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森

董秀森,建昌縣黑山科鄉楊樹底下村黨支部書記。 2003年3月12日,董秀森當選楊樹底下村村委會主任,之後黨員選舉他當了村黨支部書記。 董秀森背著妻子用家裡的門市房作抵押,貸了10萬元。

董秀森,建昌縣黑山科鄉楊樹底下村黨支部書記。建昌縣黑山科鄉楊樹底下村是省級貧困村。2003年前後,全村人均收入只有六七百元;一條不能稱為路的河溝路,出行極其困難;國小校舍用了30多年了,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冬天孩子們凍得伸不出手來;村子外債30多萬元,鄉親們致富無門,沒有奔頭……人們給楊樹底下村送了個外號:“癌症村”!董秀森憑著在部隊里掌握的一手過硬的建築施工本領,他和妻子組建了一支三四十人的建築施工隊。對家鄉飽含著感情的董秀森總想著為家鄉乾點事兒。2003年3月12日,董秀森當選楊樹底下村村委會主任,之後黨員選舉他當了村黨支部書記。村民稱他為“老兵書記”。
2003年七八月份,楊樹底下村國小校舍出現了嚴重的險情,100多名孩子被迫在租用的四棟閒置民房裡讀書。窗台、炕上都成了孩子們學習的地方。孩子們輪流上課,連個活動的空地都沒有。董秀森經反覆考慮,決定自己借錢蓋新校!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又向親朋好友們求助,湊了8萬元,但還是不夠。董秀森背著妻子用家裡的門市房作抵押,貸了10萬元。隨後,建昌縣教育行政部門專門撥了10萬元,用於支持學校建設。2003年10月,兩棟共九間校舍基本建成。董秀森四處“化緣”弄到的課桌椅運到了。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到新校舍上課。而董秀森則默默地擔負著每年1萬多元的貸款利息。2004年之前,楊樹底下村可以說沒有路,所謂“路”就是河溝。晴天是道,雨天是河,除了腳踏車、馬車和三輪車,別的車根本進不了村。交通不便是楊樹底下村多年的“病灶”。2006年5月1日,第一批移民24戶興高采烈地搬進了新家。待第二批工程開始施工時,錢用光了,能想的三年多時間,楊樹底下村的人均年收入由六七百元提高到2100元。曾經病入膏肓的“癌症村”,在“老兵書記”的帶領下,正大步向健康、和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邁進!
201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