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榮譽
國家榮譽
•全國重點鎮
•國家級生態鄉鎮
•國家衛生鎮
•國家園林城鎮
•全國美麗鄉
•中國可持續發展百強鄉鎮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強鄉鎮
•中國綠色小康百佳鄉鎮
•中華詩詞之鄉(從中華詩詞學會傳來訊息,高郵市及界首鎮、臨澤鎮、三垛鎮和菱塘回族鄉獲得中華詩詞之鄉稱號,為我市再添嶄新的文化名片。高郵市在中華詩詞之鄉創建過程中創新工作模式,以全市創建帶動鄉鎮創建全面展開,此次“一市四鄉鎮”創成中華詩詞之鄉,成為全國範圍內的一個特色做法)
•中國最具魅力穆斯林城鎮
•長三角城鄉一體化建設範例鄉鎮
•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單位
•全國文明村鎮
•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
•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05年5月、2009年10月和2014年9月連續三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光榮稱號)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
•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
•國家火炬特種電纜特色產業基地
•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
江蘇省榮譽
•在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該鄉被列為省委書記羅志軍聯繫點。
•江蘇省特色景觀名鎮(鄉)
•江蘇清真美食之鄉
•江蘇省詩詞之鄉
•江蘇省水美鄉鎮
•江蘇省創新型試點鄉鎮
•江蘇省重點鎮
•江蘇省園林小城鎮
•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
•江蘇省“十大”體育名鄉
•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鄉鎮
•江蘇省文明鄉(鎮)
•江蘇省文明鄉鎮標兵
•江蘇省民族團結先進集體
•江蘇省重點中心鎮
•江蘇省綠化先進鄉(鎮)
•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鄉
•江蘇省環境優美鄉鎮
•江蘇省健康鎮
•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鄉鎮
市級榮譽
•揚州市社會治安安全鄉(鎮)十二連冠
•揚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揚州市計畫生育紅旗鄉鎮
•揚州市零信訪鄉鎮
•高郵市首家和諧鄉鎮
•2009年初在高郵市率先被命名為“全面小康鄉”
•高郵市委專門作出了“全市鄉鎮學菱塘、全面達小康”的決定
簡介
全國重點鎮:菱塘回族鄉位於高郵湖西地區,高郵湖西畔,西與安徽天長市毗鄰,南倚神居山,三面環湖,一側臨山。1988年5月12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江蘇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現轄6個村和2個社區,總面積53.9平方公里,區域劃分為工業集中區、城鎮建設區、民族旅遊區、高效種養區等四大功能區,人口2.3萬人,其中回民7000多人。
綜合實力
2018年工業開票銷售61.36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6億元,工業入庫稅收1.86億元。新增規上企業3家,總數達55家。新增高效設施農業510畝,農業增加值達3.23億元,清真村創成揚州市十佳休閒觀光農業單位。實現建築業施工產值90億元。實現服務業增加值8.56億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3.35萬元。全年實現工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個、5000萬元項目2個。實現工業竣工億元以上項目3個、5000萬元項目2個。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38.18億元;財政收入2.23億元;公共預算收入1.14億元。
2015年在全國1200多個民族鄉中經濟總量位居第四,已初步形成了電線電纜、新能源新光源、服裝輕工、機電建築、高效農業及清真食品、特色旅遊及服務業等六大基本產業。
目標
奮進目標是:一個倍增,即:力爭到2015年底,主要經濟指標在2010年的基礎上實現倍增,GDP年遞增10%,全部工業總產值年遞增20%,開票銷售年遞增20%,財政收入年遞增15%,農民人均純收入年遞增12%;一個達到,即:2016年底,人均GDP、城鎮化率、信息化發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綠化水平等主要指標達到省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體系要求;一個實現,即:通過今後幾年努力,在全國民族鄉鎮中率先邁向基本現代化。
創新
