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秀嶼區錦山國小

莆田市秀嶼區錦山國小屬於教育機構,該學校的類型國小,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沿海農村傳統特色學校。

基本信息

莆田市秀嶼區錦山國小的簡介

位於新興秀嶼港城的錦山國小,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沿海農村傳統特色學校。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三個面向”的教育理念,按照“規範+特色”的管理目標,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引領全校少年兒童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優良品德,學習文化知識,鍛鍊強健體魄,努力成為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的有用之才,多次被授予市文明學校。
為了辦好國小,讓學生開心、教師用心、家長放心,學校以發展為主題,以特色為根本,以改革為動力,全力打造寄宿制國小形象,各項工作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一、堅持人文管理,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人文管理追求的就是一種與己和諧、與人和諧、與事和諧的愉悅美感和自律效應。在巨觀管理上,我校緊緊圍繞“情感管理”的主軸,以需求定發展,以參與求發展,以督評促發展;在微觀管理上,我校緊緊圍繞“主體管理”的核心,增強了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激活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構建了四·二式管理體制

四即四條線:德育線、教學線、後勤線、成職教線;二即:領導包乾教研組,分學年抓教學;領導包保食宿生,分區域抓安全。四·二式管理,條塊分割、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保障了學校時時有事做,事事做得好,事事有人管,事事管得好。

2、突出運作了五種機制

五種機制是: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完善依法治教的保障機制;在目標考核的基礎上,實行競爭上崗的聘任機制;在面向全體的基礎上,構建課堂教學的高效機制;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建立素質過關的達標機制;在規範教學的基礎上,施行科研先導的活力機制。

3、建立了全面質量操管模式

學校領導實行責任目標管理,採取分級負責制;後勤人員實行崗位目標管理,採取績效責任制;任課教師實行質量目標管理,採取綜合評價制。實施全面質量管理,能讓每一個人在單元中找準自己的位置,扮好自己的角色,發揮自己的作用。

4、完善了發展性評價體系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以自主發展為載體,完善了《發展性教師評價細則》和《發展性學生評價細則》。教師評價改革體現三個突出:突出教學方式的轉變,突出教師角色的變化,突出教師專業的發展;學生評價改革突出三個體現:評價內容體現多元性,評價方式體現主體性,評價過程體現激勵性。

二、注重自塑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依靠學生的內在需求來教育學生、引導學生、發展學生,是德育工作的一項有效策略。學生是自主教育的寶貴資源,變“外求他塑”為“內求自塑”,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充分相信學生。為學生創建自主教育的民主氛圍,通過參與、體驗,培養學生自主、自律、自強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和高尚的做人品格。

1、健全學生自主教育機制

學校從學生心靈出發,從學生實際入手,制訂了《自尊、自律、自主、自治教育方案》,實施了《主體參與和主體發展操作細則》,以學生自主教育為主,培養學生人格自尊、學習自主、行為自律、生活自強的精神。

2、有效開展尊重教育實驗

尊重教育其內容是:尊重自己,強調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強調平等、友愛;尊重社會,強調責任、關愛;尊重自然,強調感悟、熱愛;尊重知識,強調求索、博愛。尊重教育融養成教育、品德教育、理想教育於一爐,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3、踐行德育五·三·三工程

五即:學習、生活、衛生、勞動、文明五個習慣教育;三即:間操、大課間、升旗儀式三大陣容教育;三即:課堂紀律、課間秩序、校外行為三種自我約束教育。五·三·三工程,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在參與體驗中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管理,學會服務。

4、評選十佳禮儀學生

以“與文明簽約,做合格小學生”為主題,學校每學期開展舉辦一次“學禮儀、用禮儀、講文明、講禮貌”為內容的十佳禮儀學生評選活動,通過誠信體驗、愛心體驗、承諾體驗、尊重體驗、親情體驗、友情體驗等多項互動體驗,完善學生的身心,提高學生的文明素質。讓學生知道: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文明就是一言一行,你是文明學生,我是文明學生,大家都做文明學生。

三、營造丰采文化,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風采文化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個性得到張揚和充分舒展的自由天地。

