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祖黃帝

華夏之祖黃帝

《華夏之祖黃帝》主要內容包括:文明的曙光;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雷公傳說等。

媒體推薦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日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始有軒冕之服,故號日軒轅。
——《漢書·律曆志》
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國語·晉語》
軒轅不可攀援兮。
——屈原《楚辭·遠遊》
生日角龍顏,有景支之瑞,以土德王,故日黃帝。
——《史記·正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神話時代
文明的曙光
盤古開天地
女媧造人
雷公傳說
燧人氏
共工氏和祝融
第二章 英雄時代
軒轅氏黃帝
伏羲氏
神農氏炎帝
阪泉之戰
刑天舞乾戚
蚩尤的傳說
涿鹿大戰
第三章 黃帝的貢獻
黃帝與嫘祖、嫫母
倉頡造字
伶倫創樂律
黃帝與房屋、車、船
黃帝的圖騰
黃帝的功績
……

文摘

黃帝在傳說中是位德高望重、無所不能的神仙式的人物,故而歷代文人在其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的基礎上,不斷將黃帝加工描繪成自己理想的人物,將黃帝的面目分成神與人,向兩個不同方向演化。一個方向是把傳說中原本就是半人半仙的英雄黃帝,描繪成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仙;另一個方向是將黃帝推向賢君聖王的位置上,並將原先神話傳說中的鬼怪神靈逐漸淡化掉,使這個英雄時代傳說的“英雄黃帝”成為真實的歷史人物。在古代傳說神話中,確有先例。黃帝是一個神性和人性融合於一體的英雄傳說人物。
按神話傳說,黃帝就是“皇天上帝”,是最尊貴的神靈,是居中央的天帝。他的帝都在崑崙山上,他從天堂下到人間就住在這裡。長著人臉、虎身、虎爪並有九條尾巴的“陸吾”,是陪隨黃帝的大神,他為黃帝管理帝都。帝都宮殿恢宏雄偉,四面各有一門,每個門裝有大門九扇,宮殿周圍有水井九眼。朝東方所開的那個門為正門,名曰“開明門”,護衛這個門的是只神獸,名叫“開明獸”。宮殿分為五城十二樓,壯麗堂皇,最高的地方生長著一穗長四丈、粗五圍的稻子。還有繁茂的玉樹環繞在宮殿的四周,供鳳凰等瑞禽棲息。宮殿內外神奇之物,琳琅滿目,無法數清;侍奉黃帝的神靈,多得無法計數。

