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簡介
莊親王作為清初八家“鐵帽子王”(即世襲罔替)之一,九代人當中
,都葬在磁家務村(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西北部、河北鎮東南部)。莊王墳背靠饅頭山居中的五座山,前臨紅柵欄村,東邊到左峪溝,西邊為十八畝地。在這數頃山場之內,又具體劃分為前陵、後陵、西陵、小西衙門、小新陵、松樹圈、姑娘墳、大立峪八處園寢。
綜述
莊親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倉,向北直到麻狀元胡同。太宗第五子碩塞於順治元年被封為承澤郡王。順治八年以功晉為親王。碩塞第一子博果鐸於順治十二年(1655)襲親王,改號曰莊。此後均以莊親王承襲。莊親王載勛曾在王府設立拳壇。八國聯軍入侵其府被焚。20年代,北洋軍閥李純及其弟馨買下莊王府,拆除王府建築,在此建房,稱為平安里。“平安里”門額磚雕保存在西城區文化文物局。後在此地又開闢為平安里大街(併入地安門西大街)。其址被分割成南北兩區。今太平倉西口路北。為莊親王府的前部遺址。
王府簡介
初稱承澤親王府,在西四北太平倉胡同路北。為清初“八大帽子王”之一。
始封王碩塞為清太宗第五子,順治元年(1644年)受封承澤親王,跟隨多鐸、阿濟格等征伐,多有戰功,順治八年(1651年)晉和朔承澤親王。掌兵部。其子博果鐸1655年承襲,改號莊,承澤親王府也易名莊親王府。博果鐸無嗣,康熙第十六子胤祿襲莊親王,胤祿精數學,通音律,參與編訂《數理精蘊》。後世於道光八年(1828年)辦事不力,降為郡王。後因吸食鴉片削爵遣戍吉林、黑龍江。以莊恪親王第八子襲莊親王爵。至載勛因力主用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開罪列強,慈禧令其自裁。民國時期,末代莊親王載功將王府出售給軍閥李蓴兄弟。李蓴兄弟拆建王府建築,希望從中發現隱藏的珍寶,結果毫無收穫。
莊親王府南起太平倉胡同,北至群力胡同(馬狀元胡同),東起西黃城根北街,西至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面積之大,列各王府前列。《乾隆京城全圖》描繪的該府分成三路。中路正北面闊五間,大殿面闊七間,前出丹墀,東西配殿各面闊五間,後殿面闊五間,後寢面闊七間,後罩房面闊九間。西路為花園,東路為附屬院落。建築宏偉。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對莊親王府進行報復性破壞,載功居住時,大部分均是廢墟。李純購得該府,興建住宅區。後因打通幹道,新開闢的平安里大街即穿原莊親王府區。平安里大街路北猶存的幾座歐式小樓,是李純時所建。
王府歷史
莊親王府東臨黃城根,南為太平倉胡同,西邊是菊兒胡同,再往西是西四北大街,北至麻狀元胡同(今改群力胡同)。莊親王府址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十月在此地所建的永昌寺。後來,永昌寺改名為太平倉。進入清代以後,太平倉成為承澤親王府。
承澤親王碩塞為清太宗第五子,順治元年十月封承澤郡王,八年二月以軍功懋著晉親王,十一年十二月初五薨,年僅二十七歲。其長子博果鐸承襲爵位,改號莊親王。從這時起,承澤親王府遂改稱莊親王府。
莊親王府中路建築物與其他各親王府相同,外有宮門五開間,宮門內有東西配殿各五間,銀安殿七間,建在月台之上。銀安殿後是後殿五間、後寢七間、後罩房九間。莊親王府東路偏北是莊親王府的祠堂,祠堂平時由長房掌管。慶親王府的西路是府中的花園部分。