1、創辦兩報一站,豐富文化生活

以“求真、求實、博學、博愛”為宗旨,學校創辦了《校園論壇》和《春芽報》,成立了《校園之聲》廣播站。《校園論壇》設:一事一議、校園動態、教學論壇、博覽窗、問題點擊等欄目,為教師開闢了一條交流、學習、溝通的新路徑;《春芽報》設:作文沙龍、芳草茵茵、儲蓄罐、笑翻天、寬頻網、顯微鏡、休閒小站、捉害蟲等欄目,為學生鋪設了一條抒發情懷、博覽知識、完善自我的陽光路。兩報一站已成為學校的知識視窗、文明視窗、管理視窗,深受師生的喜愛,是校園生活的調和劑和快樂大餐。

2、組建特長團隊,實現活動育人

第二課堂活動是育人板塊中的一支奇葩。學校在學科興趣小組基礎上,拓展延伸組建了特長團隊:體操隊、韻律操隊、鼓樂隊、武術隊、田徑隊、美術組、音樂組、書畫組、科技組,特長團隊的活動,培育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培養了一批學有所長的特色學生,在世紀之星全國少年兒童美術、書法大賽中,我校獲得“集體組織獎”,陳長涵同學獲得書法類金獎,林帆、林琳同學獲美術類銀獎。

3、搭建表現舞台,展示學生才藝

用人文精神陶冶學生,用和諧理念促進學生,用動態實踐煅煉學生,引導學生追求品位高雅的文明生活,是學校開展文體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讀書節每年定期舉辦,徵文比賽、演講比賽、書畫比賽、歌詠比賽等適時開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品德素養,增強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熱愛校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四、開展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沒有一流的教師,難以成就一流的學校。對此,我校以學校為主陣地,積極探索“校本化”培訓模式,建立健全“專業化”學習組織,搭建拓展“個性化”成長平台,著力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教育科研素質、教學技能素質,讓每一位教師都能以高尚的師德陶冶人、淵博的知識教育人、科學的方法引導人、優雅的氣質影響人。

1、加強師德建設,培養敬業愛生品格

師德的源泉是對事業的愛,師德的核心是對學生的愛,師德的體現是對自身的愛。工作中要求教師做到:對學生要有愛的感情,對學生要有愛的行動,對學生要有愛的能力,對學生要有愛的藝術。學校通過每年一屆獻師愛“師德標兵”評選活動,讓教師從真正意義上理解了“愛生”深刻內涵,也使教師從沐浴師愛之情而健康成長的學生身上體驗到了自身的人生價值。

2、開展五個一活動,實現教師素質達標

五個一即:參加一項課題實驗,編寫一則教學案例,設計一個教學情境,擬定一份提高計畫,撰寫一篇教學論文。通過開展五個一活動,促進教師教學常規達標、業務技能達標、施教行為達標、師愛育人達標、教研科研達標、職責任務達標和道德修養達標。

3、舉辦教師論壇,提供展示才能空間

舉辦教師論壇其主旨就是:搭建交流教育理論的平台,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視窗,構築傳遞課改信息的載體,拓展暢通多元互動的渠道。教師論壇作為校本培訓一項有效措施,學校每年舉辦一次。今年教師論壇的主題是“什麼樣的教師是陽光教師”,教師在論壇這個廣闊自由的空間盡情舒展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才華。通過論壇,使全校教師懂得了陽光教師應該是拓荒者,陽光教師應該是博愛者,陽光教師應該是逐美者。

4、構建校本板塊,實行全員全程培訓

堅持“層次性、時代性、專業性、適用性”原則,學校科學地制訂了《錦山國小校本培訓五個規劃》、《校本培訓工作制度》、《校本課程資源開發與管理實施意見》,構建了校本培訓十大模式板塊:課程開發、教學研究、教學案例、課題實驗、反思隨筆、情境設計、信息技術、思想道德、專業知識、課堂管理。通過全員全程培訓,豐富了教師的專業知識、邊緣知識和社會知識,使培訓直接作用於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益。

5、領導示範引領,幫助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專業成長離不開領導的示範引領。學校建立了全員抓好培訓機制,要求行政領導必須深入教師第一線,參與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並把反饋的信息加工整理,變成校本培訓的課題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幾年來,學校領導通過上示範課、業務講座、教學會診、問題答辯、理論研討、專業學習等形式,對全校教師進行示範引領,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五、實施主體教學,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主體教學以發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出發點,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為學生構築平等參與的學習平台和創設積極體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體驗合作、體驗質疑、體驗挑戰,進而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和全面發展。

