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他們是J.P.摩根、詹姆斯·希爾、喬治·貝克(紐約第一國家銀行的總裁),屬於所謂摩根集團;其餘四人,約翰·洛克菲勒、威廉·洛克菲勒、詹姆斯·斯蒂爾曼(國家城市銀行總裁)、雅各布·希夫(庫恩雷波公司),屬於標準石油城市銀行集團。
約翰·穆迪,穆迪投資評估體系創始人,1911年華爾街的七位大腕是建立美聯儲的真正幕後推動者。他們之間及其與歐洲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秘密協調,最終建立了英格蘭銀行在美國的翻版。
相關簡介
摩根家族的興起
摩根銀行的前身是不太為人所知的英國喬治·皮博迪公司(George Peabody and Company)。喬治·皮博迪原是美國巴爾的摩的一個乾貨商,在發了一些小財之後,於1835年來到英國倫敦闖世界。他瞧準了金融行業是個發財的行業,就開始在倫敦和一些商人一起做起承兌銀行(Merchant Bank)的生意,這是當時一種非常時髦的“高級金融”(High Finance)業務,客戶主要包括政府、大公司和大富豪們。他們提供國際貿易貸款,發行股票和債券,經營大宗商品,這就是現代投資銀行的前身。
喬治·皮博迪通過巴爾的摩的布朗兄弟公司在英國分號的引薦,很快打入了英國的金融圈子。不久,喬治·皮博迪非常吃驚地收到內森·羅斯柴爾德男爵的邀請前去做客。誠惶誠恐的喬治·皮博迪覺得能被名震世界銀行界的內森請去做客,就好像天主教徒被教皇接見一般榮幸。
內森開門見山地提出希望喬治·皮博迪幫他一個忙,做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秘密公關代理人。羅斯柴爾德家族由於在歐洲巧取豪奪,雖然家財萬貫,可也被很多人痛恨和鄙視。倫敦的貴族階級就不屑於與內森為伍,屢次拒絕內森的邀請,雖然羅斯柴爾德在英國勢力很大,但始終有些被貴族孤立的感覺。內森看中喬治·皮博迪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為人謙和,人緣頗佳,又是美國人,日後還可以派上大用場。
喬治·皮博迪對內森的提議自然是滿口應承,所有公關開銷全由內森買單,喬治·皮博迪的公司很快就成為倫敦著名的社交中心。特別是每年7月4日在喬治·皮博迪家舉辦的美國獨立節宴會,更是倫敦貴族圈子裡的一件盛事[2]。客人們可能沒有想到,富麗堂皇和氣派奢華的招待開銷,豈是一個幾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商人所能負擔得起的。
直到1854年,喬治·皮博迪還只是一個百萬英鎊級別的銀行家,在短短的六年之內,他卻發了一筆近2 000萬英鎊的橫財,一舉成為美國重量級的銀行家。原來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策動的美國1857年經濟危機中,喬治·皮博迪由於大量投資於美國鐵路債券和政府債券,當英國的銀行家突然狂拋和美國沾邊兒的一切債券時,喬治·皮博迪也被深度套牢。奇怪的是,英格蘭銀行在他瀕臨破產邊緣的時候,仿佛天使從天而降,緊急提供了80萬英鎊的信用額度,不僅把他從死神身邊奪了回來,更鬼使神差般地使一貫極端謹慎和早已失魂落魄的喬治·皮博迪賭上全部身家,大筆吃進被驚恐萬狀的美國債券投資者當做垃圾拋售的各類債券。1857年的危機全然不同於1837年的十年蕭條,僅一年時間,美國的經濟就完全走出衰退的陰影,結果,喬治·皮博迪手中的美國債券使他很快成為超級富豪,這與1815年內森的英國國債戰役驚人的相似。在沒有內線準確信息的情況下,剛從破產噩夢中驚醒過來的喬治·皮博迪,是斷然不敢大量吃進美國債券的。
喬治·皮博迪一生沒有子嗣,龐大的產業無人繼承,他為此煞費苦心,終於決定邀請年輕的朱尼厄斯·摩根(Junius Morgan)入伙。在喬治·皮博迪退休以後,朱尼厄斯·摩根接掌了全部生意,並將公司改名為朱尼厄斯·摩根公司(Junius S. Morgan and Company),仍然設在倫敦。後來,朱尼厄斯的兒子J.P. 摩根接掌了公司,後來他將美國的分支改名為J.P.摩根公司。1869年,J.P.摩根和佐格索(Drexel)在倫敦與羅斯柴爾德家族會面,摩根家族完全繼承了喬治·皮博迪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關係,並將這種合作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1880年,J. P. 摩根開始大量資助重組鐵路公司的商業活動。