關於莊親王府地址,在《宸垣識略》卷八記述的是“莊親王府在西四牌樓北毛家灣”。這就奇怪了,毛家灣在太平倉胡同南邊,為什麼說在毛家灣呢?經請教莊親王府長房孫金毓翎先生(已故),才知道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太平倉由王府的西阿斯門(或叫西梢門)和東阿斯門(或叫東梢門)截為東西兩段,過往行人趕上東西阿斯門關閉,須繞行西阿斯門南邊的蘇家豁子。另一個原因是毛家灣有莊親王的府,占地四十二畝,莊親王府的長房在這裡居住。
莊親王作為清初八家“鐵帽子王”(即世襲罔替)之一,與清朝相始終。莊親王府雖然在太平倉,但這裡居住的王爺並不是太太平平。莊親王博果鐸於雍正元年正月十一日薨逝,享年七十四歲。其因無子,宗人府提請以聖祖子承襲,世宗請於皇太后,以聖祖第十六子允祿後,襲爵。莊親王博果鐸之弟惠郡王博翁果諾是有子孫的,為什麼不讓他們襲王呢?據說是“因其子孫爭立,致觸聖祖之怒”。也有康熙帝耍手腕的說法。老人講,康熙五十餘年,康熙帝駕臨太平倉莊親王府探望患病的堂兄博果鐸,老王爺榻前一時無人侍侯,康熙帝說:“莊親王身邊怎么能無人侍侯?!過繼十六阿哥為嗣吧!”及至莊親王博果鐸薨逝,十六阿哥就承襲了莊親王。
十六阿哥允祿精數學,通音律,才華出眾。他承襲了莊親王后,對惠郡王府的堂兄弟很關照,關係處理得當。乾隆元年,莊親王允祿總理事務,賞食親王雙俸,特請封博翁果諾孫明赫為鎮國公。明赫在乾隆四年十月丟爵後,允祿仍厚分與田宅,受到當時輿論的一致稱讚。
道光十八年九月,莊襄親王奕責與輔國公溥喜赴東直門外靈官廟食鴉片。此靈官廟為尼僧廣真住持,時人稱為廣姑子。事發後,廣姑子由刑部判罪發遣,莊襄親王奕賁被革爵。好事者編作曲詞,到處唱之。今單弦牌子曲與馬頭調中《靈官廟》即指此事。
莊親王府
鹹豐九年,莊親王奕仁因病開去一切管轄,王俸照舊分發。
時府務無論巨細皆為福晉理之。福晉倚仗其為慈安皇太后之姊,以近畿一帶荒歉為藉口,從成豐三年至同治二年欠本家載燾等不下萬餘兩白銀。各本家窮苦不可言狀,直告到恭親王奕訴面前,直到同治六年,此事上奏到兩宮皇太后處才終於獲得解決。載燾等人於是整理了《述恩儆嗣記》以記始末。
莊親王府在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運動中,還出現了一位肇禍之臣,他就是莊親王載勛。光緒二十六年,他和端郡王載漪相勾結,設神壇於莊親王府。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他追隨西太后、光緒帝逃亡西安。八月十五日莊親王府被燒毀,聚集在莊親王府內的義和團團民被屠殺達一千七百餘人。莊親王載勛在逃亡途中初派為行在查營大臣。過蒲州府時,忽降諭旨,著革去莊親王載勳爵位。至西安後,又於辛丑(光緒二十七年)降旨賜帛。終年四十九歲。
光緒二十八年,莊親王爵由載勛四弟載功承襲。末代莊親王溥緒是載功第二子,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因財源斷絕,以二十萬元價格賣府。買方是軍閥李純之弟李馨(字桂山),他們是聽說豫親王府挖出金窖才買的。李家將莊親王府地上建築全部拆除,把磚瓦木料運輸到天津建了李氏祠堂(今南開文化宮)。太平倉原莊親王府址,改建了平安里、志興里,設立了平安里經租處。菊兒胡同的位置上出現了新疆土爾扈特部郡王帕勒塔的王府。麻狀元胡同西口路南出現了忠順飯店。而末代莊親王溥緒,晚年生活悽苦,依靠藝人資助,勉為溫飽。1933年5月9日去世,享年五十二歲,有一子二孫。
莊親王府
莊親王府雖然位於太平倉胡同,但莊親王家族卻並不太平。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並且縱令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襲擊使館,開罪列強,慈禧將其奪爵,令其自盡。莊親王府也遭到了八國聯軍的縱火焚燒,建築大部分被焚,府內一千多人全被燒死。載功居住時,王府的一半均是廢墟。莊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2人奪爵。