創成省創新型試點鄉鎮 ,菱塘回族鄉素有“電纜之鄉”的美譽,電線電纜產業特色明顯,逐漸形成“一廠一品”的特色,產品被廣泛套用於礦山、軍工、機電、五金、石油、化工、汽車、鋼鐵、船舶、建築等多個領域。全鄉擁有30多個系列、數萬個電線電纜品種,產品覆蓋全國絕大部分地區並出口許多國家和地區。該鄉電線電纜產業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有一批骨幹型企業和一批技術人才支撐產業發展。該鄉擁有年產值20億元以上企業1家、10億元至20億元以下企業1家、億元至10億元以下企業16家、5000萬元至億元以下企業11家、1000萬元至5000萬元以下企業30餘家。同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4家、高新技術產品120多個、各類電線電纜配套企業80餘家,擁有各類技術人才1000多人。
菱塘回族鄉歷史淵源
菱塘回族鄉位於高郵蘇皖交界處,1988年5月12日經省政府批准成立,是江蘇省唯一的民族鄉。
菱塘的回族歷史悠久,相傳700多年前阿拉伯人普哈丁來揚州傳教時,菱塘即有300多回民在此依山傍水生活,世代生息,繁衍了數千子孫,並建設了清真寺,作為本地和鄰近縣市穆斯林宗教活動的中心場所。據載,揚州也曾是對外國際貿易港口之一,初唐即有阿拉伯、波斯商人來揚經營,統稱"胡商",主要從事海上貿易,經營珠寶、香料等,人們至今還稱善識珠寶者為"別寶回子"。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田神功之亂,揚州的"胡商"遇難。《舊唐書·田神功傳》載:神功至揚州,大掠居人資產,鞭笞發掘略盡,胡商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數千人。菱塘比較偏僻,揚州城裡的少數穆斯林有可能避難來此定居。元朝征服南宋時,將中亞和西域的穆斯林組成"回回軍",以後編入"探馬赤軍"中,駐防各地,他們"上馬為軍,下馬為墾"。南宋滅亡後,元朝政府下令:"探馬赤軍,與民編同"。故南方"回回"都占山美水肥的地方定居。揚州北鄉的菱塘,地處湖畔,灘闊草茂糧豐,有利"下馬為墾"。多數學者研究認為,菱塘"回回灣"與"下馬為墾"的"回回軍"部分人極為有關。
行政區劃
菱塘回族鄉全鄉總面積53平方公里,現轄6個行政村(菱塘村、龔家村、高廟村、騎龍村、清真村、王姚村)和2個社區(文昌社區、曙光社區),23000多人,其中回民7000多人,占全鄉總人口的30%。
經濟
菱塘回族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富民強鄉目標,大力實施“科技興鄉”戰略,促進了經濟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鄉現有工業企業50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電線電纜、新能源新光源、服裝輕工、機電建築、高效農業及清真食品、特色旅遊及服務業等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以菱塘鵝、高郵鴨蛋等精深加工為主的綠色農副產品加工等,是遠近聞名的“電纜之鄉”。這六大產業的產品發展前景闊,市場容量大,生命力強,特別是電線電纜產業,大力開展技術創新,不斷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年年有新產品被國家和省批准列項為國家級、省級重點新產品、火炬計畫項目、省高新技術產品,提高了為國內外各類建設工程的配套能力,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國家火炬特種電纜特色產業基地和江蘇省智慧型電網產業基地,被譽為遠近聞名的"電纜之鄉"。
近年來,菱塘回族鄉突出"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發展主題,帶領回漢乾群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兩個率先"和"建設美好江蘇、推動科學發展"的戰略決策,緊緊圍繞樹好民族牌、建強回族鄉、造福菱塘人的特色發展思路,著力主攻工業經濟、招商引資、全民創業和高效農業規模化,
工業
工業經濟興旺發達。全鄉150多個企業逐步加快向高新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已形成以電線電纜為支柱產業,以出口服裝、玩具、兔毛製品、繭絲為輕工產業,以各類新型燈飾為電器產品產業,以菱塘清真鵝、清真食品、高郵鴨蛋、“碧湖”牌水產品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等四大行業。2017年,全鄉工業銷售額達51個億。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56項,其中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1項、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22項、星火計畫項目16項、火炬計畫項目18項,總投資近6億元,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家,高新技術產品30餘項,通過各類科技計畫項目的實施,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長點,催化了一批拳頭產品和重點企業,使該行業成為該鄉工業經濟的重點支柱產業。,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是“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鄉” 、“江蘇省職工教育先進鄉”、“江蘇省執行標準優秀鄉(鎮)”、“江蘇省質量管理先進鄉”。為營造工業加快發展的區域優勢、行業優勢、特色優勢,菱塘回族鄉不斷增加投入,加強了工業集中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和建設了總面積達3000畝的揚州市鄉鎮工業示範園區,先後引進了60多個域外投資者前來進園創業興業。
農業
