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

部隊簡介

在“華支”成立之前,菲律賓華僑各勞工團體聯合會(簡稱“勞聯會”)把所屬團體的救亡骨幹組織起來,撤退到中呂宋、南呂宋開展短期軍政訓練,由羅理實任訓練班主任,王漢傑(蚶江水頭人)任副主任。在短短的三十天裡,王漢傑等人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理論聯繫實際,為訓練班幹部講解了“組織建設”、“統一戰線”、“政治工作”、“游擊戰鬥”等課程。在畢業典禮那一天,訓練營地附近突然響起了槍聲,王漢傑立即緊急集合隊伍,撤退到安全地帶,從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損失;並使受訓的骨幹先後走上各自的崗位,從事抗日活動。
1942年5月19日,“華支”正式成立,王漢傑任隊長,在艱苦的鬥爭環境中,“華支”從小到大,越戰越勇,從最初的52人發展到下轄6個大隊,700多人。除王漢傑外,石獅彭田人蔡奕慈任南呂宋大隊副指導員、石獅容卿人蔡漢源任第四大隊隊長。1945年7月4日,菲律賓全境光復。“華支”指戰員堅持戰鬥三年多,輾轉菲島14個省份,前後進行大小戰鬥260餘次,殲敵2000多人。“華支”的英雄們以崇高的獻身精神和頑強的鬥爭意志,為中華民族贏得了榮譽。菲律賓軍隊諾若捷少校在呈報司令部的檔案中,高度讚揚這支華僑抗日隊伍:“華支的官兵都是外國公民,按義務來說,他們可不必擔負直接抗敵的責任。可是,他們自始至終同我們並肩作戰,一直堅持到最後勝利。”
在壯烈的戰鬥中,包括南呂宋大隊副指導員蔡奕慈(彭田人)在內的70多位“華支”英烈為反抗日軍侵略者,為捍衛菲律賓的獨立自由而犧牲。據史載,那是1945年1月26日,盟軍決定進攻內湖省的日軍陣地,“華支”擔任正面攻擊的重任,蔡奕慈親赴火線指揮作戰,當天上午8時戰鬥打響,“華支”戰士奮力衝殺,敵軍負隅頑抗;激戰中,蔡奕慈身先士卒,拼殺在前,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2歲。噩耗傳來,戰士們無不咬牙切齒,誓殲頑敵,為烈士報仇;戰至下午6時,敵守軍全部被殲,“華支”配合盟軍乘勝收復仙沓古律示市。

祖國關懷

2005年6月12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吳紅波、領事參贊郭少春和領事於建明專程前往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簡稱“華支”)退伍軍人總會會所,看望了二戰期間在菲抗擊日本侵略軍的華僑老戰士及其後裔,並代表使館為該會擴建菲律賓華僑抗日烈士紀念館捐款10萬比索。

後人紀念

2012年5月30,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簡稱“華支”)退伍軍人及其後裔,在菲律賓舉行“華支”成立七十周年紀念大會暨新屆職員就職典禮大會。
 中國廈門、泉州等地歸僑聯誼會及原“華支”隊員和他們的後裔出席盛典。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將領葉飛將軍的小女兒葉之樺也應邀出席大會,還到菲律賓南安公會會所參觀,與南安鄉親們座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