民國時期,因傳聞在豫王府(府址在現協和醫院)的地下和牆壁中挖出大量黃金,北洋軍閥李蓴及其弟李馨也想在王府挖得黃金,從末王載功手中購買了莊親王府,愚蠢的李蓴兄弟拆建剩餘全部的王府建築,希望從中發現隱藏的財富,結果王府建築慘遭毀壞但卻毫無收穫。後又在原址建房,改稱平安里,並在府內開闢一條東西向道路與黃城根相連,將王府分為南北兩
莊親王載勛子孫一直住在菊兒胡同1號,1924年賣府後遷出,先住廠橋鐵匠營,後搬東城火藥局。載勛之孫、溥綱之子毓憨在1934年前後到長春,在偽滿洲國宮內府工作。
後毛家灣的莊親王府小府,院內有土山子,植有很多樹木,燒柴在院內即可解決。房屋一共有七十八間,還有甜水井、苦水井各一眼。後以五萬元價格賣給了中孚銀行。中孚銀行又轉手賣給輔仁女校。女校之西有革命先驅李大釗先生故居。《北京市西城區地名志》出版後,偶讀發現:“後毛家灣1號院,原為清莊親王府遺址,林彪於1951年秋至1971年秋曾寓此,現為中央文獻研究室及部隊駐地。”由於莊親王府小府的門牌原為六號、十號、十一號,林彪住宅大致與原莊親王府宮門相對的倒座位置相當。
如今,莊親王府的位置已是樓房林立,僅有新疆土爾扈特郡王帕勒塔的小樓碩果僅存。1984年筆者到太平倉胡同調查,在東口路北看到(李)桂山書“平安里”磚刻門額一方。在平安里加油站相臨的西院看到石獅子。我印象中,文化大革命初,部分“犯了錯誤”的處級以上幹部曾被安置在太平倉胡同西口今公安局某處院內。
世襲表
承襲順序:碩塞、博果鐸、允祿、永獻、綿課、奕鎛、綿護、綿深、奕仁、載勛、載功,歷八代十一王)
碩塞:太宗第五子,和碩承澤裕親王
博果鐸:碩塞長子,和碩莊靖親王(改號莊)
允祿:聖祖十六子,出為博果鐸嗣,和碩莊恪親王
永瑺:允祿孫,和碩莊慎親王
綿課:允祿曾孫,和碩莊襄親王
奕鎛:綿課子,和碩莊親王(後革爵)
綿護:允祿曾孫,和碩莊勤親王
綿深:綿護弟,和碩莊質親王
奕仁:綿深子,和碩莊厚親王
載勛:奕仁子,和碩莊親王(後革爵)
載功:奕仁子,載勛弟,和碩莊親王
前陵
位置
在磁家務現存的兩根下馬樁北,過去首先能看到“前陵”。前陵為清太宗第五子承澤親王碩塞的墓地。他生於天聰二年(1628)十二月二十四日,順治元年(1654)十月封承澤郡王,三年(1646)五月參贊軍務,先後追隨豫親王多鐸、英親王阿濟格作戰,八年(1651)二月以軍功茂著晉親王,三月管理兵部事,十一月擢任議政。十年(1653)十一月掌管宗人府事。順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初五日寅時薨,年僅27歲,謚曰裕。①前陵的紅牆與宮門相接,還有碑樓、享殿、月台、寶頂等建築。承澤親王碩塞之子博果鐸,順治七年(1650)三月二十二日丑時生,順治十二年六月襲爵,改號莊親王。雍正元年(1723)三月十一日寅時薨,終年74歲,謚曰靖。②葬地稱為“後陵”。後陵是利用一塊淨地改建的,外邊有石牌坊,宮門和享殿很象廟宇,窗戶、門框均為石結構。馱龍碑據說為青玉製成。
歷史
莊靖親王博果鐸晚年臥病,有一次康熙帝前去探望,看到他身邊無子女侍奉,便說:“怎么身邊無人侍奉?!將十六阿哥過繼給堂兄為嗣吧。”③有一種說法是,博果鐸死前,“子孫爭立,致觸聖祖之怒。”④才造成十六阿哥過繼的。其實博果鐸確實無子,他有弟博翁果諾已先卒,七位侄子,只有伊泰、福蒼在世。十六阿哥允祿為康熙帝順懿密妃王氏所生,生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六月十八日,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總管內務府。雍正元年(1723)正月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嗣,承襲莊親王⑤。