強清潔衛生工作,對豬圈進行一月一次的消毒、清洗。他不斷摸索飼料的配方,不斷改進技術,總結出用米糠、玉米、麥麩等配出的飼料豬最願吃,並且成本低廉。在診病方面,他更是通過長期積累摸索出一套方法,即“一看二摸三聽四查體溫”。
通過自己不斷的探索與努力,到2011年他就養到40多頭母豬,年出欄700多頭,收入20多萬元。孫德成富了,但他心裡還有鄉親們。於是,他主動當上了養豬的老師,教鄉鄰們養豬,把自己的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在他的帶動下,周圍不少鄉親都養了豬。問起他今後的打算,孫德成說:“我想擴大規模,計畫再建一個上萬平方米的養豬場。我能夠走上富裕的道路,是國家的政策好,又得到了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鼓勵,得到了各部門的協助和指導,能有今天也離不開鄉親們的支持和理解。我希望在養豬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談起創業的艱辛,蔡蘇建深有感觸:“別看我現在規模這么大,剛開始時,我可是吃盡了苦頭。”2009年,由於缺技術、缺資金,豬養得不多,長得也慢,加上當時生豬行情不好,一年辛苦下來,還虧了不少錢。為了解決技術問題,蔡蘇建不斷參加養殖技術培訓,買來科普書籍、光碟進行自學,還專門請身為養豬專家的舅舅做技術指導;為了降低成本,蔡蘇建買來粉碎機,自己加工配合飼料,自己一家人打掃豬舍……;此外,蔡蘇建還投入資金引進母豬配種繁殖仔豬,做到自繁自育。
圖片圖片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和生豬市場的逐步好轉,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蔡蘇建的養豬場陸續出欄育肥豬300餘頭,出售仔豬500餘頭,獲純利10萬多元。“農村創業天地寬,我還要再擴大規模呢!”說起今後的打算,蔡蘇建胸有成竹,他準備按環保要求對養豬場進行技術改造,新建種豬繁殖場。

養豬疫苗 自主創新

蔡蘇建和妻子胡紅玉與往常一樣,早上五點半起來,開始一天的工作。從1991年至今,周根榮的養豬生涯已經走過了22個年頭,他也成為村里遠近聞名的養豬大戶。
記者來到蔡蘇建的養豬大棚時,他正拿著一根高壓水管沖洗著豬圈。“那個死豬的新聞我也看到了。央視都在報導呢!不過我這裡好好的,沒發生疫情。”蔡蘇建說。
“這裡生下來的仔豬23天之內要打6種疫苗。豬瘟、藍耳病、豬圓環、口蹄疫、腹瀉、豬副嗜血桿菌一個都不少。”蔡蘇建說,豬瘟疫苗要打兩次、口蹄疫疫苗三次、豬圓環疫苗一次、藍耳病一次。其中豬瘟、口蹄疫和藍耳病是政府強制要求注射的,其他疫苗則由養豬戶自己決定。

圖片圖片

連日來,上海黃浦江上游水域漂浮死豬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打撈上來的死豬中,有一份樣本檢測出豬圓環病病毒。這些死豬被上海動物疫情預防控制部門初步確定來自位於黃浦江上游的嘉興地區。
“現在很多媒體都說死豬是從我們這裡扔掉漂到上海的,我覺得不太可能。怎么可能漂那么遠呢?”蔡蘇建的妻子胡紅玉說,對於養豬大戶,政府會專門在豬圈附近造一個無害化處理池用來處理死豬。對於散戶,現在政府有組織專門的收集隊伍,一天三次進行死豬收集。“以前我們也不扔河裡啊,都是挖個大坑埋了。”
周家吃過豬圓環病的虧,不過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蔡蘇建告訴記者,1996年的時候,家裡的養豬規模剛剛小有起色,一場豬圓環病讓家裡的養豬場死了500頭豬。由於豬圓環病傳染自國外,當時國內對這種病毒束手無策,只能看著豬死掉。
“從那以後,像我們這種上了規模的養豬戶是一定會打豬圓環疫苗的,否則萬一發生的話會死一批仔豬。”蔡蘇建說,豬圓環疫苗從國外進口,因此價格不菲,一頭豬一次要10元錢,比其他疫苗都貴,很多散戶為了省錢往往不會注射。
養豬是新豐鎮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用新豐鎮鎮長沈雲明的話來說,“9830戶農戶中,7035戶從事生豬養殖”,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龐大的散戶養殖加起來是一個不小的規模。據當地村民介紹,經常會有豬販子從散戶那裡購買仔豬,有的會運往上海及周邊的養殖場。
上午有一頭母豬正在分娩。蔡蘇建將剛生下來的小豬全身抹上消毒粉,剪去臍帶,然後放到母豬身邊讓它們自己找奶吃。晚上的時候,小豬會被放進隔著加熱板的豬欄,防止凍死。“我們這種規模的一定會有加熱板的,有了這個正常情況下小豬凍不死的。

