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村[廣東興寧市新陂鎮下轄村]

華新村[廣東興寧市新陂鎮下轄村]

華新村,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新陂鎮,位於梅州市興寧市新陂鎮東北。東臨寧江、米寨、南連家莊、新元,西鄰上長嶺、新金,北接葉塘鎮岳橋、甘塘村。村委會位於旗崗嶺南坡,距鎮府1公里。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轄華興、小河背、新興、下甘4個片39個村民小組。由華興、馮屋、壘子羅、小河背、小河角、陳屋、鹿頸羅屋、大路康、王屋、鍾屋、橫江塘、下康井頭、唐屋、圍下、墳堂塋、陶前共17個自然村組成。

有李、馮、羅、劉、陳、康、王、鍾、唐、彭、蘇11個姓氏居住,據傳最早居住的是康姓人家。截止至2005年末人口3179人。

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華興小河背片稱為躍進管理區,1959年9月劃入米寨大隊;1961年5月分出新星大隊,新興、下甘片時稱新甘大隊。

1963年10月華星、新甘合併各取一字為華新生產大隊;1968年改稱革命委員會;1984年4月起稱鄉人民政府;1987年4月改為村民委員會;1989年9月改稱為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4月起稱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依法由村民選舉產生,“華新”稱謂一直延用。

農業

截止至2005年末,全村有水田878畝,畲嶺壩地364畝。

該村以栽植水稻為主,冬種蠶豆、雪豆、小麥、可一年三熟,旱輋壩地種植花生、黃豆、甘薯等作物,經濟作物有果蔗、甘蔗、梅州金柚、黃麻、紅麻、菸葉等。

解放後,經過深耕改土,開渠引水,平整土地,改良品種,糧食產量得以提高。

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後,農民生產熱情高漲,積極回響政府號召,科學種田,大面積採用雜優良種,實行塑盤拋秧,進行科學肥水管理,及時防治蟲病,水稻產量大幅增長,畝產千斤以上,其他作物的生產也得到長足發展。2005年人均收入達3709元。

工副業

農戶在栽植水稻的同時,普遍有家庭副業,養豬、牛、雞、鴨等畜禽,養牛主要用於耕田駛役。過半農戶家庭有從事做竹籮、編畚箕、腳籃、削擔桿等各種小農家具的生產或外出修補竹製農家具的習慣,其手藝世代相傳,其收入成為除農業的家庭經濟主要來源,小部分農戶兼織土布、做小生意。

20世紀60年代後期,大隊辦起了糧食飼料加工廠、榨油廠,七十年代初辦起爆竹廠、肥皂廠。發揮鄉土人才陳其銘先生的創造性,研製成功土法製作照明蠟燭和明光油工藝,辦起了綜合加工廠,陸續生產蠟燭、明光油、盤香、蚊香、加工塑膠薄膜袋,鼎盛時期有廠場幹部、工人及採購員30多人,產品銷往梅州、江西、福建、湖南、貴州、雲南、廣西等地,成為當時興寧縣少數幾個集體企業發展較好的大隊。

在大隊企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有100多戶家庭從事上述商品的生產加工,每隔三、五天就有整車貨物外運。商品生產銷售活動擴大了部分農民的視野,打開了更多的生產銷售渠道,為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民生活打下了較好的物質基礎。

村級企業因種種原因雖已停辦,但全村已有了一批私營企業家、個體工商戶、運輸專業戶和從事服務行業如餐飲等的各種人才,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占總勞動力的40%左右,2002年以來,市政府在該村甘塘大嶺崗、伯公嶺等地建起了“新興工業園”引進了一批企業、公司落戶工業園,為部分村民提供了新的就業門路。

基礎建設

水利:華新村轄區內江、河、溝、渠縱橫交錯。流經境內的有寧江、麻嶺河、九萊口河、岳橋河、寧西溝、西溝、九臂壢、南蛇窿排灌溝等,河多橋多,有人戲稱“橋鄉”,由於水流系統分散,農田極易受旱受澇,20世紀50年代起興修水利,改善了耕作條件。八成水稻田屬樂仙、麻嶺、合水三個水庫灌溉的水尾田,二成屬望天田或低壟水漬田。

自1980年以來,在上級政府和水利部門的支持下,對年久失修的陂、圳、閘、槽進行整修,有的重新布局建造,先後修建了水閘7座,架設渡槽9個,對重點溝、渠實行砌石“三面光”。冬春季組織清淤疏浚,從根本上解決了易旱易澇問題。

道路: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鄉村道路建設逐步得到改善。自1985年起,對村道擴寬夯實,主村道砌護路牆。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採取爭取上級支持,向在外鄉賢募捐,發動民眾捐資等辦法籌集資金,鋪築了圩鎮至村委會、各自然村、屋至村道或連線公路的水泥道路4.9公里,新建華興、下甘、鹿頸等橋樑7座。徹底改善了道路交通環境。

學校:解放前,村中學童依習慣分別在各自的氏族學堂如元慶學校、欽齋國小、普福國小讀書,能讀到國小畢業的不多。華新國小始建前則分別在新陂一小,“新興國小”或華興片教學點就讀。

