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天后宮

蓬萊閣天后宮與其他地方的天后宮設計大同小異,過正門,就是鐘鼓樓。 過了戲台,就是蓬萊閣天后宮的前殿。 踏入垂花門就是天后宮三進院落。

山東蓬萊閣以“八仙過海”傳說故事著稱。但蓬萊閣中的天后宮也因其歷史悠久、規模雄偉而名聞遐邇。天后宮位於蓬萊閣的“丹崖仙境”牌樓後正中,額曰“顯靈”,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築結構是四進院落,南北朝向,自南向北依次為正門、鐘鼓樓、戲樓、前殿、垂花門、東西廡、正殿東西耳房、後殿。據歷史記載,蓬萊閣天后宮始建於宋崇寧年間(1102一1106年),廟額為“靈祥”。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麗,因遇路風“八舟溺七”後獲媽祖庇護,唯路允迪坐舟有驚無險。路允迪奏明聖上,擴建成四十八間規模。道光十六年(1826年)毀於火災。第二年重修,把原來“靈祥”改為“顯靈”,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天后宮之一。
蓬萊閣天后宮與其他地方的天后宮設計大同小異,過正門,就是鐘鼓樓。鐘鼓樓雖然不大,但很別致。在鐘樓北側通道間立有三塊很有價值的碑記,即《坤爻石記》、《八松石亭記》和《重修白雲宮、海神廟、天后宮、蓬萊閣記》,記述了蓬萊閣的滄桑。
一進院落除了鐘鼓樓外,還有大戲樓,為木石結構的二層樓閣建築,坐南朝北,面對天后宮前殿。一層有南北通道,二層半部為戲台,半部為演員活動處。戲樓上一幅對聯“樂奏鈞天潮汐聲中喧島嶼,宮開碣石笙歌隊里徹蓬瀛”的長聯是對戲樓的真實寫照。傳統上,這戲台是廟會演戲的地方,戲台面對天后宮是要演戲給媽祖看的意思。現在,每年農曆正月十六天后宮廟會,都在戲台上演俚俗戲劇,已形成了特定的民俗。
過了戲台,就是蓬萊閣天后宮的前殿。前殿位於一進院落北端,也稱“馬殿”,寬11米多,進深6米多門上額題“天后宮”,還有對聯“佑一方潮平岸闊,護環海風正帆懸”。內供嘉應嘉佑兩護神。穿過前殿,進入二、三進院落之間的垂花門。這垂花門是其他天后宮比較少見的。垂花門為單脊雙出檐開山木結構建築。垂花門兩邊各有倒垂貼金花蕊,造型古樸別致。在封建社會,垂花門是一顯貴的象徵,未經許可不得進入。
踏入垂花門就是天后宮三進院落。天后宮正殿坐落在這裡。正殿寬16米多,進深14米多,前明廊立柱4根,兩兩相對,額題“道德神仙”,明廊兩邊牆壁分別鑲嵌《重修天后宮記》和《重修天后宮碑記》刻石,殿內有八支金色柱子,其中有四根是鐵力木。這鐵力木質地堅硬,經久不裂,使天后宮正殿堅固無比。正殿中央1米台上為三面大小水紋木格神龕,內供奉3米多高的天后雕塑像。左右兩邊各立二侍女。殿內兩側皆為高台,塑有8尊神像,分別為四海龍王、傳達天帝旨意的文官、手持萬法歸宗的文官、傳達天后旨意的文官、掌管文印的文官。這天后宮中龍王為媽祖站班,是因為相傳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麗前曾經祭拜過龍王,要求庇佑,結果遇大風,“八舟溺七”。後來只有求媽祖,媽祖顯靈,才使路允迪免於遭難,所以龍王不如媽祖,只好為媽祖站班了!媽祖正殿因香火旺盛,在道光年間被火燒殆盡,後重建時在後照壁上刻寫“烏龍壓鎮”,把火災鎮住。
四進院落也就是天后宮最後邊的一座建築物——後殿,也是媽祖寢殿,建有東西耳房,形制小巧,用料考究。檐下兩端採用磚雕,亦圖亦文,圖文並茂。磚雕的文字聯結而成為五言絕句一首:“直上蓬萊閣,人間第一樓;雲山千里目,海島四時秋。”後殿底層寬13米多,進深7米多,額題:“福賜丹崖”,意為媽祖能福佑丹崖,丹崖為蓬萊閣地方的別稱,因該地皆呈丹色。殿內用雕花板隔二為三,刻雕各種故事:“喜鵲登枝”、“松鶴迎年”、“福滿四方”等。二樓為媽祖梳妝樓,寬13米多,進深5米多,擺設各種臥具。
蓬萊閣天后宮在建築上有獨特之處,更重要的是八仙道教、洋洋眾仙,媽祖的神威令這些仙人們留下地盤,還為媽祖助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