農業經濟充滿生機。菱塘回族鄉呈龜背型半島地形,土地肥沃,沿湖盪灘綠地遼闊,無任何污染,為發展水產養殖業和畜禽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勤勞、聰明的回漢同胞充分利用本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經濟,已形成水產、鵝業、蠶桑、鴿業、林業五大特色產業鏈,其中水產養殖面積達10062畝,年上市普水產品500萬斤以上,特種水產品100萬斤以上;以食草為主的菱塘鵝年飼養鵝量100萬隻以上,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實施了國家計委批准的鵝業產、加、銷一體化項目,辦起了年加工能力達120萬隻的鵝肉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近6000畝的桑園每年生產蠶繭達8000擔,實行了生產、收繭、烘繭、繅絲一條龍,成為江蘇省外貿的優質繭絲生產基地;環湖大堤栽植了百萬株意揚,建成了木器行業的原材料生產基地。
旅遊業
作為江蘇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菱塘回族鄉的資源獨特,具有很好的旅遊開發潛力,如果在總體發展方向、重點項目打造、鎮區整體改造、專門團隊運作等方面再下些功夫,作為揚州旅遊、高郵旅遊的重要板塊之一的菱塘旅遊服務業將會有質的飛躍。
菱塘回族鄉發展旅遊業作為經濟發展新動力,重點實施了古菱塘清真寺(創成了3A級旅遊景區)、民族文化宮、民族廣場、民族樂園、民族大道、民族風情園等一批旅遊業重點工程,推進建設了一批如菱塘村“王鮮記”生態園、清真村林青園林等生態園、農家樂和村村景點工程,並不斷發掘“舌尖上的魅力”,打造清真食品、清真餐飲品牌,獲得了江蘇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單位等閃光名片,該鄉已先後接待了來我國參觀考察訪問的國家、地區使團及旅遊者數千人次,許多國際國內穆斯林政要及旅遊者還在清真寺做了虔誠的禮拜。
早在元朝時期,菱塘就有回民定居,此地被稱作“回回灣”。現坐落在菱塘回民集居地清真村的老清真寺,曾三易其址,但至今保存完好。據歷史記載,寺內現存一顆已有300餘年的銀杏樹和近百年的金桂、銀桂各一株,還保存著世代相傳的大明宣德年號的銅香爐兩隻,堪稱歷史文物。1989年11月,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五國駐華使節及夫人專程來到菱塘回族鄉參觀訪問,在該寺做了虔誠的禮拜。為了方便集鎮回民宗教生活,1995年投入180萬元在菱塘鎮興建了中國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新清真寺,與清真村老清真寺形成南北呼應,大大方便和活躍了全鄉以及鄰近縣、市穆斯林的宗教活動。
地理位置
菱塘回族鄉氣候濕潤,日照充足,雨量豐沛。春暖秋涼,夏熱冬寒,四季分明。
菱塘,明代名凌塘橋,清代以來改名菱塘橋。
菱塘回族鄉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高郵西湖,東臨京杭大運河,南倚神居山,西與安徽省天長市毗鄰,北與金湖縣隔湖相望,三面環水,一面臨山。地理坐標大致在東經119°20′至119°25′,北緯32°66′至32°75′之間。海拔最高點19米,最低點4.3米,主要是丘陵地帶。
交通
菱塘回族鄉交通便捷,揚菱公路串通全鄉南北,東可通向京滬高速公路,西可通向寧連高速公路,南可通向滬寧高速公路,北可由高郵湖水上運輸與京杭大運河連線,通向四方。 菱塘回族鄉距南京祿口機場180公里,車程約2小時;距南京120公里,車程約1.5小時;距上海280公里,車程約3小時,距北京1000公里,車程約8.5小時。
社會事業
按照現代化小城鎮的要求,加快了菱塘回族鄉的建設,菱塘鎮呈現出一派布局合理、實施配套、樓房林立、路道寬敞、環境美化、管理有序的繁榮景象,先後被命名為“國家衛生鎮”、“江蘇省環境優美鄉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文明鄉鎮”、還被列為省建設廳等30家單位聯繫的江蘇省重點中心鎮之一。天高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圓了蘇皖兩岸回漢同胞盼望以久的夢,溝通了淮江、滬寧、寧通、寧連等高速公路,交通運輸四通八達。採用全自動化控制的菱塘變電所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信號發射塔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用電和通訊條件。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事業建設成績斐然。
對外開放
菱塘回族鄉已成為江蘇省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伊朗和孟加拉國教育考察團、阿盟駐京代表處薩基特主任、科威特阿卜杜勒.吉安大使、美國喬治西州大學系統體系考察團等先後來菱塘訪問和考察;兄弟省、市和自治區的有關領導和各界人士經常來考察交流;國家、省、市的部份領導曾多次蒞臨考察。1997年5月25日國務委員、原國家民委主任司馬義.艾買提前來視察時,對各方面給予高度評價,欣然題詞:“團結奮鬥,建設模範民族鄉”。
菱塘回族鄉已呈現出經濟發達、社會繁榮、各業興旺、人心順暢的欣欣向榮的景象。回漢同胞堅信發展是硬道理,為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正在圍繞“工業經濟強鄉,特色產業富民,優美環境育人”的發展戰略,為建設“更具實力、更具活力、更具魅力”的“三力”菱塘,進一步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向外引進,團結一致,奮力開拓,向著全國“模範民族鄉”的奮鬥目標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