1891年2月5日,羅斯柴爾德家族和英國的其他一些銀行家成立了秘密組織“圓桌會議集團”,美國也建立了相應的組織,牽頭的就是摩根家族。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的“圓桌會議集團”更名為“外交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英國的改為“皇家國際事務協會”(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美英兩國政府的許多重要官員就是從這兩個協會中被挑選出來的。
1899年,J.P.摩根和佐格索到英國倫敦參加國際銀行家大會。當他們回來時,J.P.摩根已經被指派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美國利益的首席代理人。倫敦會議的結果就是,紐約的J.P.摩根公司,費城的佐格索公司,倫敦的格倫費爾(Grenfell)公司,巴黎的摩根·哈傑斯·希公司(Morgan Harjes Cie),德國和美國的沃伯格公司(M. M. Warburg Company),與羅斯柴爾德家族完全聯繫在一起了。
1901年,J.P.摩根以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卡內基的鋼鐵公司,並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巨無霸—美國鋼鐵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J.P.摩根在當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可是,據國家臨時經濟委員會(Temporary National Economic Committee)的報告,他僅擁有自己公司 9%的股份。看來,聲明赫赫的摩根還只是一個前台人物。
詹姆斯.希爾
詹姆斯·希爾:鐵路大王
鐵路的建設是嚴重依賴金融支持的重要基礎建設,美國龐大的鐵路工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仰賴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資本市場的金錢才得以實現的。控制美國鐵路債券在歐洲的發行,就成為掌握美國鐵路工業命脈的直接手段。
1873年,由於國際銀行家們對美國突然實施金融緊縮,狂拋美國債券,美國鐵路債券也未能倖免。到危機結束的1879年時,羅斯柴爾德家族已成為美國鐵路最大的債權人,只要他們高興,可以隨時掐斷任何美國鐵路公司的金融命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靠汽船運輸和煤礦起家的詹姆斯·希爾必須投靠在金融家的旗下,才可能在鐵路行業慘烈的競爭中生存和壯大,摩根正是他背後的金融靠山。在摩根的大力扶持下,利用1873年危機後大量鐵路公司倒閉的機會,詹姆斯·希爾實現了迅速兼併和擴張的計畫。
到1893年,詹姆斯·希爾擁有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在爭奪中西部鐵路(Chicago,Burlington and Quincy Railroad)控制權時,詹姆斯·希爾遇到了強大的對手,由洛克菲勒財團支持的太平洋聯合鐵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向他發動了突然襲擊。太平洋聯合鐵路的總裁哈里曼開始秘密收購詹姆斯·希爾控制的北方太平洋鐵路公司(Northern Pacific)的股票,當詹姆斯·希爾驚覺即將失去控制權時,哈里曼還差4萬股就大功告成了。詹姆斯·希爾立即向正在歐洲度假的後台老闆摩根緊急求救,摩根馬上指令手下反擊洛克菲勒的挑戰。一時間華爾街烽煙四起,對北方太平洋鐵路公司股票的爭奪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每股價格一度達到1 000美元的天價。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最後國際銀行家們不得不出面調停,達成的最終結果是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北方證券公司(Northern Securities Company),兩強共同控制美國北方的鐵路運輸。在公司成立當天,麥金利總統被刺殺,副總統老羅斯福繼任。在老羅斯福的強力反對下,北方證券公司被美國1890年通過的《謝爾曼反壟斷法》強制解體。受挫之後,詹姆斯·希爾的發展方向掉頭向南,收購了從科羅拉多直抵德克薩斯的鐵路。到1916年去世時,詹姆斯·希爾積累了5 300萬美元的財產。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石油大王