清世宗為緩和矛盾,雍正元年(1723)二月將博果鐸侄孫球琳封為貝勒,六年(1728)三月封為惠郡王⑥。清高宗時,讓允祿總理事務,賞食親王雙俸。允祿請封博果鐸另一位侄孫明赫為鎮國公。⑦明赫在乾隆四年(1739)十月丟爵後,允祿“仍厚分與田宅,時論稱之”⑧。莊親王允祿受康熙帝的影響,精數學,通音律。乾隆元年(1736)四月曾受命查辦八旗佐領根源,收集史料。乾隆二十九年(1764),允祿70歲時,清高宗賜詩褒之⑨。乾隆三十二年(1767)二月二十一日午時薨,享年73年,謚曰恪。⑩莊親王允祿的墓地,俗稱西陵,在後陵西南,有宮門、享殿、紅牆、碑樓等建築。
在西陵以西,就是“小西衙門”。
葬有莊親王允祿第二子追封莊親王弘普及莊慎親王永瑺、莊襄親王綿課。弘普生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六月十九日,乾隆元年(1736)二月封貝子,二年(1737)二月掌管鑾輿衛事,三年(1738)八月任鑲藍滿都統,四年(1739)十月革貝子,封鎮國公,五年(1740)十一月授宗人府右宗人。乾隆八年(1743)三月二十二日卒,年31歲,追封世子,謚曰恭,乾隆三十二年(1767)其子永瑺襲莊親王追封。(11)永瑺初封輔國公,在乾清門行走,曾任副都統,乾隆三十二年襲莊親王,任都統,管樂部。後任領侍大臣、玉牒館總裁,管理宗人府、覺羅學、左右兩翼宗學,在內廷行走。乾隆五十三年(1788)二月十一日去世,終年51歲,謚曰慎。(12)先是永珂之子綿課在12歲時過繼給永瑺為嗣,26歲時襲莊親王,在這以後的三十八年中,他屢任都統、領侍衛內大臣、閱兵大臣、宗人府右宗正、管園大臣、御前大臣、領纛大臣、總理行營大臣,擔任過玉牒館總裁,管理過覺羅學,辦理過裕陵工程(13),嘉慶十八年(1813)林清李文成起義沖入紫禁城時,他“因率百餘人,並矛手數十,從西城根進”(14)“射傷一人,得旨議敘。明年,上幸木蘭,綿課奏河橋圮於水,竟在尼行,不稱上旨,坐罰俸,並罷諸職。道光二年(1822),坐承修裕陵隆恩殿工草率,降郡王。四年,重修工蕆,復親王。”(15)縱觀他的一生,他有幾次大起大落。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二日卒,享年64歲,謚曰襄。(16)小西衙門大牆之內,除碑樓三座、寶頂三座外,宮門、朝房、享殿均為一組建築群。
莊襄親王十三子奕鎛
奕鎛,道光六年(1826)七月襲莊親王,八年“以寶華峪地宮入水,追論綿課罪,降奕鎛郡王,並奪諸子奕■、奕■、奕■、奕庚職。十一年,上五十萬壽,復奕☆親王。十八年(1838)九月,坐與輔國公溥喜赴尼寺食鴉片,奪爵。”(17)《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述較詳:“東便門外運河之濱,有靈官廟,實尼僧廣真住持,時人呼為廣姑子。於道光中葉,其廟中香火極盛,且地鄰二閘,夏季遊人眾多。廣真又招伎設賭,誘貴族諸子弟入局。歷數年之久,風聲甚大,為御史所參。參軍統領派弁往抄,適值廣真作壽,來賓甚盛,因而俱罹於難,復究出莊親王、喜公爺諸人,皆因之革爵。廣姑子則歸刑部判罪發遣。好事者編作曲詞,到處唱之。今單弦排子曲與馬頭調中靈官廟,即此事也。”(18)隨著奕☆的革爵,莊親王由莊親王允祿第二子弘普這一支,“飛”到了莊親王允祿第八子弘☆這一支。由弘☆長子二等侍衛、輔國將軍永蕃的長子、二子先後襲爵。