序言

中華文明星光燦爛
當今世界,諸多文明交流共進。在諸多文明中,中華文明是最悠久最豐富最具生命力的文明之一。
文明是什麼?哲學家、社會學家在追問,普通大眾也在思考。
西方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和睦地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法國《拉魯斯百科全書》解釋“文明”為:一指教化;二指一個地區或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精神、藝術、道德和物質生活的總稱。《大英百科全書》解釋為:一種先進民族在生活或某一歷史階段中顯示出來的特徵之總和。
中國最早的典籍《尚書·虞書·舜典》上是這樣提出“文明”的:“浚哲文明,溫恭允塞。”唐代孔穎達加以了解釋:“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日明。”中華民族認可的,經天緯地、照臨四方的“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個方面;精神文明包涵心性智慧、思想知識、禮儀規範、宗教習俗;物質文明包涵工藝性文物、無意識文物、技術水準、科學知識等。看來,東西方都共識:文明是人類審美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傳承、發展、糅合和分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總稱;文明是人類開始群居並出現社會分工專業化,人類社會雛形基本形成後開始出現的一種現象;文明是較為豐富的物質基礎上的產物,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基本屬性;文明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觀念以及不斷進化的人類本性的具體體現。
人類社會出現以後,世界誕生了多種文明,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中最具影響力的文明。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指出,在近六千年的人類史上,出現過二十六種文明形態,中華文明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明。悠悠五千年中華文明(物質的、精神的),極其豐富燦爛。你看,四大發明,青銅器皿,金石簡帛,典籍文字,陶瓷家具,石窟塔寺,棧道堰渠,建築園林,戲曲民俗,書畫琴棋,針灸醫藥,百工群藝……中華民族物質的文明和非物質的文明,消亡的遺存的文明,舉世矚目,無以數計。宗法制度,家國天下,天人合一,貴和尚中,以人為本,內聖外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尊仁重禮,忠孝節義,人倫次序……中華文明已自立於世界之林。
泱泱中華,經天緯地之文,照臨四方之明,在寰宇世界占據了顯赫的空域。這一片空域由無數星座照耀。我們仰望星空,最亮的星座有開天闢地的盤古,有華夏始祖炎黃二帝。黃帝以首先統一華夏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立文字,始製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華夏文明的先祖。
文明史進入春秋時代,出現了一批閃亮的星座。你看,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巨大影響。他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在世時他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他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繼孔子至聖之後又出現了亞聖——孟子。他也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著有《孟子》一書,為儒家經典“四書”之一。他繼承並發揚了孔子儒家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其撫養成人,“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為後世母教之典範。
代表思想文明的儒家“孔孟”與創建制度文明的夏禹、秦皇同樣輝煌。戰國末期,秦國統一六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出現,其帝君就是“始皇帝”。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以前的三皇五帝,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書同文,度同制,車同軌,行同倫,築長城,修馳道,建宮殿,設郡縣,在中華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位列“風流人物”之首。
治國興邦是文明,救死扶傷也是文明,它攸關上自帝胄下至黎民的生命,中華醫藥也繁星照耀華夏宇空。東漢末年,我國誕生了三位傑出醫學家,史稱“建安三神醫”。其中,董奉隱居廬山,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杏林佳話;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理法謹嚴,被後世譽為“醫聖”;而華佗則深入民間,足跡遍於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華佗在內、外、婦、兒各科臨證診治中,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尤其以創麻沸散(臨床麻醉藥)、行剖腹術聞名於世。後世每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後漢書》和《三國志》均為華佗專門立傳。
文字是文明的標誌,文字成為藝術更是文明中的奇葩。中華文明因漢字而有一獨創,這就是書法,被譽為“世界上最高的藝術”。秦王朝以前的書法家都沒有留下姓名,歷史進入魏晉南北朝,書法大家蔡邕、鍾繇、衛鑠、張芝等進入人們的視野,特別是出現了被推崇為“書聖”的王羲之。羲之學書少從叔父,後又師從衛夫人,得見漢魏以來諸名家書法,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筆勢開放俊明,結構嚴謹。唐太宗視為國寶,號召天下臨摹他的字型,其書法成為代替漢魏筆法的書體正宗,以前各種碑刻均用篆書或隸書,王羲之以後行書亦可刻碑。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公推為“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供人們傳頌臨習。
藝術家是耀眼的星座,文學家、詩人、詞人更是文明史上的佼佼者。唐詩宋詞是中華瑰寶,唐詩就有雙星對峙,一個是“詩聖”杜甫,一個是“詩仙”李白。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形成屈原以來浪漫主義詩歌新高峰。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歷史進入明清時代,封建社會文明也達到了鼎盛,科技、家具、建築、園林、紡織、醫藥等,舉世矚目。明代出現了一個名貫中外的農民藥物學家,叫李時珍。他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民眾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職太醫院。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在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朝時代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
文明業績由人民大眾創造,文明星空由聖賢英雄點亮,這就是歷史,這就是中華文明史。文明,就是人文。《易·賁卦·象傳》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華文明,星光燦爛,讓我們尋找、識別、景仰中華文明的一個個星座,揚其光輝,創造更加璀璨的未來。
我們秉承弘揚中華文明的精神,組織出版《中華歷史人物經典讀本》叢書。第一輯首推八個人物,以饗讀者。
是為序。
朱仁夫
2009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