堅持養豬事業,成就致富人生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在蔡蘇建身上充分體現了出來。蔡蘇建早年家境貧寒,十二歲就去新疆放羊、放馬。後來在西藏挖過草藥,回資陽當過修鞋匠、補鍋匠,當過計程車司機,苦難的童年煉就了他吃苦耐勞的性格。十八歲時學習建築施工,以自己的誠實、勤奮、好學的品格,學到一身真本事,結交到了好朋友,打下了他成就事業的基礎。
2007年剛出台生豬發展方面的鼓勵政策,大夥還在猶豫、觀望的時候,機敏的蔡蘇建利用自己從事房地產積蓄的資金,成立養豬場,迅速啟動了豬場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引進懷孕的優良種豬,當年就以較低的成本開始了生產,在大家跟風,高價引進種豬的時候,他的公司已在高價出售種豬了。別人在付出成本的時候,他已經在收取回報了。

圖片圖片

“抓住商機,動作迅速。”採訪中,蔡蘇建說起了他創業的經驗。2009年,在豬價特別低迷的時候,由於資本不雄厚,技術不高,經營和管理不善,沒有熬過養豬業寒冬的企業紛紛倒閉,而此時的蔡蘇建卻在品種改良、飼養和管理上下功夫。別人在不斷淘汰母豬的時候,他反而在引進優質母豬,進行品種改良。
2011年,生豬養殖出現歷史性大逆轉,蔡蘇建又加大馬力,全力出擊,當年就贏利1100萬元。“踩準事物發展的節湊”是他成功的又一要素,蔡蘇建透露,在市場行銷和管理方面,文化水平不高的他認準一個理就是誠信,寧願自己吃點虧也不讓對方受損。他賣出去的仔豬必須嚴格做好免疫接種,必須是健康合格的仔豬,實行“三包”即包質量、包成活、包技術。如果在售後15天內發病死亡,將全額賠償。這些年來,在老客戶穩定的情況下,不斷有新客戶慕名而來,生意不斷擴大。“誠信”是他成就事業的又一大法寶。
圖片圖片

爭當農民致富帶頭人

蔡蘇建養豬致富了,買了數台車子拖拉機,但他沒有忘記鄉親們,近年來,蔡蘇建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實施“五統一五免費”即統一提供飼料、統一免疫、統一技術規程、統一銷售肥豬,免費培訓養殖技術、免費提供良種公豬精液、免費疾病診斷、免費提供免疫程式、免費交售運輸費的方式帶動周邊1200戶農戶養豬,戶平增收5000元以上。當地農民不出村便可在豬場打工或從事公司的其它勞務活動。
如今蔡蘇建已是以生豬養殖為主的農民企業家,回首這些年的創業經歷,誠信、實幹是最重要的,當然也離不開黨和政府對我的關懷。”蔡蘇建說,“以後,我將繼續當好養豬致富帶頭人,讓更多的農村人富起來,將養豬事業發揚光大,並稱還要在香港註冊一個奢侈品協會,目的是把養豬飼料也做成中國民族的奢侈品,讓眾多消費者能吃上用奢侈品餵養的豬,用他的話,奢侈無處不在,包括豬飼料和豬肉。

圖片圖片

蔡蘇建對養豬技術精益求精,在生豬預防防疫上,也很有一套,養豬管理、飼料配比和豬病防疫方面的書籍,他一次就買了幾十本,他每晚研究大半夜,從不知道疲倦。他同時購買了多種防疫用的醫療器械,剛開始學習對豬進行注射疫苗時,多次被豬的蹄子蹬傷,手上鮮血直流,但他並沒有被嚇退卻,一邊找獸醫指導的同時,並一如既往地進行操練,結果他練出了一手絕活。一個人進行疫苗注射,遊刃有餘,贏得了同行業同志的高度稱讚。
蔡蘇建養殖致富後,他鼓勵別人也發展養殖業。給別人說起養畜帶來的好處滔滔不絕。職工何地凱想走養豬致富的路子,蔡蘇建大力支持,並幫助何地凱籌建圈舍,購買種豬和籽豬,並把自己的養豬方面的技術書籍,全部送給何地凱,還把自己的養殖經驗,毫無保留的全部講給小梁聽,在蔡蘇建的全力幫助下,何地凱的豬圈開始有了起色。2006年,粱學斌購進了生豬12頭,從小處開始做起,逐步向前發展,2010年,有了養殖經驗的何地凱,擴大了養殖規模,新建豬圈120平方米,購進生豬42頭,當年獲利潤超過了萬元。如今,小何的養豬業紅紅火火。而今天,蔡蘇建也要和他的養豬夥伴們,開始打造自己民族的養豬品牌。
圖片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