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菲利普鮑林,亞洲英文周刊《遠東經濟評論》前主編,現居香港的專欄作家。1973年加入《遠東經濟評論》,1988成為第四任主編,直至1992年因與母公司道瓊斯意見不合而被解職。他後來成為《南華早報》和《國際先驅論壇報》的專欄作家。
主要文章
《歐洲不需要中國的錢》
著名專欄作家菲利普·鮑林2011年11月2日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歐洲不需要中國的錢》的文章認為,從整體來看,歐洲並不需要中國的錢。中國以前似乎是要與歐洲做朋友,其方式就是對歐洲部分國家的國債發行做出積極評論,儘管它沒有投入太多資金。如今,中國則希望歐洲在一系列貿易問題上做出讓步: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解除對華高科技出口禁令,減緩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讓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等。
《所謂的“亞洲價值觀”往往是禁不起考驗的》
1994年8月2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刊登了專欄作者菲利普·鮑林的文章,題為《所謂的“亞洲價值觀”往往是禁不起考驗的》。這篇文章批評李光耀提倡的“亞洲價值觀”,文章超出了正常討論的範圍,作者聲稱,“新加坡目前也存在著中國傳統的王朝政治”。這篇文章當然引起李光耀等當事人的強烈不滿。雖然《國際先驅論壇報》在同年8月31日刊登了一則道歉啟事,聲明這種說法毫無根據,吳作棟、李光耀和李顯龍三人還是以誹謗罪名起訴該報。1996年7月26日,新加坡高等法院判決,這篇文章影射李光耀和當時的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行為腐敗,搞裙帶關係,而當時的總理吳作棟則在李光耀的指示下,對這些行為給予協助,並成為他們的同謀,是對他們作出了“導致嚴重傷害的攻擊”。這篇文章已影響到起訴人執行公職和治理國家的能力,使他們感到氣憤,並攻擊了他們所堅持的政治信念的核心。法官宣判此案的三名答辯人得賠償吳作棟30萬元新幣、李光耀和李顯龍各35萬元新幣,賠償總額為95萬元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