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9年9月-2009年6月就讀於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獲學士、博士學位;
•2009年7月-2011年7月,作為引進人才留校在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作,副研究員(聘);
•2011年8月-2012年1月,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研究員(評);
•2012年2月-8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學部 兼聘 負責項目管理工作;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訪問學者(國家公派留學全額資助) (Surface Processing & Mechanics Group,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Division,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2014年7月,入選西南交通大學“竢實之星”;
•2015年6月,增列為博士生導師;
•2015年8月-今,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進修經歷
·2010年2月-2011年1月,四川大學出國人員外語培訓部進修英語;
·2015年4月-2015年7月,西南交通大學首屆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班。
主要貢獻
主持項目
一、主持(在研)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複雜環境下曲面接觸扭轉微動磨損機理研究(U1530136) (2016-2018)(主持);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流致振動誘發間隙配合面衝擊微動磨損的基礎研究(51375407) (2014-2017)(主持);
3.2016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醫學類專題研究項目-隱形眼鏡材料在複雜曲面環境下扭轉微動摩擦學服役行為研究 (2016-2017)(主持);
4.浙江省“機械工程”重中之重學科開放基金-海水環境條件下衝擊磨損機理及防護研究(GK150201201003-3)(2016-2017)(主持);
二、主持(已結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無渣軌道扣件系統鬆動的摩擦學機理研究(51005192) (2011-2013)(主持);
2.中國科學院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醫用純鈦及鈦合金離子注入層在人工體液中的扭動微動摩擦學特性研究(0903) (2010-2012)(主持);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科技創新項目-扭動微動磨損摩擦學第三體形成、演變及其作用機理研究(SWJTU09CX020)(2010-2012)(主持);
4.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新教師基金-扭動微動摩擦學第三體的形成、演變及其作用機制研究(2010018 4120002)(2011-2013)(主持);
5.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高速鐵路扣件螺紋摩擦副微動磨損機理及其防護研究(SKLMT-KFKT-201007) (2011-2013)(主持);
6.機械設備健康維護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表面紋理化對衝擊微動磨損的防護機理研究(201 303) 2013-2014(主持)
參與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複雜環境下曲面接觸扭轉微動磨損機理研究(U1530136) (2016-2018)(主持);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流致振動誘發間隙配合面衝擊微動磨損的基礎研究(51375407) (2014-2017)(主持);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無渣軌道扣件系統鬆動的摩擦學機理研究(51005192)(2011-2013)(主持);
4.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新教師基金-扭動微動摩擦學第三體的形成、演變及其作用機制研究(2010018 4120002)(2011-2013)(主持);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科技創新項目-扭動微動磨損摩擦學第三體形成、演變及其作用機理研究(SWJTU09CX020)(2010-2012)(主持);
6.中國科學院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醫用純鈦及鈦合金離子注入層在人工體液中的扭動微動摩擦學特性研究(0903) (2010-2012)(主持);
7.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高速鐵路扣件螺紋摩擦副微動磨損機理及其防護研究(SKLMT-KFKT-201007) (2011-2013)(主持);
8.機械設備健康維護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表面紋理化對衝擊微動磨損的防護機理研究(201 303) 2013-2014(主持)
9.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蒸汽發生器690合金傳熱管微動磨損性能研究(2012-2014,2010ZX06004-18)(參加);
10.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核電廠設備摩擦係數測定試驗(2015-2016,20 10ZX06004-18)(技術負責人);
11.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蒸汽發生器抗振條對傳熱管抗磨損性能影響試驗(2015-2016,2010ZX06004-18)(技術負責人);
12.廣州捷運五號線直線電機安全托耐磨材料選型研究2014(中車四方)(參加);
13.美國能源部(DOE)與殼牌公司(Shell)聯合課題“Ionic liquids as multi-functional lubricant additives to enhance engine efficiency,” collaborated with Shell Global Solutions (US) Inc., $1,200,000, awarded (DE-FOA-0000239) by the Office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EER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FY 2012-2014.(參加);
14.美國能源部(DOE)與通用公司(GE)聯合課題“Ionic liquids as novel lubricants for engine applications,” CRADA with General Motors Corp., $1,000,000 funded by DOE EERE, FY 2009-2013(參加);
15.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了西南交通大學首個“973”項目-高速列車安全服役關鍵基礎問題研究、參與了“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十餘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學術論著
擔任《摩擦學學報》第七屆編委(2014-)。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第一屆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2013-)。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摩擦學設計專委會委員、秘書(2013-)。
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
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科技委員會委員。
擔任《Wear》、《Tribology International》、《Tribology Transaction》、《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Journal of Biomimetic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University》、《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f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Materials and Design》、《Vacuum》、《Nuclea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中國有色金屬學報》、《摩擦學學報》、《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功能材料》、《蘭州交通大學學報》、《中國電力》、《東北大學學報》、《西南交通大學學報》、《中國測試》、《振動與衝擊》、《中國石油大學》(自然科學版)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的審稿人。
近5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120餘篇論文,其中被SCI收錄50餘篇、EI收錄50餘篇。申請11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項實用新型專利。
參與承辦學術會議
2010年4月,“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RETTING FATIGUE”Chengdu, China April 19-21, 2010,國際會議秘書;
2010年7月,清華大學-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摩擦學學術研討會,會議秘書、聯絡人;
2011年10月,第九屆兩岸三地先進制造會議會議秘書;
2014年8月,2014年全國摩擦學設計專委會學術研討會 會議秘書長、聯絡人;
2014年11月,NSFC機械工程學科2014年度青年/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啟動會,會議秘書、聯絡人;
2015年10月,第十二屆全國摩擦學大會暨2015年全國青年摩擦學學術會議,大會秘書、聯絡人。
獲獎記錄
2016年論文獲得《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期刊Most Downloaded Articles ;
2015年獲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優秀論文獎;
2015年獲得《International Tribology》期刊2010年-2015年最佳論文引用獎;
2014入選西南交通大學“竢實之星”高層次建設人才計畫;
2014年《中國有色金屬學報》優秀審稿人;
2012年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一等獎(8/8);
2012年,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 ;
2009年獲第六屆詹天佑鐵道科技獎專項獎(1/1);
攻讀博士期間獲四川省三好學生(2008年)、四川省優秀畢業生(2009年)、西南交通大學優秀博士論文(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