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載板試驗

荷載板試驗是原位測試方法之一。原位試驗是指在岩土體原有的位置上,在保持土的天然結構、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應力狀態條件下測定岩土性質。

試驗原理

荷載板試驗 荷載板試驗

荷載板試驗就是在欲試驗的土層表面放置一定規格的方形或圓形承壓板,在其上逐級增量持續時間相同或接近,測記每級荷載板作用下荷載板沉降量和穩定值,載入至總沉降量為25mm,或達到載入設備的最大容量為止,然後卸載,記錄土的回彈值,持續時間應不小於一級荷載增量的持續時間。根據試驗記錄繪製荷載P和沉降量S的關係曲線(圖1)。分析研究地基土的強度與變形特徵,求得地基土容許承載力與變形模量等力學數據。

試驗操作

荷載板試驗 荷載板試驗

地基在荷載作用下達到破壞狀態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圖2)

壓密階段(直線變形階段)

相當於P-S曲線上的oa段,p-s曲線接近於直線,土中各點的剪應力均小於土的抗剪強度,土體處於彈性平衡狀態,這一階段荷載板沉降主要是由於土中孔隙的減少引起,土顆粒主要是豎向變位,且隨時間漸趨穩定而土體壓密,所以也稱為壓密階段。曲線上相應於a點的荷載稱為比例界限Pr。

剪下階段

相當於p-s曲線上的ab段。這一階段p-s曲線已不再保持純屬關係,沉降的增長率( △S/△P)先隨荷載的增加而增大。在這個階段,除土體裁的壓密外,在承壓板邊緣已有小範圍局部土體的剪應力達到或超過了土體的抗剪強度,並開始向周圍土體發生剪下破壞(產生塑性變形區);土體的變形是由於土中孔隙的壓縮和土顆粒剪下移動同時引起的,土顆粒同時發生豎向和側向變位,且隨時間不易穩定,故稱之為局部剪下階段。隨著荷載的的繼續增加,土中塑性區的範圍也逐步擴大,直到土中形成連續的滑動面,由荷載板兩側擠出而破壞。因此,剪下階段也是地基中塑性區的發生及發展階段。相應於P-S曲線上b點的荷載稱為極限荷載Pu。

破壞階段

相應於P-S曲線上的段bc。當荷載超過極限荷載後,荷載板急劇下沉,即使不增加荷載,沉降也不能穩定,同時土中形成連續滑動面,土從承壓板下擠出,在承壓板周圍土體發生隆起及環狀或放射狀裂隙,故稱之為破壞階段。該階段在滑動土體範圍內各點的剪應力達到或超過土體的抗剪強度;土體變形主要由土顆粒剪下變位引起,土粒主要是側向移動,且隨時間不能達到穩定,地基土失穩而破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