永蕃的長子綿護,乾隆四十八年(1709)五月二十九日生,初封奉國將軍,道光十八年(1838)襲莊親王以後,任都統、領侍衛內大臣、閱兵大臣、管理健銳營事務,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四日午時薨,年59歲,謚曰勤。(19)爾後綿護二弟綿☆襲莊親王,他曾任右翼近支總族長,道光二十五年(1845)九月十三日去世,享年60歲,謚曰質。(20)綿☆長子奕仁,道光四年(1824)十月十三日生,初封輔國公,道光二十六年(1846)襲莊親王,後任右翼近支總族長,鹹豐二年(1852)在御前行走,鹹豐九年因病開去一切管轄,王俸照舊分發。(21)“府務無論巨細皆為福晉理之”,“倚仗為慈安皇太后之姊”,以“近畿一帶荒歉”為藉口,把道光十八年(1838)分家時的條款推翻,從鹹豐三年(1853)至同治二年(1863)所欠本家載燾等各家白銀不下萬餘兩。“各本家窮苦不可言狀”,告到恭親王面前,經調解後只給了一年即爽約。同治六年(1867)再上告敦親王,敦親王上奏給兩宮皇太后才獲解決,載燾等人雖被“一併斥革”,但生活有了保障,免去了“窮苦凍餒”,他們整理了《述恩儆嗣記》記其事。(22)莊親王奕仁於同治十三年(1784)十月初三日病故,終年51歲,謚曰厚。(23)莊勤親王綿護、莊質親王綿☆及莊厚親王奕仁他們的葬地在西陵南側長松嶺,俗稱小新陵。牆圈內三座碑樓,三間宮門、東西朝房各三間,享殿五間。
姑娘墳
在小西衙門以西就是姑娘墳,據說是一位王爺去世時,一個孫女降生了,生不逢時,沒有口糧,年齡不大自盡而亡。筆者認為應是某位王爺未受冊封的姨太太,府中稱為姑娘,王爺去世時,吞金自盡。姑娘墳西南有一松樹圈,內有墳頭兩座。其一為丟爵的奕☆,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被發往吉林,“又娶民女為妾”,(24)二十三年(1843)改戍黑龍江,三十年(1850)正月奉旨釋回。鹹豐十年(1860)十一月二十九日卒,年47歲(25)。另一個墳頭葬有莊親王載功,他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九月襲莊親王,曾任正紅旗總族長、內大臣,民國四年(1915)正月二十七日去世,享年58歲,謚曰恭。他的嫡福晉為額附景壽(原“贊襄政務王大臣”之一)之女。(26)
在後陵東邊大樓溝、小樓溝的“上坎”,俗稱大立峪的地方,葬有一位庚子年間的肇禍之臣,他就是革爵莊親王載勛。他生於鹹豐三年(1853)十二月二十六日,初封輔國公,光緒元年(1875)襲莊親王。曾任右翼近支第四族族長,管理近支婚嫁、左右兩翼宗學、雍和宮事務。光緒二十六年正月,署正藍漢都統,二月授宗人府左宗人,五月派出督飭守城事務,授步軍統領。八國聯軍侵入北京,他追隨西太后、光緒帝逃亡西安,派為行在查營大臣。(27)“過蒲州府時,忽降諭旨,著革去莊親王載勳爵位。至西安後,又於辛丑正月初三日(1901年2月21日)降旨賜帛。”(28)他原準備在小新陵興工建墳塋,已然備足了材料,沒來得及動工。
歷史上的磁家務,圈內松柏樹有上千株,圈外栽有柿子樹、核桃樹,在山下望去,蔚為壯觀。照看墳地有趙家等數十戶,每逢清明、中元,他們就忙碌幾天,準備整豬、整羊和酒席,將園寢中的雜草除掉,打掃乾淨,迎接府中來人祭掃。莊親王府的載偃、溥岓、毓展卿均到過這裡。1927年,莊親王溥緒將磁家務的樹木賣掉一部分,換了錢花。饅頭山頂留下一棵柏樹,高十米,樹身盤鏇而上,樹頂呈傘狀。不到一年的光景,東北第一軍司令于學忠的部隊到達磁家務,由於學忠之父在現場監督,將王爺墳盜發,弄走後陵的馱龍碑和其它石料。房山縣柴廠村劉振山(俗稱小老虎,蔑稱小老鼠)也步著他們的後塵,連盜墓帶“掃塋”。
解放後王爺墳西部
王爺墳西部建立了採石場,1974年房山縣水泥二廠蓋樓房,將這裡的建築物拆除。只有享殿的月台和一口改觀的石井。1955年大安山礦和東區礦在王爺墳東部建設了家屬區。如今,糧店門口是過去前陵的位置,火車道邊還有些三合土。後陵也拆除了,廢石料運到了河灘。1964年在後陵建立倉庫。準備在地宮存放檔案,因有積水作罷。三間四柱的石牌坊尚完整,兩方石樁在庫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