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寅山

蒲寅山(?~1738),別號蘿h王,瑤族,清代農民起義領袖。城步縣大水圖家漿山(今柳寨鄉)人。自幼習武,秉性剽悍,好打抱不平,在扶城峒、大水圖一帶苗、瑤各寨中頗有威望。清雍正六年(1728),喜塔拉氏向雍正皇帝上琉,奏準採用“雕剿法”治苗。於是,武岡營及城步縣署下令並多次進入村寨收繳環刀、標槍等自衛兵器,還規定苗、瑤“以物往市,先報地方官知會、塘汛查驗”,蒲寅山等苗、瑤酋長對此不滿。

雍正十二年,城步知縣蔣德重會同武岡營游擊藍美林在苗、瑤各寨搜繳兵器的同時,任意捕人,蒲寅山秘密串通綏寧縣瑤酋鳳老一,在家漿山、竹岔山一帶,憑藉高山險阻,“糾分拒官兵,殺傷官吏”,聚義起事。翌年,義軍根據地從竹岔山擴張到扶城峒應聲岩、橫嶺峒綏寧縣黃桑坪一帶。並在應聲岩擊敗前來征剿的知縣蔣德重、武岡營游擊藍美林和永州千總龔作率領的官兵。乾隆元年(1736),寶慶協把總李如松率兵攻家漿山,也被義軍殺死。 乾隆三年,清廷為了加強對蒲寅山義軍的防禦和鎮壓,移新化縣白面巡檢司至城步縣寨頭,置寨頭巡檢司,常駐官兵節制竹岔山下的苗、瑤土民。四月,襄陽總兵李琦受湖廣總督之命,率3000餘名官兵進攻竹岔山,蒲寅山、鳳老一誘敵於龍開口,李琦中伏大敗,清兵死300餘人。六月,李琦用重金收買一義軍內奸引路,從家漿山攀緣而上竹岔山,襲入瑤營,義軍腹背受敵,蒲寅山突圍時被官兵殺害,義軍大部分被殺。附近苗、瑤各寨男丁或隱避他鄉,或被官兵濫殺。婦女及5歲以下幼小子女被官兵。在隔越菌疆之處變賣,得價以分賞有功兵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