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蓉菜,成都菜的簡稱,成都菜即是成都川菜,因成都簡稱蓉,故成都川菜簡稱蓉菜。蓉菜屬於川菜體系,是川菜的重要組成。川菜體系三大風主流地方味流派是以成都為中心、包括樂山在內的川西地區的上河幫川菜,以重慶為中心包括川東地區的大河幫川菜,以自貢鹽幫菜、內江糖幫菜、瀘州河鮮菜、宜賓三江菜共同為特色的川南地區的小河幫川菜 。三大河幫菜稱為當代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風味流派,代表著川菜發展的最高藝術水平。
蓉菜不能代表整個川菜,上河幫川菜、小河幫川菜、大河幫川菜共同組成整個川菜體系。
蓉菜釋義
蓉菜獨具體系,是川菜三大流派分支菜系之上河幫川菜核心,但不完全等同於川菜。任何一個分支菜系都不能代表全部川菜系,蓉菜只能是川菜系的一個分支組成。如同川菜不能代表整箇中國菜,川菜只是中國菜的一個組成。
四川地大物博、區域眾多,各地方人們的飲食習慣與習俗,是在大同中有差異。大同是指川菜的核心特點相同,都離不開具有川菜味魂之譽的豆瓣與花椒兩大調味品,差異是指各地的用料與烹調口味大有不同。
以回鍋肉為例,雖然三大分支菜系都使用了豆瓣,但蓉菜的標準配菜只用蒜苗;而重慶菜除了蒜苗,還要加入青椒等其他原料。再以魚香肉絲為例,蓉菜配菜以木耳絲、萵筍絲為主,並使用小香蔥花,調味酸甜各味平衡;重慶菜則是以純肉絲為主,不加木耳絲、萵筍絲,使用大蔥粒,即俗話說的凳凳蔥,調味上糖的用量更大,甜味稍足。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充分說明三大河幫菜在烹調上有著諸多差異,產生這樣的差異是由於各地區人們的飲食習俗的不同,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如此在長期的生活中,就各自形成了在特定的地域內具有自己特色的風味菜系。鑒於川菜分支菜系的差異很大,因此各分支菜系制定自己區域內的菜系標準就顯得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工作。川菜系的三大分支菜系中,目前僅有大河幫之重慶菜制定了菜系標準,其他支系暫無制定自己的菜系標準。制定川菜各分支菜系的菜系標準,各地行業協會應當在這一工作中起主導作用,是川菜發展需要完成的一件大事,是川菜領先於其他菜系、繼續領軍中國菜走向世界的重要理論基礎。
社會上籠統叫作川菜標準或者川菜製作規範的提法並不科學,因為川菜三大分支菜系差別很大,不能把自己分支菜系一個標準強加給具有眾多飲食人群基礎、飲食習俗又不同的另外兩大分支菜系。各自的標準有適用地域的限制,不同分支菜系應當分別製作菜系標準,這樣才能體現並規範統一飲食習俗地域的菜品標準化,製作有章法可依、有標準可行。目前,重慶出版的《渝菜標準》,無疑對整個川菜三大分支菜系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蓉菜優勢
蓉菜的吸收革新性和文化塑造性最強,源自四川各地的川菜,都能很快被成都菜吸收改良,以其製作精緻被二次推出,流行開來,影響深遠。加之成都具有眾多飲食文化人士和研究學者,經過他們對菜品的文化打造和提升,一經推廣便成為川菜的經典。
蓉菜研究誤區
成都飲食文化的專家學者所研究的川菜和所寫的川菜著作,都基本是關於成都地域的川菜,即成都菜,而不是整川菜。這個問題伴隨川菜文化的研究與發展一直存在,從當年的《川菜烹飪事典》到《川味河鮮烹事典》,再到《百年川菜傳奇》等專著,無不是以成都菜為核心,無不是以成都菜代表整個川菜。研究成都川菜文化的人士大多都是成都本地人,從小對成都熟悉,對本地川菜飲食充滿感情,而對四川各地少有深入考察,導致了市面上關於川菜研究的著作,幾乎都是等同於成都菜研究。不了解川菜的人讀了這些川菜專著,往往就誤認為成都菜就是整個川菜。這是目前川菜研究最需要改進的認知誤區。
蓉菜現狀
查閱成都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首頁的蓉城新聞里,有兩則提到成都菜的新聞報導。上河幫菜這樣與小河幫菜、下河幫菜存在差異性的風格菜品是一直都存在的。
袁庭棟的金沙講壇第三講《講述成都幸福感》 就有這樣的記載:“歐元之父”、世界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蒙代爾對成都美食的評價:“成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我非常喜歡。我愛成都菜,成都菜太美味了。”
《成都和友好城市謝菲爾德有巨大合作空間》 的新聞稿里更是有這樣的記載:美食,永遠是成都這座城市的主題之一,在被聯合國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後,成都美食也成為一張國際名片。“成都菜都好辣啊。”羅斯哈哈一笑,“但真的很好吃,成都獲得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是實至名歸,在成都,你永遠不會覺得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