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山巔古祠今猶在
祠堂系庭院式複合院建築,共兩進,呈“日”字形布局,分正廳、中廳、下廳,兩邊廂房連通;採用穿逗式、抬梁式房架,木石結構,工藝精湛。
該祠整個建築中不見一片磚塊,用石近500立方米,用石料之廣和用量之大實為罕見,祠堂旁的兩個儲水池就是當年工匠取石料時留下的。
除了建築,古祠的奇特還在於地理位置。它地處山巔,陡峭岩壁與石築牆體渾然一體。在葉家祠的東南北三方,相隔數里便可望寨子山峰及祠堂建築輪廓,而登上山頭環顧四野,河流山川、銀蛇般的交叉大道、鬱鬱蔥蔥的田野以及錯落有致的民居新房盡收眼底。
祠內現存有28通碑刻。根據碑刻記載,葉家祠始建於清嘉慶十五年 (公元1810年),當時修建了第二進的正廳、中廳及兩邊的廂房,嘉慶二十二年,葉氏家族對其進行擴建,同治三年維修。新中國成立後,金耀鄉國小曾將葉家祠作為教室,所以保存基本完好。2007年,葉家祠被公布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尋根 葉氏離了麻城縣
在仁壽縣北斗鎮 ,葉氏並不算大姓。祭祖尋根,葉家祠的“根”到底在哪兒?翻閱近兩尺高的族譜,一條尋根之路漸漸清晰起來。
元末明初,在湖廣填四川的大遷移中,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李子壩中板橋的葉應龍、葉應虎、葉應祥三兄弟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仁壽縣北斗鎮,三家人分別散居在閔家灣、牛角灣、小河嘴(均為老地名)。
時光流逝,葉氏兄弟後人經過上百年的打拚,慢慢在四川紮下根來,隨著實力的壯大,於清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建起現在的葉家祠。
目前,葉家祠已成為仁壽葉氏後裔的祭祖、聯絡情誼的地方。從2003年開始,每到清明節,葉氏後裔都會從四面八方回到故鄉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