20世紀60年代末,由上級教育部門投入少量資金,大隊發動各生產隊、民眾投工投勞擔石做工,分派各生產隊,農戶送土磚、瓦、雜木等材料建起了二棟磚瓦房校舍,1991年籌資又建了一棟紅磚結構的校舍,1994年教育基金“百萬行”活動集資近6萬元,再建一室兩間近百平方米的樓房。

由於初建的校舍年代久遠,已成危房,嚴重影響師生安全,在市鎮黨政的關心重視下,得到香港區劍雄愛心會的捐助35萬元,民眾鄉賢捐資13萬多元,拆除危房於2003年8月新建了一座二層半9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同時擴建了操場,新砌了校園圍牆和標準籃球場,美化綠化校園環境,華新國小已成為校舍、設施較為完善的一間完全國小。

為鼓勵學生認真讀書,先後有鹿頸羅屋、墳堂塋、康屋、華興等自然村自發籌集獎學金20多萬元,用於獎勵品學兼優和考上高中、中專、大學的學生,崇文重教的客家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名人鄉賢

劉偉桓 曾在部隊服役,20世紀80年代轉業到高明市工作,任西安監獄長、黨委書記,2002年後調任廣東省少管所任所長、黨委書記。

劉發祥 曾在部隊服役,退役後到廣州市南方日報社工作,歷任記者、編輯、主任編輯。

劉漢邦 曾任廣州軍區政治部團級幹部,20世紀90年代起一直在香港,為香港回歸祖國做統戰工作。

李松輝 在深圳市蛇口邊防檢查站工作,歷任科長、副政委、政委、大隊長等職。

劉卓淵 大學畢業後在深圳市工商局工作,曾任簽證分局科長。

李福權 退伍軍人,曾任四望嶂礦務局二礦副礦長。

劉遠泉 勞動大學畢業,曾任四望嶂礦務局一礦副礦長。

劉小龍 珠海市商業銀行副行長。

劉雨中 曾在部隊服役,轉業後一直在興寧市工作,先後任市畜牧局局長、市人大任辦公室主任、財經委主任。

劉思英 中山市飲食服務公司幹部,已退休定居於中山市,是一位關心支持村中公益事業的熱心人士。

李義桓 曾在部隊服役,轉業後一直在廣州市工作,曾任勞動局宣傳培訓處處長,廣州市老乾局辦公室主任。

羅桂鳳 原興寧三星肥皂廠創史人之一。該廠由鹿頸羅屋羅桂鳳等八人共同創辦,開始為家庭式作坊,後在興城壩尾橋建廠,生產規模逐漸擴展,曾有技術員工數十人,積累資金後又在廣州市開辦了一間染織廠(小北路的三染廠)。解放後,公私合營,20世紀60年代改為興寧市食品味素廠。

馮平 “文革”前曾任梅州市梅縣區行政公署秘書長,後調任廣東省農委計畫處處長,已退休定居於廣州市。

劉遠東 20世紀70年代任韶關市紅工二礦技術員、工程師,後任曲仁煤礦二礦礦長,礦務局生產處處長,並在留守處辦公室工作。

劉紅星 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海南省瓊中縣電信局任局長。

劉權華 南京軍區訓練部師級教官。

劉瑞粦 1959年12月入伍,歷任軍械師營長、副團長,飛機製造公司軍代表。退役後,任南昌市區物價局長、統計局長,2003年退休。

劉建先 1972年入伍,歷任排長、指導員,醫學研究所副政委,干休所政委(正處級)。

李英粦 中校醫官,從事醫學教育20多年,離休後在家鄉潛心癲癇病研究,中炙醫療治癒了一批患者。

李善發 廣東省種子公司高級農藝師。

李啟元 1949年7月至10月間是興寧電信(電報)局軍代表,後為廣東省郵電局高級工程師。

劉水泉 1958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後分配在青海省西寧市醫學院任教,副教授。1976年回興寧衛校任教,興寧市政協第七、八 屆委員。

羅質炎 退役軍人,任梅州地區醫藥公司興寧分公司副經理。

劉森權 從部隊轉業後曾任興寧市林業局副局長。

劉東朋 在四望嶂礦務局留守處,曾在四望嶂礦務局一礦任煤銷科科長。

劉日鳳 原在茂名市委組織部、市紀委會任副處級幹部。已退休。

領導機構

支部書記:(1960年前待查)

李洪勝 1961年——1986年2月

劉木賢 1961年——1963年(新甘大隊)

康龍森 1986年3月——2006年12月

李建洪 2007年1月----

村委主任:

劉木賢 1962年——1967年

劉子輝 1968年(革命領導小組組長)

李洪勝 1969年——1980年

劉國標 1981年——1983年

康龍森 1984年——1987年3月(鄉長)

劉振東 1987年4月——1987年12月

羅朋方 女,1988年1月——10月

李建洪 1988年10月——1995年12月

劉偉東 1996年1月——1999年4月

康龍森 1999年4月——2002年4月

李建洪 2002年4月——2005年5月

康龍森 2005年5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