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惜春春去驚新燠

《菩薩蠻·惜春春去驚新燠》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這首詞是納蘭性德與沈宛在江南相會時的真實寫照。該詞上片描寫了少女的姿態以及四月的風光,表達了詞人沈宛的喜愛。下片通過對周圍景物的描寫,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詞人內心的愉悅之情。全詞情景交融,寓情於景,將詞人內心的愉快心情表達地淋漓盡致。

作品原文

菩薩蠻

惜春春去驚新燠 ,粉融輕汗紅綿撲 。妝罷只思眠,江南四月天 。

綠陰簾半揭,此景清幽絕。行度 竹林風,單衫杏子紅。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

新燠(yù):謂天氣剛剛變熱。燠:暖、熱。

“粉融”句:意謂輕輕地用粉撲拭去臉上的粉汗。紅綿撲:女子化妝用品,即紅絲棉的粉撲。

四月天:指初夏之時。

行度:這裡指風吹過。

1.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

2.

新燠(yù):謂天氣剛剛變熱。燠:暖、熱。

3.

“粉融”句:意謂輕輕地用粉撲拭去臉上的粉汗。紅綿撲:女子化妝用品,即紅絲棉的粉撲。

4.

四月天:指初夏之時。

5.

行度:這裡指風吹過。

白話譯文

正值初夏之時,江南四月,太陽光線照耀的恰到好處,融融暖意在繁茂草木間熏熏升騰,繼而漫至房內。這暖意惹得她一身輕汗,她打開妝奩,取了紅棉粉撲往腮上又補了一點脂粉。清泠鏡面映襯出的她眉間的惜春情意,給閨中溫潤的光陰添了一縷別樣閒愁。妝罷,又有乏意縈上來,江南正至四月。

起身挑簾,她看到窗外濃濃綠蔭,花草芳馥,好一片清絕幽美的景色。於是,她穿上杏紅色的單衫,走出門外,行至靜謐風清的竹林深處,頓覺神情清爽,流光靜好。

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納蘭性德得知皇帝要他護從南巡的訊息,心中不禁歡喜若狂,當即寫信給身在江南的顧貞觀和沈宛。十月份到達了江南,納蘭性德在保衛皇帝之餘,在顧貞觀的帶領下,與沈宛見面了。他們一見鍾情,仿若前生相識,今生再遇,很快就墜入愛河,並同居於江南。納蘭性德為此賦詞一首《菩薩蠻·惜春春去驚新燠》。

另據趙秀亭、馮統一《飲水詞箋校》:“此詞見於《清平初選後集》(康熙十七年刊),當作於康熙十六年,時性德未曾去過江南,疑為題畫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又是一首敘說傷春別離的歌詞。與“為春憔悴留春住”相比,二詞所寫,一個是三月情,一個是四月天,都為春之將逝的日子。其時,歌詞的抒情主人公,一個為雨後櫻桃的紅與嬌以及暮春時節的花落鶯啼而垂淚;一個因困人天氣,妝罷思眠,當半揭簾幕,見到外間景色,即時換上杏子紅的單衫,準備再走一趟當初兩人幽會的地方。就情與景的關係看,應當說,二者都因觸景而生情。但因所接觸的景各有不同,其所生髮的情,也就不太一樣。例如:前者之所以憔悴,是因為春留不住,催歸的雨,儘管令櫻桃顯得格外妖艷,也令得落紅,四處飄泊。後者之所以“惜”,先是由於“驚”,驚覺天氣突然變暖,害怕春之歸去,再是由於“揭”,一種行為或動作,讓看到綠陰中的景色,頓使春光搖盪,萌生憐惜之情。二者相比,因環境與心境不同,抒情主人公的腳色,應當亦有所不同。如果說,前者所歌詠,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年公子,那么,後者所歌詠,就是一位天真無邪的青春少女。這是兩首歌詞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以下看,“惜春春去”,歌詞怎么描繪這位青春少女。上文說“驚”和“揭”,這是兩個關鍵字眼。如再加上紅綿撲和杏子紅的單衫這兩樣具體物品,對於人物外在行為及內在心理活動的了解,就將更加充分。尤其是那件杏子紅的單衫。究竟為什麼,這位少女出門之時,這么注重自己的妝束,就歌詞所用典故看,“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曲》),當中必有一段特別的記憶在。也許,這就是當初幽會時的裝束。所以,歌詞首句,有刻本作“淡花瘦玉輕妝束”(參見《清平初選後集》·《昭代詞選》及汪刻本),當有一定依據,可備一說。

全詞通過對詞人以及沈宛之間的情事的描寫及周圍景象的描寫,表達了詞人內心的愉悅與欣喜。

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田萍:這首詞勾勒了初夏時節閨中妖嬈女子嘆春驚懊之景。其中刻畫了女子的心理,也描寫了女子嫵媚的姿態,讀完如同是看一組接連的仕女傷春圖,淡雅清新,靈動自然。(《納蘭詞全集鑑賞》)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