老約翰·洛克菲勒在美國歷史上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被人們冠以“最冷酷無情的人”。他的名字自然和大名鼎鼎的標準石油公司密不可分。
洛克菲勒的石油生涯開始於美國內戰時期(1861~1865),直到1870年他成立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時,生意做得仍然屬於一般水準。自從得到克里夫蘭國家城市銀行的一批種子貸款後,他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感覺,尤其是在惡意競爭方面展現出超乎常人的想像力。在他非常看好的石油精煉行業中,他很早就悟出石油精煉雖然短期利潤極高,但由於缺乏控制的激烈競爭,終將陷入自殺般的惡性競爭。辦法只有一個,毫不留情地消滅競爭對手,為此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具體方法是,首先由受其控制但不為人所知的中間公司提出用現金低價收購競爭對手,如果遭到拒絕,競爭對手將面臨慘烈的價格戰,直到對方屈服或破產。如果還不奏效,洛克菲勒最後將使出撒手鐧:暴力破壞。毆打競爭對手的工人,放火焚燒對手廠房等,幾個回合下來,倖存者寥寥無幾。如此霸道的壟斷行為,雖然引起了同行的公憤,但也招來了紐約銀行家的濃厚興趣。酷愛壟斷的銀行家非常欣賞洛克菲勒實現壟斷的高度執行力。
羅斯柴爾德家族一直煞費苦心想控制日益強大的美國,但屢屢失手。控制一個歐洲的國王比控制一個民選政府要簡單得多。美國內戰以後,羅斯柴爾德家族開始部署控制美國的計畫。在金融業,有摩根銀行和庫恩雷波公司,在工業界,他們還一直沒有物色到合適的代理人選,洛克菲勒的所作所為,讓羅斯柴爾德家族眼前一亮。如果在金融方面給予大量輸血,洛克菲勒的實力會遠遠超出小小的克里夫蘭地區。
羅斯柴爾德家族派出他們在美國最重要的金融戰略家庫恩雷波公司的雅各布·希夫(Jacob Schiff)。1875年,希夫親赴克里夫蘭去指點洛克菲勒下一步的擴張計畫。希夫帶來了洛克菲勒想都不敢想的空前支持,由於羅斯柴爾德此時通過摩根銀行和庫恩雷波公司已經控制了美國95%的鐵路運力,希夫擬定了一個由影子公司(South Improvement Company)出面,給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提供非常低廉的運費折扣,在這個運費折扣壓力之下,沒有幾家煉油公司還能夠繼續生存。洛克菲勒很快就完全壟斷了美國石油行業,成了名副其實的“石油大王”。
雅各布.希夫
雅各布·希夫:羅斯柴爾德的金融戰略家。
羅斯柴爾德家族和希夫家族之間的密切關係可以上溯到1785年,當老羅斯柴爾德舉家搬到法蘭克福的一幢五層樓房時,與希夫家族合住了多年。同為德國猶太銀行家,兩家有長達百年的情誼。
1865年,年僅18歲的雅各布·希夫在英國羅斯柴爾德銀行見習了一段時間以後,來到美國。在林肯總統被刺殺之後,雅各布協調在美國的歐洲銀行家代理人之間的利益,共同推動建立美國的私有中央銀行制度。他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發現、培養歐洲銀行的代理人,並將他們輸送到政府、法院、銀行、工業、新聞等各種重要的位置上,以待時機。
1875年1月1日,雅各布加盟庫恩雷波公司,並從此成為公司的核心。在強大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支持之下,庫恩雷波公司最終成為美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最著名的投資銀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