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橋村[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峽山街道華橋村]

華橋村[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峽山街道華橋村]

華橋村地處練江南岸,毗鄰銅盂鎮,位於,練江環抱。村址四周地勢低洼,溪流環繞。如一風景秀麗小洲,故初名華渚。又因東門外地勢較低,門前石橋兩端常積水,行人須涉水過河,明代曾名下橋。至清代,美稱華橋。

基本介紹

南宋德元年(公元1275年)福建漳浦顯宦胡建潮遷此建村。華橋村由南風、上隴、港內、埔頭四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立南風村。聚落集中,呈塊狀,房舍多為磚瓦木結構平房。以農為主。有耕地110.67公頃,主種水稻,是鎮水稻高產村之一。有竹木加工、石料加工、五金塑膠、服裝製造等廠。有國小1所,1976年旅外僑胞捐建教學樓。村中胡氏大宗祠,明永樂四年建,其建築面積之大,為潮陽農村祠宇之冠。至今保存完好。村人胡萬洲是同盟會會員,曾協助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有公路通峽山,並接324國道。

詳細信息

,(以2009年底數),其中南鳳村總戶數731戶,人口4442人,姓氏為胡姓;埔頭村總戶數200戶,總人口1139人,姓氏為胡姓;上隴村總戶數134戶,總人口751人,姓氏為莊姓;港內村總戶數100戶,總人口557人,姓氏為陳姓。全村2009年人均收入4976元,耕地面積1239畝,農業總產值550.59萬元。

華橋村胡氏祖祠,雄偉壯觀,建於明初1397年,占地面積1770平方米,於1999年列為峽山鎮文物保護單位。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南風村村民開拓新思路,多條渠道引進注塑形機械,加工梳子等塑膠產品,開拓市場,逐步形成以工帶貿的路子,至今蔚氣成風,到處機聲隆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