1、改革教學制度,保障主體教學

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學校制定了教學管理八項制度和課程改革八項制度。教學管理八項制度:《教育科研工作制度》、《評教評學制度》、《素質達標制度》、《信息反饋制度》、《教師集體備課制度》、《自主發展評價制度》;課程改革八項制度:《行政領導分工制度》、《課改專題研討制度》、《課改教師示範制度》、《課改成果展示制度》、《課改實驗研究制度》、《課改工作月報制度》、《家長聯繫反饋制度》、《校際協作交流制度》。十六項制度從根本上保證了主體教學的順利進行。

2、最佳化教學方式,推進主體教學

不怕沒經驗,就怕沒理念,關鍵在實踐。教學中,我們堅持以學生髮展為導向,一邊摸索,一邊完善,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形成了《體驗式、探究性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突出四個環節,顯現四個特點。四個環節是:激發主體,主動參與;引發主體,主動探究;啟發主體,主動完善;開發主體,主動發展。四個特點是:在教學對象上,體現全體性特點;在教學目標上,體現創造性特點;在教學過程上,體現主體性特點;在教學結構上,體現整體性特點。我校教師採用此模式參加莆田市“探索杯”課堂教學競賽,連續兩年獲得團體一等獎。

3、創新教研模式,完善主體教學

以教研促進教學改革,以教研提高教師素質,以教研提高育人質量,以教研提高辦學效益,是教研工作根本目的之所在。在校本教研中我校具體做到了四個立足:立足課標研--吃透並實現三維目標;立足教材研--整合併加工教學資源;立足教法研--教師要轉變角色,創設問題情境;立足學法研--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四個立足的基礎上,我校構建了《反思型教研活動模式》,反思型教研強調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突出主題性、探索性和回溯性,一輪反思一分收穫,不斷反思,就能實現螺旋式發展。

4、採用課題牽動,深化主體教學

2000年,我校承擔市九五科研課題《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實驗研究工作。結合課題實驗,我們以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為核心,研究了目標要素;以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為核心,研究了對象要素;以層次差異個性發展為核心,研究了內容要素;以互動態勢協商探究為核心,研究了過程要素;以學習品質科學態度為核心,研究了方法要素;以和諧愉悅情知共振為核心,研究了環境要素。為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自主發展的教學環境。

六、施行品牌教育,促進學校特色發展

抓品牌教育,創特色學校,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最佳化學校管理,豐富學校內涵,提升辦學品位的一項重要舉措。在特色學校建設上,我校運用教育策劃,精心打造了兩個優勢項目:

1.以生為本的主體性教育

操作要點是:(1)自律、自尊,維護獨立人格;校規校紀自我遵守,道德言行自我調控。(2)自信、自新,確立目標方向;信心勇氣自我樹立,創新精神自我培養。(3)自控、自強,保持身心健康;心態變化自我調節,直面挫折自我頑強。(4)自理、自立,主動適應社會;日常生活自我管理,社會責任自我承擔。

2.以校為本的勞動式教育

具體做法是:(1)抓資源創建,做到勞動教育環境化。(2)抓職業滲透,做到勞動教育學科化。 (3)抓課程開發,做到勞動教育校本化。(4)抓品德培養,做到勞動教育德育化。(5)抓實踐活動,做到勞動教育技能化。

集中辦學的優勢:

1、最大程度的整合了教育資源,避免了教育重複建設和重複投入。
2、資源利用和整合,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
3、培養了學生自理自力能力,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使學生學會了交際,師生關係、同學關係非常融洽。
5、離開父母之後,學會了感恩,更加珍惜親情、友情。
6、自己花錢知道了節儉,深刻地體驗到父母勞動的艱辛。
7、學校生活,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管理、學生服務。

學校榮譽

幾年來,錦山國小憑藉著底蘊深厚的文化,敬業務實的隊伍,改革創新的精神,科學嚴謹的管理,走上了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學校先後獲得了“市示範國小”、“市兩全先進學校”、“市創新教育實驗學校”、“莆田市師德師風先進集體”、“莆田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成績只能代表過去,現在集中辦學又賦予了學校新的挑戰和使命,我們將以飽滿的熱情,開拓的步伐,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