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洛妮亞·A·以黎維卡

莎洛妮亞·A·以黎維卡

莎洛妮亞·A·以黎維卡,輕小說《新約 魔法禁書目錄》第3卷中登場人物,台灣角川正式譯名“莎洛妮亞·A·以黎維卡”,網路譯名“莎羅雅·A·伊莉維卡”。

基本信息

動漫人物

莎洛妮亞·A·以黎維卡(サローニャ=A=イリヴィカ)
Aaronia A. Irivika
備註:輕小說《新約魔法禁書目錄》第3卷中登場人物,台灣角川正式譯名“莎洛妮亞·A·以黎維卡”,網路譯名“莎羅雅·A·伊莉維卡”。
性別:女
年齡:15歲
身份:魔法師
所屬:魔法結社“搗蛋鬼(グレムリン)”
國籍:俄羅斯
出身地:俄羅斯·葉卡捷琳堡

角色簡介

融合科學與魔法的組織“搗蛋鬼(音譯:格林姆林)”的非正規成員。金色短髮配上雪白的肌膚,以綠色為基調的高領服配上迷你裙,腳穿長度及膝的厚底長靴,頭上戴著像是樹枝做成的髮帶“針葉之冠”。不習慣使用敬語,名詞後加“寶貝(ちやん)”字眼的口癖。
原俄羅斯成教所屬魔法師,來自葉卡捷琳堡。對於俄羅斯身為歐洲的一員感到驕傲,最厭惡的就是被人喊成亞洲的一角,典型的俄羅斯人。在第三次世界大戰時,被安排在海參崴阻止學園都市軍隊登入,但實際上由於對方利用超音速轟炸機從空路進攻,所以她並沒有什麼表現。在終站前的混亂中“消失”,實則由於無法寬恕戰後的祖國遭學園都市和美國肆意踐踏而加入到魔法結社“搗蛋鬼”,與美國的傳媒大王奧蕾·布魯雪克合作,目標掌控美國。
11月10日,在夏威夷群島所發生的時間中,通過人質要挾普通人襲擊“黎明晨光”首領蕾薇妮雅·柏德蔚和美國總統羅伯特·卡崔,卻遭失敗,在蕾薇妮雅、一方通行等人的堵截中逃脫。在運送“起爆劑”的行動中,被奧蕾·布魯雪克當做誘餌,在與上條當麻御坂美琴的交鋒中撤退。在回收奧蕾·布魯雪克之女琳迪·布魯雪克的行動中,在術式被上條解析後而被打倒。

魔法

使用冠以俄羅斯妖精“蕾西”之名的術式。“蕾西”術式是支配俄羅斯某處的“小森林(小さな森)”的魔法。

暫時棲息地

莎洛妮亞能夠以位於俄羅斯某處的“小森林(小さな森)”為中心,製造出好幾處“暫時棲息地(飛び地)”。
莎洛妮亞的蕾西術式有兩項要素,即植物和動物。同時擁有因為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循環而連線在一起的這兩項條件,她才能在那一帶當做“森林”。在蕾西的森林裡,製造出氧氣和二氧化碳循環的動物,就成了森林裡的居民。若是那個森林裡的居民取了其他土地,在和當地植物製造出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循環,那塊地就會被登記為蕾西的“暫時棲息地”。但是,若透過來自“小森林”的動物與當地植物構成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循環是得耗時間的,長一點恐怕要三四天。
然而,莎洛妮亞並不是利用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循環,花費好幾天時間將當地的植物變成“暫時棲息地”。而是從一開始就帶著俄羅斯的原生植物,直接種在土裡。再將受到那種植物支配的昆蟲和小動物從籠子裡放出來,莎洛妮亞同樣可以掌控大多數的“森林居民”。

術式的真相

莎洛妮亞術式的真相,首先是劃出一片區域作為她的領域,將其中所有生物的精神性重新調整、平均分配。不以人類或獨角仙來區分,而是以區域內外來劃分。雖然莎洛妮亞無法直接控制人類,但卻可以自由控制昆蟲和爬蟲類等腦部構造簡單的生物。通過干涉昆蟲和爬蟲類,便可以綁住“這裡”大多數生物之心。在劃分好內外之後,便開始使用類似民眾心理的東西來控制他們。若以少數服從多數來表決,莎洛妮亞永遠都會獲勝。
在莎洛妮亞製造出的“暫時棲息地”里,她會利用操縱昆蟲和小動物集團,多數派打壓少數派,對阻礙植物生長(包含了踐踏種子和妨礙花粉流通)的人做出懲罰,懲罰就是將對手逐出在特定區域裡製造出的森林。莎洛妮亞“藉著支配歪斜扭曲的區域及群體,才能基於歪斜扭曲的規則,發射出歪斜扭曲的懲罰”,使用如同地雷和手榴彈的植物種子、作用類似化學武器的花粉作為攻擊手段來打擊對手。

人類操縱術式

所謂“人類操縱術式”只不過是蕾西術式的副產品而已,並且莎洛妮亞也無法直接控制人類,只能幹涉昆蟲和爬蟲類等腦部構造簡單的生物。
蕾西術式無法操縱人類,純粹只能改變對方認知,或是讓對方意志變得薄弱,像中了巫毒的殭屍。莎洛妮亞等人的目標,是以議會為中心,取得多數派的席次:在媒體大王奧蕾·布魯雪克透過選舉情報的壓制,確保一定數量的席次後,由莎洛妮亞讓那些不屈不撓、無論如何都不肯改變的人,落得什麼都不能說的狀態,把他們當做“缺席”,進一步掌握議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