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譯
中文:蒂凡尼窗、彩色玻璃窗
英文:Tiffany window
風格特徵
彩色玻璃窗作為一種極具創造性的藝術,最初的形成是依託於建築結構體系的演變。哥德式教堂的肋架券減輕了拱頂重量,和諧了各個構件之間的關係;飛券則平衡了中艙的側推力,將教堂重量轉移至外部地基,從而擺脫了厚重的牆體,減輕了建築的負荷。所有這此因素使大而積的開窗得以實現。從哥德式教堂大殿的高度來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這種演變過程:大殿高度分為四層:連拱廊、台廊、樓廊和高窗。公元1200年的沙特爾大教堂,台廊消失,便於加大窗子並加高大殿的連拱廊。到了公元1250年的亞綿主教堂,演變為樓廊深處牆壁開窗採光,令大殿光線充足。直至公元1450年的魯昂聖旺大教堂,整個開間成為一面巨大的彩色玻璃窗。依靠空前未有的結構創新和對技術極限的追求,彩色玻璃窗的開口尺寸不斷加大,牆而的比例不斷減小,最終形成哥德式建築最有代表性的特徵。“這也雄辯地說明,建築的藝術樣式風格,必須依附於相應的結構技術”。
發展歷史
彩色玻璃窗的發展和玻璃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早期巴西利卡和拜占庭教堂只是偶爾使用花窗,但直到在聖丹尼斯修道院,彩色玻璃才第一次在裝飾和結構上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玻璃冶煉技術的高峰時期同時也是教堂發展的高峰時期。這種成正比的對照關係對彩色玻璃的製作上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彩色玻璃窗的製作上藝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公元11世紀,需先在木板上標出長和寬,之後在其範圍內畫上圖案,切割玻璃,嵌在鉛條中組成圖案,並在兩面焊接。
2)公元12世紀~公元14世紀,先用鐵欞把窗子分成格子,用上字形截面的鉛條在格子裡盤成圖畫,彩色玻璃就鑲在鉛條中間。
3)公元15世紀,隨著玻璃彩繪的發展,鉛條越來越不受重視,玻璃多為白玻重油彩。
4)公元18 世紀,混色玻璃發展並大眾化,廣泛套用於家居與教堂。在此過程中,銅箔漸漸取代了鉛條,從教堂外部可以清晰地辨認出黑線條和光線組成的格線。
隨著製作上藝的發展,彩色玻璃窗的色彩也大致分為三個演變階段:
1)公元11世紀,玻璃片面積小,透明度低,整體色調統一而沉穩。這個時期更重視描述某種思想而不是實際的形象。
2)公元13 世紀,隨著燒制玻璃技術進步,玻璃塊分格變得疏闊,圖畫內容也儘量簡略,色調也不統一,削弱了其裝飾性。
3)公元15世紀,因為銀著色劑的發明,能夠描繪黃色頭髮和金色服飾,這個時期便直接在玻璃上繪畫,更重視圖案而不是氣氛的營造。
如此演變下來,雖然整體的藝術風格由恍惚迷離走向明確肯定,但是對圖案的重視超過了氣氛的營造,這也驗證了“藝術與技術並不一定向同步發展的”。
比起枯燥的說教,教會需要“傻子的聖經”來弘揚教義,極富感染力的彩色玻璃窗無疑比枯燥的說教更有效。玻璃窗上的圖畫大多以《新約》故事為內容,包括了聖物移送、耶穌最後晚餐、出埃及記、以賽亞等,內容非常世俗化,不識字的信徒們以此訴諸感觀的手段來救贖靈魂,寄託了他們對生活的期望。半富的內容需要多變的形式為載體,具體表現在窗框樣式和畫而構圖上。眼洞窗、圓花窗和火焰窗是三種主要窗框形式。眼洞窗是流傳最廣的哥德式窗戶式樣。圓花窗的作用在於給大殿和耳堂的彎頂採光,其直徑可達10 m,為了抵禦風的推力,有各種不同的組合。火焰窗派生出火焰風格,其窗權的構架曲折蜿蜒猶如風中擺動的火焰。
除了窗框結構上的多樣化外,其畫而本身也存在構圖上的多樣性。
房龍說:“哥德式的建築形式是尋求更多的光線和更大的空間的必然結果。”彩色玻璃窗通過形式和色彩的語言,通過對透明、精緻的追求,模糊了空間與體積的界限,達到空間的融合和各部分的統一。對哥特空間的理解應當不僅僅是一種封閉的體積和幾何的限定,它是光的作品,由光線而改變。對內部空間而言,它起到了光線過濾的作用,使室內的光線因此變得非常柔和;同時,它還提供了額外光源,使室內空間更加寬敞,擺脫了傳統厚重牆體的約束;此外,它使室內空間依靠光線的穿透而產生引人入勝的光影效果,是氣氛形成的技術手段。對外部空間而言,它深深影響了建築的結構和形象:它使得結構和細部處理上能夠相互契合,用雕鏤的部件改變大塊體積的單一感,打破了外部牆壁的緊密結構,減弱了建築立面上的水平感和重量感;同時豐富了建築整體形象,突出了建築的宏偉華麗和優雅飄逸,體現了建築明快、亮麗的情感因素,襯托出周圍門面的輕盈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