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北固題壁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 “放江流去”的一個“放”字,寫盡了江流肆意縱情,奔放流淌的氣魄。 下片,一二句寫景,立足江面,寫小“船”“片帆”。

詩詞原文

菩薩蠻·北固題壁
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儂也替江愁,山山不到頭。
片帆如鳥落,江住儂船泊。畢竟笑山孤,能留儂住么?

作者介紹

郭麟(1823~1893),字子嘉,自號望三散人。清末學者、書法家,濰縣(今濰城區)人。出身於沒落的書香門第。他幼承家學,酷愛金石文字,棲居鄉間,悉心考古,精研六書。數十年搜羅金石不輟,鑑賞能力為陳介祺所推服。性情傲僻,不隨俗流,潔身自好,嚴於律己,份外之財毫釐不取。雖貧困,而不移其志。
他曾被郭熊飛聘為家館教師,隨其宦居南北10餘年。返籍後,於城西楊家莊置田10餘畝,築舍居住,名為“楊峽別墅”。因住處瀕臨大於河,居室名“聽渏山房”。他隱居鄉間,埋頭著述,並於荒冢破寺中、斷碣殘碑間,剝剔苔蘚,蒐集古蹟金石文獻,10餘年得90餘種。自鄉居後,六七年不入城市,更不與縉紳交往。獨於考證篆籀,辨別碑版真偽時,與陳介祺共相研討。補訂得232種,輯為8卷,名《濰縣金石志》。晚年寄居妹家。 1883年(光緒九年),侍郎汪鳴鑾視學山左,慕名來訪。他為之縷述詳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並提出自己的見解,汪明鑾為之傾服。汪見他著述甚豐,卻因家貧無資刊行,欲贈金相助,他辭謝。汪又欲為之請、授之以官,他亦辭謝。最後,汪鳴鑾執意留金作為寫書費,並允為校刊諸書,郭麟才起謝。為使近30卷著述,能儘快問世,他歷時3月,力疾校讎完成後,因汪被罷官歸里,致使該書未能出版。他耗費多年心血,其著述因無力出版而被埋沒,深為痛心,憂鬱成疾,於1893年(光緒十九年)含恨去世。臨終前,將遺稿悉付友人王承吉。
著有《靈芬館詩初集》四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四集》十二卷,《續集》八卷,《雜著》二卷,《雜著續編》四卷,《江行日記》一卷,《樗圃消夏錄》三卷,《靈芬館詩話》十二卷,《續詩話》六卷,及《蘅夢詞》、《浮眉樓詞》、《懺余綺語》各二卷等,均《清史列傳》並行於世。

注釋

①菩薩蠻:詞牌名,原系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雲”、“花間意”、“花溪碧城裡鍾”、“重疊金”、“梅花句”、“晚雲烘日”、“菩薩鬘”等,回文體又稱“聯環結”。雙調四十四字,兩仄韻兩平韻。初見於《花間集》溫庭筠詞中。 
②北固:山名,在江蘇鎮江,上有甘露寺。 
③儂:我,吳語。

譯文

上天(大自然)要讓江河流下去,但旁邊的青山卻想要江流停下來。誰不替江流發愁呢,那一座座連綿的山川一眼也望不到頭啊!遠處的船帆如飛鳥一樣的落停了下來,船停泊不動的時候似乎江流也停住了流逝。可笑群山依然顯得無力和自作多情,又怎么能把她留住呢?

鑑賞

這是一首歌詠山水風光詞。題壁北固山,表達詞人對山依水繞的自然風光的熱愛,且別有深意。這首詞在形式上採用了擬人手法描寫江流繞著群山盤旋流逝遠去以及江中的帆船依流或行或停的景象。作者形象的寫出了江河流逝、群山卻似乎要百般阻攔,但卻終究奔流而去。
上片,一二句寫景,起筆氣勢恢弘。“青天欲放江流去”,用擬人的手法,把自然造化寫得有情有味,生動多姿。“放江流去”的一個“放”字,寫盡了江流肆意縱情,奔放流淌的氣魄。天高水闊之際,意境宏大。青天有意,青山卻也有情,“欲截江流住”仍用擬人的手法,把山阻江流的客觀事實人情化,一個“截”字陡增了動態感,令人想到水涌山擁水躲山攔的遊戲場面。所以即便是有“驚濤拍岸”的奇險,在這一“去”一留之間也多了幾分情致,生出幾縷溫情。
三四兩句抒情。“儂也替江愁”,寫詞人面對山水的這個態勢引發的感慨。而這個“愁”絕非關涉個人得失的真的悲愁,“愁”的原因是下句——“山山不到頭”。這裡既寫出了群山逶迤、江流綿遠的自然風光,又筆底含情,流露出對這片山水的熱愛和思考。
下片,一二句寫景,立足江面,寫小“船”“片帆”。用“落鳥”作比,既寫出了江面上片片白帆的輕靈躍動,更以小襯大,突出江面的平闊遼遠。“江住”,江水好像凝滯不動,“船泊”,船也似江流中停泊,用假象的“靜”來寫江流平緩的“動”,可謂別有新意,獨具匠心。三四句抒情,只是這兩句感情來得突兀。它是在對前面兩處景物描寫的關照基礎上而產生的。靜水流深。水的胸懷足以容納天地乾坤,水的流轉足以帶動古往今來,唯有的山的佇立,一立千載,由此顯得單薄孤寂。所以舟行江上,詞人抑止不住發出洞察玄機的微“笑”——青山阻截江流,希望江流停滯,是因為自己孤寂啊。結句反問,“能留儂住無”,問中有答,留得住?留不住。一種水流勢不可擋的必然,使這首題壁詞立時有了發人深省的哲學意蘊。
綜上所述,這首詞寫景與抒情相結合,上下片景景相稱,情情相依,在直接的歌頌山水自然風光的背後,更含有水總要向前流動、勢不可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